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窮兵黷武,經濟遭遇寒冬竟還想吞掉蘇聯整個貝加爾湖以東

日本窮兵黷武,經濟遭遇寒冬竟還想吞掉蘇聯整個貝加爾湖以東

文|趙愷

1930年11月中旬,日本陸軍在岡山縣境內展開大規模攻防演習。此舉顯然是為了應對中華民國方面南京國民政府與各路新軍閥之間愈演愈烈的「中原大戰」,特別是1930年9月18日張學良通電擁蔣、率部入關所引發一系列政治變局。

1936 年 12 月 8 日,日本東京,日本勸業銀行出售 3萬張 10 日元債券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經濟形勢的持續惡化

在經濟陷入被動局面的日本政府,最終選擇鼓動軍部少壯派在中國東北發動了聳人聽聞的九一八事變,試圖轉移國內矛盾。但事與願違的是不斷擴大的戰事,卻令日本國內剛剛趨於好轉的經濟形勢,再度急轉直下。1931年開始日本軍費開支便佔到了國民總預算的30.8%,此後更是節節攀升。究其原因,除了直接的戰爭開支之外,日本為了消化中國東北,還須不斷加大對關東軍建設的投入,以應對蘇聯的威脅。

1932年8月,日本陸軍曾擬定了一個頗為想當然的1933年對蘇作戰計劃。想定開戰之時,蘇聯紅軍將兵力集中於以海參崴要塞為中心的沿海州地區。日本陸軍計劃以關東軍所屬3個師團和朝鮮軍2個師團正面進攻,再從本土出動一個師團在海參崴東方海面展開登陸,便開始給予蘇聯紅軍遠東部隊以殲滅性打擊。此後只要再從國內抽調兩個師團的兵力,便可以輕鬆的吃掉後續通過西伯利亞大鐵路趕來的蘇聯援軍。而在殲滅沿海州的蘇聯軍隊之後,日本陸軍計劃以哈爾濱為中心向蘇聯外貝加爾湖一線發動進攻。出動8個師團的兵力翻越大興安嶺,直趨蘇聯領土。最終以控制整個貝加爾湖以東地區為目標結束戰爭。

但是這個計劃很快便被無情的現實所推翻。蘇聯紅軍不斷向遠東增兵。到1935年日本陸軍估算在遠東地區的蘇聯紅軍,擁有16個步兵師、3個騎兵師、坦克1200輛、飛機1200架、潛艇30艘,總兵力約29萬人。與之相比,日本陸軍在中國東北和朝鮮駐軍僅為5個師團、2個混成旅團、3個騎兵旅團和3個獨立守備隊,總計8萬兵力,僅為遠東蘇聯紅軍的1/3。陸軍航空兵僅有戰機230架,坦克更是少得可憐。

1934年10月23日,山本五十六(左)與日本駐倫敦大使松平恆雄(右)在倫敦唐寧街 10號外留影

而如果計算雙方後續投入的兵力,情況則更令日本方面感到沮喪。1933年日本陸軍估算雙方最終投入戰場的兵力,將是蘇聯紅軍30個步兵師對抗日本陸軍25個師團。而1935年情況變成了蘇聯紅軍40個步兵師對抗日本陸軍28個師團。而預計到1937年蘇聯紅軍對日作戰兵力將達到50個步兵師,超過150萬人。

如果僅僅是陸軍方面擴軍備戰的壓力,日本此時或許還能勉強應付。但其與英、美之間矛盾的激化,卻同時也帶動了海上武裝力量的軍備競賽。1934年12月29日不願長期受英、美壓制的日本宣布廢除海軍限額條約。《第二次倫敦海軍條約》預備會談不歡而散。出乎意料的是,明明是將國家陷入不利局面的談判代表山本五十六等人,卻在東京火車站受到了海軍大臣大角岑生、外務大臣廣田弘毅等人的熱情迎接,彷彿是從戰場凱旋。善於借勢和作秀的山本五十六也頗為懂得包裝自己,他前往皇宮復命的過程中,一邊向歡迎的人群揮手致意,一邊冒雪步行,直到皇宮外的二重橋外。

不過這些人前的表演並不能改變日本退出華盛頓、倫敦海軍條約後尷尬的現實:1934年日本的國家預算為21.6億日元,其中陸海軍軍費約佔43.5%,海軍軍費達4.83億日元。1935年的國家預算為22.1億日元,海軍預算5.36億日元,軍費總和達10.32億日元,佔總預算的46.7%。與之相對應的是1935年美國海軍預算是3.46億美元,合13.8億日元,卻只佔總預算92億美元的3.7%。此外,估計到1936年,日本國債也將達到98.8億日元,幾等於內閣統計局所估計的1930年日本國民收入總和。

也正因如此,山本五十六在寫給其親信部下三和義勇的信中稱:「我等弱者在強者面前,奮力周旋。他們心裡雖然並不滿意,但在這種場合,也不得不強作笑臉,傾聽我們的愚見。不可否認,我帝國之國力較之美國確有天壤之別,這一點不能不令人暗自驚嘆。是時,吾等深感日本帝國是到了謹慎自重、發奮圖強的時候了。」但是此時的日本早已陷入了空前的躁動之中,山本五十六口中的「謹慎自重」顯然是做不到的了,而所謂的「發奮圖強」也不過是窮兵黷武,加速擴張而已。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為何《戰爭與和平》中,托爾斯泰將戰爭場面刻畫地如此出色?
朱棣起兵造反成功後是怎麼收買人心、鞏固統治地位的?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