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硬體資訊:響應又快,色彩又高?面向專業人士和遊戲玩家的桌面OLED顯示器即將出現

硬體資訊:響應又快,色彩又高?面向專業人士和遊戲玩家的桌面OLED顯示器即將出現

新聞1:面向專業人士和遊戲玩家的桌面OLED顯示器即將出現

遊戲玩家和專業人士都期待桌面OLED顯示器帶來更好的顯示效果。儘管OLED顯示器在短期內仍將昂貴,但是在降低成本和改善顯示特性方面存在相對明確的前進道路。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電視都具有OLED顯示選項,它具有充足的生動和準確的色彩再現。帶有OLED面板的台式顯示器已經有好幾年了,但沒有一款是真正成功的產品。進入2019年,日本顯示器,索尼和松下正在合作生產用於台式電腦的OLED顯示器。

戴爾率先推出OLED顯示器Ultrasharp UP3017Q,它於2016年推出,但隨後於2017年準備在美國市場進行第二次發布之前被取消。華碩在2018年國際消費電子展期間為專業人士展展示了Proart PQ22UC,但仍未推出。

在日本的一個交易會上,JOLED聯盟展示了三種不同的面板,符合台式機顯示器的規格。有一個21.6英寸的全高清面板,一個21.6英寸的4K面板和一個27英寸的4K顯示屏。華碩在其Proart PQ22UC顯示器中使用了21.6英寸4K版本,據說它很快就會到貨。JOLED一直與日本電子競技團隊Burning Core合作,專門為遊戲調整全高清面板。 OLED面板的一個優點是響應時間極短。戴爾對OLED的嘗試聲稱響應時間為0.1毫秒,因此TN面板可能會受到JOLED技術的影響。

對於那些有興趣採用漂亮的OLED顯示器以獲得遠遠優於TN面板的顏色的人,您可能會在查看價格標籤後重新考慮。預計JOLED的新面板最終會出現在近期耗資數千美元的顯示器上。然而,這只是新顯示技術的開始。自2017年12月以來,21.6英寸OLED面板的生產線一直處於低位運行狀態,但新一代製造工廠將於2020年上線。

OLED這個還真不太清楚。不過如果按照介紹裡面的說的話,這種面板既有TN的高響應,又有IPS的高色彩?那這樣的話,一直以來的TN還是IPS之爭估計終於能完結了。這是好事啊,科技進步。不然的話我們還在用大屁股呢!

新聞2:NVIDIA或推出沒有光線追蹤的新款圖靈架構GPU

今年八月,英偉達(Nvidia)推出新一代GPU架構Turing(圖靈),黃仁勛表示圖靈架構是自2006年CUDA GPU發明以來最大的飛躍,並同步推出全球首批支持即時光線追蹤的GPU。不過,過去幾個月有關於英偉達準備推出沒有即時光線追蹤功能的圖靈架構GPU的傳言,近期也有相關的報道,這背後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英偉達準備推出不支持即時光線追蹤GPU的最新傳言來自Videocardz,傳言稱英偉達準備推出GTX 1160或GTX 1660 Ti(Expreview稱型號為1660 Ti,而Videocardz稱聽到的是1160)。我們知道,Nvidia將GPU為GTX系列和RTX系列,GTX系列不支持即時光線追蹤。傳言稱新款GPU仍會基於圖靈架構,但會是新的型號。不過目前尚不清楚新款GPU與圖靈RTX GPU之間性能的差別,以及是否會採用完全不同的晶元,同樣也不清楚Nvidia是否會完全保留現在的GTX產品。

RTX GPU實時光線追蹤效果

到底哪種策略最有意義取決於Nvidia選擇這樣做的原因。這裡需要說的是,Nvidia通過型號和縮寫而不僅僅是縮寫來區分GPU是有道理的。「GTX 1160」或「GTX 1660 Ti」都不太可能與RTX 2060/GTX2060的聯合品牌混淆。

目前情況還不明朗,如果Nvidia是試圖為那些不想支付更高價格,或者對光線追蹤未來不太明確的遊戲玩家提供短期替代方案,那麼這對回收不良的RTX GPU可能是有意義的。或者,可以用沒有RTX功能新GPU替代GTX 1060和1050 Ti。 Videocardz認為這是一種可能性,文章作者表示同意,因為RTX的功能如果不能被有效地利,那麼這將體現不出GPU的重要意義。

但還有另一種可能,文章作者猜測,Nvidia可能打算將RTX作為高端功能在市場上推廣,類似於Nvidia的G-Sync和PhysX技術(PhysX除了廣泛應用於遊戲特效的提升,該引擎還能為 AI 、機器人與計算機視覺技術、自動駕駛與高性能計算提供支持,英偉達12月份在官博宣布開源PhysX)。

在這種情況下,GTX可能會成為「低端」品牌,具體取決於其最佳定位。換句話說, GTX 1160和RTX 2060可能提供相同的渲染性能,但GTX 1160的價格更低,而RTX 2060提供的是Nvidia認為具有前瞻性的功能。

文章作者認為,即使Nvidia採用這種方式,它也可能無法將RTX帶到最高端,只是為了避免破壞自己的產品線。如果能以500美元的價格購買性能等效RTX 2080但沒有光線追蹤的GPU,應該很少有人會以700美元的價格購買RTX 2080。但我們也看到Nvidia試圖通過推出創始人版本來推高GPU價格,這種差異化的探索並不奇怪。

