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子的發現者——查德威克

中子的發現者——查德威克

查德威克發現了中子,促進了核裂變研究工作的發展和原子能的利用。

1891年10月20日,詹姆斯.查德威克出生於英國柴郡,小時候的查德威克並未顯現出過人天賦,他常常沉默寡言,一個人獃獃的看著窗外。上中學的時候,他的學習成績也並不出彩,對物理也沒有太多的興趣,有幾次實驗課,他甚至都沒有考及格。但是,查德威克堅持自己的學習信條,那就是:「會做則必須做對,一絲不苟;不會做又沒弄懂,絕不下筆。」因此他有時候不能完成一些很難的作業。不過正是他這種不騖虛榮、實事求是、「駑馬十駕,功在不舍」的精神,使他在科學研究事業中受益一生。

1908年,查德威克考入曼切斯特大學,陰差陽錯的選擇了物理專業,從此和物理結下了不解之緣,並取得了不可磨滅的成績。由於他中學基礎知識的紮實,很快就在物理研究方面嶄露出超群才華。盧瑟福教授非常看重查德威克在物理方面的天賦,畢業後就留他在曼徹斯特大學物理實驗室從事放射性研究。沒過多長時間,由於他的「射線穿過金屬箔時發生偏離」的實驗成功,有力的證實了原子核的存在,獲得了英國國家獎學金。

查德威克(網路圖)

正當他的科研事業初露曙光之際,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英國成為敵對國,正在柏林訪問的查德威克被投入了平民俘虜營。在俘虜營里,查德威克仍然對物理念念不忘,他遇到了英國軍官埃利斯,兩個無事可做的人成了好朋友,查德威克以極大的熱情教授埃利斯原子物理,德國科學家聞知此事,被查德威克的這種科研精神深深感動,他們立即向執政者呼籲,並以德國科學院的名義出面交涉,最終德國軍方同意查德威克在戰俘營里搭建實驗室,就這樣,外面炮火連天,而查德威克卻在俘虜營里安靜的進行自己的實驗。

戰爭結束後,查德威克獲得了人身自由。回到自己的祖國後,恩師盧瑟福再次把這個不善交際、喜歡悶頭做實驗的學生留在了自己身邊。而埃利斯在他的教導下,已經成為原子物理方面的專家。

有一次,恩師盧瑟福在作有關原子物理的報告時,提出一個很有啟發的問題,既然原子中有帶正電的質子,也有帶負電的電子,為什麼就不可以有一種不帶電的中性粒子呢?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查德威克對這個中性粒子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並想辦法驗證它是否存在。

查德威克在演講(網路圖)

1930年,德國物理學家博特與貝克用氦核轟擊鈹觀察到一種穿透性很強的輻射,這種射線可以穿透幾厘米厚的銅板,而且穿過去後速度並不明顯減小,他們稱之為「鈹射線」。隨後,約里奧-居里夫婦用這種鈹射線轟擊石蠟和其他含氫物質,觀察到石蠟中放射出一種強質子流。這種質子流的放射現象非常奇怪,而居里夫婦沒有追根到底繼續研究,只是把它當做一種輻射。

查德威克聽到這個消息後,敏銳地覺察到鈹福射絕不是輻射,很可能就是盧瑟福所預言的中子輻射。查德威克首先通過理論數據的計算,然後重做了一遍居里夫婦的實驗,最終證實鈹福射就是中子輻射,恩師預言的中子是真正存在的。

查德威克發現了中子,不僅改變了當時人們對物質結構概念的認識,同時還為研究原子核提供了一種強有力的手段,促進了核裂變研究工作的發展和原子能的利用。由於這一重大的發現,他獲得了1935年的諾貝爾獎物理學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檔案:詹姆斯·查德威克(James Chadwick,1891~1974)在英國劍橋大學從事a粒子人工轟擊各種元素的試驗。1939~1943年參加英國及美國曼哈頓工」程地原子彈研究,獲得多種榮譽。因為發現中子,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名言:會做則必須做對,一絲不苟;不會做又沒弄懂,絕不下筆。

作者:小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蝌蚪五線譜 的精彩文章:

懷疑貓主子得了「貓蘚」,怎麼檢查?
心痛!發現天使粒子的那個人去世了,原因竟是抑鬱症

TAG:蝌蚪五線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