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行進中的中國科技評價制度改革

行進中的中國科技評價制度改革

7月5日,科技部舉行《關於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新聞通氣會。圖片來源:www.scio.gov.cn

撰文 | 程津培 李曉軒 徐芳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科技影響力快速提升,舉世矚目。例如,近年來中國科技投入保持了年均10%的高速增長,2007-17年的十年間SCI 論文累計發表數量及引文量均已居世界第二,等等。但是人們也看到,中國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受到以數論文、專利及人才「帽子」等為標誌的量化評價的制約,這種過度量化的評價導向已嚴重影響和破壞了正常的學術生態。由此,中國科技評價處在迫切需要轉變發展道路的關鍵時刻,即抑制過度量化評價傾向、發展更加關注科技質量的評價制度和方法,以保證能夠有更多原創性科學與技術的突破性成果產出,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轉化。

事實上,改革科技評價業已成為中國科技界、政府和公眾的廣泛共識。我們前不久完成的一項大規模調查結果顯示,98.2%學者認為改革評價體系「有必要」和「非常必要和緊迫」。

同時,我們也高興地看到,科技評價改革的探索已在中國陸續開展起來。一批處於優勢地位的科研機構或高校是科技評價改革探索的核心力量。如,中科院於2012年即提出「重大成果產出導向」研究所評價體系並通過引入國際專家開展評估工作,北大、清華、上交大和南京大學等高校針對整個創新鏈中不同階段和不同類型的科技活動,開展了各具特色的分類評價嘗試。這些探索發揮了重要的排頭兵作用。同時,中央政府部門最近也頒布了一些新政策來規範各種評價活動。目前,改革的兩個主要動力源——政府和科學共同體有必要加強合作互動,以尋找最有效和可操作的方式,使這項改革能真正有效地解決存在的問題。比如,可採取如下調控措施推動評價改革:(i) 大幅度減少政府直接操作的與財政資源配置相掛鉤的各種評價活動,(ii) 弱化以至逐步取消政府機構設立的人才頭銜及相關計劃,讓用人單位根據需求自主決定用人政策,規範人才市場,(iii) 減少政府設立的科技獎項等。

中國需要探索建立與國家和科技自身發展相適應的新型科技評價體系,並在國際科技評價制度的改革中發揮積極作用。從國際上看,科技評價也是很多國家多年來面臨的巨大挑戰。過於注重論文數量、期刊的影響因子等量化指標而非科學研究本身,這一趨勢已成為國際上的普遍問題。各國政府也注意到這一問題,並意識到其對滿足經濟發展和社會需求的負面影響,但均沒有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

我們認為,中國完全有可能在解決這個世界性難題上先行一步,找到一條在評價導向上既注重科學質量與卓越又注重國家經濟社會影響的新型道路,為促進全球科學的健康發展貢獻一份中國力量。中國在解決這個問題上的優勢主要體現在這幾個方面:一是自2003年以來,我們一直關注這個問題,並且已經對問題的根源和可能的解決方案有了豐富的理解,二是中國科技界已經就解決該問題形成高度共識,三是中國政府對這個問題的高度重視從而形成了改革評價制度的良好的政治基礎。最近在兩院院士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鄭重發出了改革科技評價的號召。當然,我們需要充分理解科技評價改革是一件極具挑戰的大事,不能孤軍奮戰。中國需要和全球科學界同仁一道建立起全球化的科技評價治理體系,相互合作,分享經驗,共同應對挑戰。

中國,作為科技評價改革不可或缺的先行者,在重振良好學術生態的道路上正在穩步前進。

程津培為清華大學基礎分子科學中心主任,李曉軒為中國科學院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徐芳為中國科學院戰略諮詢研究院副研究員。

版權聲明

英文原文2018年7月31日發表於《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原標題為「Science-evaluation reform on the road in China」。NSR是科學出版社旗下期刊,與牛津大學出版社聯合出版。《知識分子》獲NSR和牛津大學出版社授權刊發該文中文翻譯。

更多內容:http://www.zhishifenzi.com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商務合作請聯繫

business@zhishifenzi.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嬰兒感染埃博拉後「奇蹟」生存;德國打破高溫超導紀錄
七位專家點評:如何看待賀建奎在人類基因組峰會的報告?

TAG:知識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