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腸道不好,往往有這4個表現,少吃「3物」,謹記5句話,更健康

腸道不好,往往有這4個表現,少吃「3物」,謹記5句話,更健康

研究表明,腸癌患者人群的死亡率極高,僅排在肺癌後一位。

如今,腸癌已經不分年輕人和老人了。由於人們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的改變,腸癌的年輕化趨勢也越來越明顯。

據專家介紹,現在年輕人患癌的惡性程度往往大於老年人。一方面,儘管通過一些先進的手術治療手段對早期的結腸有一定的遏製作用,但是在生活上的治療效果往往不那麼理想。另一方面,很多人在被檢查出腸癌時,腸癌已經發生了轉移。因此,面對腸癌,我們的原則是——預防為主。

腸道不好,往往有這4個表現

表現一:便秘

之所以會出現便秘的情況,是因為此時人的腸道功能已經減弱,腸道不能完全分解食物,最終引發便秘。如果你出現了大便量減少,甚至排便困難的便秘情況,那麼一定要引起注意。

便秘給人體健康帶來的危害很多。

其一,增加肝臟的負擔。便秘會導致腸道中毒素積累過多,而人體中的排毒過程主要由肝臟「負責」,過多的毒素自然就給肝臟「增負」,影響肝臟激素的正常調節,合成,分泌等功能。

其二,毒素在腸道中的長時間「滯留」會引起一系列疾病,多為一些腸道炎症,如結腸炎,結腸憩室炎,或者潰瘍,如結腸潰瘍,嚴重時還會引發一些惡性疾病,如直腸癌和結腸癌。所以,出現了便秘的病症要及時就醫,諮詢專業的治療建議。

表現二:腹瀉

俗話說得好,管好吃喝拉撒睡,即為養生之道。可見,要想無疾病困擾,這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都不容出錯。如果排便的時候發現大便稀溏,或者大便稀糊,那很可能是腹瀉。

腹瀉是腸胃功能不佳發出的信號。食物在未被完全分解的情況下會產生部分刺激性強的有害物質,從而引起腸胃不適。假如腹瀉和便秘交替出現,則說明腸胃功能受損嚴重,急需療養。

表現三:腹部隱痛

如果經常在飯後腹部出現不適,那很可能是腸胃出了問題,這是因為腸胃位於腹部處,腹部的變化也反映著腸胃的狀態。

腸胃不好的人要避免食用冷、硬或者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同時,當天氣變冷的時候,要注意腸胃的保暖,多吃一些溫性食物驅寒氣。

表現四:消化不良

腸道不好的人要盡量少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豆類製品和高蛋白食品,同時,也要遠離發酵性強的食物。

消化不良情況的出現主要源於兩大原因。首先,腸胃功能和胃的排空能力兩者成正相關,腸胃不好很容易引發腹脹。其次,腸胃功能減弱會影響其分泌的消化液的量,進而使消化食物的進程出現問題,誘發消化不良的癥狀。

除此之外,吃飯的過程中如果感到胸骨處出現異樣的感覺,如受阻,停頓,甚至時而伴有疼痛感,那麼千萬不可忽視,因為這往往是患上食管炎或者食管早期癌的徵兆。

有以下3個癥狀的人要注意腸癌的發生

1.小肚子疼痛過於頻繁

肚子疼往往是由於小腸出現了問題導致的,而肚子疼痛反覆是小腸部發生病變,患上腸癌的暗示。在通過手術穩定病情的同時,最好採用中西搭配的藥物療法,以控制癌細胞。

2.大便帶血,且身體經常酸軟乏力,偶爾還會貧血

事實上,在腸癌早期,腸黏膜會有少量的出血,這種癥狀平常不易被察覺,而是否有血便則能更直觀地反映問題。如果大便出血還伴隨著白色粘液物質,那麼說明患者的病情比較嚴重。值得注意的是,不可草率地把便血歸結於痔瘡,而是要及時檢查,以排除患上大腸癌的可能。

3.小肚子上出現包塊

腸癌的一個徵兆是前期大便帶血,後期小肚子上出現包塊。如果你身上出現了這兩個現象,那麼一定要到醫院確診是否患上了腸癌。

腸道不好,少吃「3物」

烤肉

飲食太過油膩會增加腸道負擔,造成大腸蠕動緩慢,有時也會引發便秘。而大便在體內停留時間變長會積累毒素,毒素的滯留導致細胞癌變的幾率增大。因此,飲食中要適當添加一些胡蘿蔔素、維生素以及葉酸和蛋氨酸等物質。而經常吃烤肉更容易致使人體的腸道細胞受到烤肉中的致癌物質的影響,對人體的傷害更大。

外賣

一般來說,外賣飯菜的用油較差,而且油鹽較重,增加了食客患上腸癌的風險。食物重口味是保護腸道的大忌,因此應該遵循清淡的飲食習慣。

腌制食品

科學研究表明,鹹菜、鹹魚、鹹肉等腌制食品中亞硝酸鹽的含量較高,容易誘發食管癌,胃癌,腸癌等病症。除此之外,我們同時也應該遠離煎炸、辛辣的食品,注意要多補充維生素和纖維素,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腸道不好,謹記5句話

少吸煙,少喝啤酒

吸煙直接會導致多種致癌物質的產生,這些致癌物質一部分直接影響胃的健康,另一部分通過血液的運輸作用刺激腸道,大大引發了腸部的患癌幾率。同白酒相比較而言,啤酒含酒精較少,但提供的熱量較多,有喝啤酒習慣的人群更患上腸癌。所以,尤其是40歲以上的肥胖人群,要少抽煙喝酒。

多動動

一個好的身體需要較強的免疫能力,而多運動是增強體質的保障。因此,尤其是對於上班族來說,不能因為工作就整天呆坐在電腦前,適當的勞逸結合很有必要。

謹防潰瘍性結腸炎

對於患上了潰瘍性結腸炎的朋友,因為腸道長期處於潰瘍狀態,所以很容易惡化引發癌症。已經發現有潰瘍性結腸炎的人,最好定期去醫院檢查,排除隱患。

多檢查,早治療

過了40歲,一年一次大便隱血試驗,五年或者五年以上一次結腸鏡檢查。

過了50歲,五年一次乙狀結腸鏡或 結腸造影,三年一次大便DNA檢查。

尤其要注意定期檢查的人群:有腸癌家族遺傳病史的群體、腸道息肉患者,最好是每年進行一次含有檢查血便的體檢。

吃飯要七分飽

從醫學的角度來看,經常吃飯吃到撐的人群患結腸癌的幾率更高。究其原因,是因為腸道通過蠕動作用排毒,而吃得太飽會長出肥肉,增加腸道負擔,造成毒素不能及時排出進而刺激腸道細胞的問題。可見,日常吃飯時,飯量也要控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生營養時間 的精彩文章:

食管癌大多數是吃出來的,醫生苦勸,少碰5種食物,保護食道
吃出來的三高,如何再吃下去?記住這6點,控住「三」高,身體好

TAG:養生營養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