另外,如果RTX和GTX系列之間的價格差在50美元到100美元間,這將讓Nvidia有機會探索哪些人願意為實時光線追蹤的高級功能買單,並且也不會犧牲RTX會從中獲得的額外收入。

RTX GPU實時光線追蹤效果

但這也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這將使支持實時光線追蹤的RTX成為GPU主流技術變得更加困難。從目前的情況看,支持光線追蹤的遊戲只有Nvidia官方公布的合作夥伴。微軟用於光線追蹤的DXR標準現在是DirectX的一部分,但如果考慮更廣泛的市場,比如遊戲機, 遊戲開發商在決定將哪些功能增加到遊戲中時,很可能都沒有光線追蹤。沒有關於Navi的傳言表明它會支持專用硬體的光線跟蹤,並且該功能的計算成本很高,如果沒有額外的專用資源它不太可能成為焦點。

作者不建議在發布時購買RTX並且今天繼續保持這個觀點的最大原因是新功能在快速獲得市場應用方面沒有很好的記錄,這不是故意的指責,這只是一個事實。軟體會滯後硬體,有時這個滯後時間會達到4到6年。 Nvidia推出的許多功能,思考一下可能會發現它們並非旨在推動市場採用這些全新功能,而是旨在推動採用特定的Nvidia高級技術。PhysX、 G-Sync,還有英偉達大力推廣的Tessellation(曲面細分),遊戲開發商願意在遊戲中加入如此多的Tessellation,以至於它成為Nvidia GPU相比AMD GPU的優勢。

換句話說,如果你從試圖推動大眾市場採用的功能的角度出發,那麼Nvidia維持所有類型RTX / GTX的交叉沒有意義。如果從一家試圖創造高端體驗的公司的角度出發,用戶將會為高端功能支付溢價,那麼長期差異化RTX / GTX更有意義,儘管難以預測Nvidia實際上會把它推到多高。

作者認為第二種方法,也就是RTX的光線追蹤作為用戶願意支付費用的高級功能,實際上與Nvidia歷史上推出功能的方式更加一致。但如果競爭對手帶來更便宜的產品,這會讓Nvidia面臨一些挑戰,就像競爭對手是率先推出了這樣一款GPU一樣真實。

AMD、英特爾都在努力與Nvidia的圖靈架構抗衡,但這還需要一年的時間,因此Nvidia可能已經抓住了有利時間,能夠實現更好的溢價,作為高端功能更好地與AMD競爭。

哪一種猜想是對的?目前還不能判斷。不過據報道RTX 2060將於1月份上市,我們很快就會知道。

其實分析的還是挺好的。但是唯一我有點不認同的是,經過了兩次礦難,以及現在的機器學習狂潮,無論是AMD還是NVIDIA,都已經不太放心思在遊戲領域了,特別是我們這些普通玩家。這也和遊戲產業本身的需求變化有關係,本身單機遊戲發展速度也慢,大廠都在做手游,需求不高,何來重視呢?而看看這些挖礦,機器學習,沒有一個不夠壓榨當代旗艦顯卡的極限性能。雙邊都沒需求下,我們這些中間的普通玩家自然就要受苦。這樣的寒冬,如果沒有類似下一個「吃雞」來刺激的話,估計太陽永遠都難再出來了吧?

廣告位

新聞3:正版遊戲最強加密Denuvo遭指責,幀數翻車的元兇

對於遊戲開發者/發行商來說,知識產權就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生命線。不過,在只探討技術的領域裡,嚴格來說,又沒有什麼軟體破解不了。所以,維護正版權威和炫技免費破解就成了一場曠日持久的「貓鼠遊戲」,這些年,在保護DRM上屢立奇功的Denuvo加密就風頭正勁。

然而,由於以CPY未代表的破解小組積極又強大,導致D加密只有不斷的迭代、做加法才能為正版「金鐘罩」儘可能長地續命。

可是,就在Denuvo迭代的過程中,對遊戲本體的負面影響似乎也加劇了,簡單來說,主要表現在載入時間和幀渲染時間兩個方面。

Overlord Gaming不止一次發現,Denuvo加密生效的遊戲(共6款,包括《恥辱》《恥辱2》《殺出重圍:人類革命》《子彈風暴:完全版》《摩托英豪》《RiME》),幀間隔時間會增加100~200ms。要知道,按照遊戲流暢普遍的60fps標準,一幀的繪製時間應該在16.67ms左右。

此前,D加密對遊戲干擾討論比較激烈的一次是《刺客信條:起源》發售後。

《鐵拳7》的製作人曾將幀率翻車的鍋甩給Denuvo

這個加密增加了100-200ms有點誇張了吧?但其實處理正版問題上,其他廠商有很多更明智的做法。我記得好像猛漢王吃CPU高也和加密有關係吧?各位能支持正版就支持正版吧,也只能這麼說了。

新聞4:我發現8Gb的內存顆粒原來才10塊錢一顆

小問題後台問

大問題

也可以關注B站@翼王,@我家智天用win8或微博@漸縝JZ,@DDAA117!

引用鏈接:

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tech/802475.htm

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tech/802819.htm

https://hot.cnbeta.com/articles/game/80272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腦吧評測室 的精彩文章:

硬體資訊:終於想起來用22nm了,英特爾將推22nm製程B365晶片組
【蘇寧易購】筆記本推薦

TAG:腦吧評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