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為什麼古代美女都是單眼皮?看完我才知道!

為什麼古代美女都是單眼皮?看完我才知道!

我們平時看電視劇都是一些雙眼皮的明星們扮演,可能會忽略古代的美女到底是什麼眼皮。但如果翻閱畫冊,一定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歷代仕女圖所畫的美女,全都是單眼皮,雙眼皮的一個也沒看到。

唐伯虎 孟蜀宮妓圖

這是為什麼?單眼皮是蒙古人種的特徵之一,其起因是由於上眼瞼的上方脂肪較多,形成一道褶襞,將上眼瞼蓋住。這樣看來,古代的漢人是」純系」的蒙古人種啰?但所謂「古代」,要看古到什麼時候。

秦、漢以前,漢族的血統或許較純,這從出土的秦俑可以得到證明。秦俑臉寬、鼻扁,而且都有一雙單眼皮的鳳眼,正是典型的蒙古人種。但是到了晉室東渡之後,漢族的遺傳結構就不可能再像秦、漢時那麼」純粹」。

公元四至六世紀(魏晉南北朝),北方的游牧民族南侵(五胡亂華),結果入侵的異族大多被漢族同化,南下避難的漢族又同化了若干南方土著民族。燦爛的大唐文明,就是這次民族大融合的結果。

根據族群遺傳學,如無重大外力干擾,在有限的時間內,族群的基因組成維持恆定。對漢族來說,魏晉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正是」重大外力干擾」。」干擾」的結果,漢族的遺傳結構不可能不發生變化。

01民族大融合

這種變化可以從唐代壁畫及唐代雕塑看出端倪

唐壁畫中的各國供養人

壁畫和雕塑中都出現了凸鼻凹目的胡人,而且為數相當多。雙眼皮也出現了,但也只在胡人臉上。雙眼皮仍未大量出現,可能和這些壁畫及雕塑全都存在於北方有關。

唐 胡人三彩

當時北方還是中國的文化中心,而被北方漢族同化的匈奴、鮮卑等游牧民族,應該都是相當「純粹」的蒙古人種。

儘管北方漢族的遺傳結構變了,但就眼皮來說,蒙古人種特徵之一的單眼皮,似乎並未受到多少影響。傳世唐代仕女圖中的美女,人人都有一雙細長的鳳眼和單眼皮。這應是反映了當時體質人類學實況,而非僅僅出於審美的考慮。

唐 周昉 簪花仕女圖

類似魏晉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宋代再次發生。從南宋起,中國的文化中心遷移到長江流域。

漢族的向南拓展,使得許多東南亞系統的民族融入漢族。同時,入侵北方的遼(契丹)、金(滿)等異族被漢族同化。

大約從元朝起,南方土著大多皆已漢化,北方漢族已不再大量添加新血,南北各地漢族的遺傳結構基本已經定型。

從民族學的角度看,與其將漢族視為一個民族,不如視為一個文化共同體。有少數民族曾這樣說過:」什麼是漢族?從來沒人說清楚。在我看來,就是五十五個少數民族以外的亂七八糟的一大群。」

說法並非全無道理。漢族以共同的表意文字、儒家思想及」天下」觀念為凝聚力,將不同方言甚至血緣的族群牢固地凝聚在一起,而成為一個超大民族。在人類的歷史上,類似的例子十分罕見。

01肖像畫的訊息

宋代繪畫重視寫實,題材多樣,不避世俗。從宋代的人物畫中,應可窺見宋人的體質及形貌。

宋 劉松年 《中興四將圖》局部岳飛畫像

大約從元朝起,文人畫家取代了職業畫家,成為畫壇主流。文人畫重視一己心靈感受,不重視所描繪對象是否形似。

當文人畫橫掃畫壇的時候,只有肖像畫和民間廟牆畫未曾受到影響。雖然肖像畫家每每被視為畫匠,但上自朝廷、下至民間,都需要肖像畫家為人寫真、傳神。從歷代傳世肖像畫中,可以看出許多有趣的訊息。

發現在歷代帝後中,宋太祖(趙匡胤)是單眼皮,其弟宋太宗(趙光義)卻是雙眼皮;

宋太祖趙匡胤(單眼皮)

元世祖(忽必烈)是單眼皮,其皇后(徹伯爾)卻是雙眼皮;

元世祖忽必烈(單眼皮)

忽必烈之妻——皇后徹伯爾(雙眼皮)

明太祖(因肖像差異太大,不放圖)、馬皇后、明成祖是單眼皮,明宣宗卻是雙眼皮;

朱元璋之妻——馬皇后(單眼皮)

明宣宗朱瞻基(雙眼皮)

清世宗(雍正)是單眼皮,清高宗(乾隆)和他的貴妃慧賢卻是雙眼皮……。在歷代畫家中,宋徽宗、倪瓚(雲林)、惲壽平(南田)、金農(冬心)是單眼皮,沈周(石田)、徐渭(文長)、曾鯨(波臣)、陳洪綬(老蓮)、王時敏(煙客)是雙眼皮……

清世宗雍正(單眼皮)

清高宗乾隆(雙眼皮)

02傳統審美觀的沒落

儘管肖像畫中的男女人物有單眼皮也有雙眼皮,但歷代仕女圖中的美女,卻無所例外地都是單眼皮。這為什麼?

唐 張萱 搗練圖局部

道理很簡單:為人畫像,必須忠於事實,但繪製仕女圖卻無此限制,只要依照約定成俗的審美觀,就可以畫出自己心目中的美人。

歷代的審美觀並非一成不變,如唐人崇尚穠艷豐肥,明、清崇尚纖弱輕柔,但唯一不變的是:對細長鳳眼和單眼皮的偏好。

唐 宮樂圖 中 穠艷豐肥的仕女

在繪畫中,從現存最古的一幅人物畫──東晉顧愷之的《女史箴圖》起,一直到清末民初,甚至到抗戰以前,對單眼皮和細長鳳眼的偏好從來沒有變過。

東晉 顧愷之 女史箴圖局部

仕女圖中千篇一律的單眼皮,在晉朝和唐朝可能出於寫實。當舉目所見,無論男女無不是單眼皮時,形諸丹青自然不可能出現雙眼皮,這就像西方畫家不會將西方人畫成單眼皮的道理是一樣的。

唐 弈棋仕女圖

然而,宋朝以後,將美人畫成單眼皮卻成為一種程序。程序的形成,或出於陳陳相因,或出於長期以北方為文化中心所形成的審美觀的制約。總之,在中國人的審美觀未被西方的審美觀凌越之前,中國人對於美人的認定是有自己的標準的。

元 周朗 杜秋娘圖

明 杜堇 宮中圖局部

清 費丹旭 探梅仕女圖

這種中國人的自家標準,大約在抗戰前後被徹底摧毀。從最早的「月份牌畫」中,大致可以看出中西易勢的過程。月份牌畫肇始於二十世紀初的上海,是一種參用西畫技法的仕女圖廣告畫。

老上海 月份牌畫

早期月份牌畫所畫的美女,體態較為纖弱,眼型以細長鳳眼、單眼皮居多。到了後期,體態普遍較為健美,眼型則以雙眼皮、大眼睛居多。轉變的軌跡清晰可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藏天下 的精彩文章:

良渚文化申遺進入倒計時,它能擠進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嗎?
博物館史里的「超連」史!

TAG:樂藏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