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勸皇帝不要打仗,又主張嫁美女和親,卻贏得後世交口稱讚

他勸皇帝不要打仗,又主張嫁美女和親,卻贏得後世交口稱讚

在三國歷史之中,袁紹被後人看作一個昏庸的諸侯。天下十三州中,他坐擁幽、冀、青、並四州,卻被曹操打得稀里嘩啦。有個故事最能說明他的昏庸:當官渡之戰前,曹操方面的郭嘉發表了「十勝十敗論」,袁紹方面的田豐則直言畢其功於一役,是打不過曹操的。結果袁紹以擾亂軍心罪將他拘捕,並在官渡之戰後處死。

田豐正確預言了形勢,卻還是被殺,這是因為袁紹好面子,羞於見到田豐。如果袁紹多讀點書,他就應該知道,當年漢高祖劉邦時,曾經遇到過一模一樣的情況,而劉邦卻坦然面對自己的失敗,釋放了敢於直言失敗的忠臣。

這個人叫做劉敬,原名婁敬。本來是一個很普通的齊國人,在漢朝建國後的第二年,劉邦巡幸洛陽,婁敬便主動找上門去要求見皇帝。當時天下初定,很多典章制度並不完善,要到叔孫通制定禮儀後才有那麼多程序。劉邦心情好,居然特地召見了婁敬。

劉邦和我們一樣,也是好奇婁敬找他做什麼。婁敬卻如同劉邦肚子里的蛔蟲一樣,知道他正在為到底定都在哪裡而發愁。本來定在原來函谷關內是最好不過,但劉邦的大臣們都以六國後裔為主,自然主張在洛陽更合適。婁敬噼里啪啦說了一大堆,因為太長,《史記》用文言文都記載了幾百字,咱們這裡就不重複了,否則光翻譯字數都會嚇人。

反正這段話讓劉邦很受用,再徵詢張良意見,最後拍板,建都長安。因此,長安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城市,也是第一座被稱為「京」的都城。婁敬因功而被賜姓劉,並授予郎中官職。

婁敬此時開始得寵,第二年便隨劉邦參與了討伐匈奴和韓王信的戰役。估計也是因為劉邦為他著想,希望他能在沙場建功立業,達到封侯的標準。然而,就在漢軍連戰連勝,勢不可擋的時候,婁敬卻勸說劉邦不能再出擊了。

此時劉邦已經打聽到匈奴單于在代縣,而且派出了十幾批密探都彙報士兵羸弱,牲口瘦小,完全可以一戰。婁敬表示,這一定有詐,而劉邦卻認為自己已經取得這麼多的勝利,不管詐不詐都要打下去,立下不世之功。

劉邦憤怒地罵婁敬,只不過是齊地的孬種,憑藉口舌當官就得意忘形,竟然敢阻攔大軍。(齊虜!以口舌得官,今乃妄言沮吾軍)罵完之後,婁敬就如同田豐一樣,被劉邦關押在廣武縣,等到戰事結束之後再發落。

結果,席捲天下的劉邦遇到了滑鐵盧,他在白登山被40萬匈奴騎兵圍困了七天七夜。最後還是依靠陳平的計謀,以珠寶賄賂閼氏才得以逃脫。然而,劉邦不愧是真正的英雄,他沒有像袁紹那樣惱羞成怒,反而是坦坦蕩蕩赦免了婁敬,並封為建信侯,食邑兩千戶。

漢高祖具有博大的胸襟,婁敬又以智謀回饋了他。在白登之圍後,劉邦意識到武力不能解決漢匈之間的問題,卻苦於沒有對策。婁敬則再獻一策,他主張以公主嫁給匈奴單于,結為姻親關係,確保國家的穩定。婁敬甚至提出要以真正的公主,而且是劉邦和呂后所生的魯元公主和親,才能彰顯誠意。

雖然在呂后的干預下,魯元公主還是沒有成行,不過劉邦及以後幾個漢朝皇帝,基本上執行了和親政策,也確實換來了兩國相對的和平。

這項和親政策,被後人褒貶不一,也曾經在多個角度被後世爭論不休。其實,在漢朝並不佔優勢的情況下,這也未嘗不是保全江山百姓的一個辦法。這個政策,談不上多麼光榮,但也絕不丟人,也是兩國邦交的正常手段。

更牛的是,婁敬不光獻計取得外交上的和平,而且還為漢高祖想出了穩定國內形勢的妙招。在定都長安之後,他又力主將六國的豪門名家遷到關內居住,既補充了國都的人口,又便於監視他們,還能利用他們的財力物力人力平定地方叛亂,也削弱了地方勢力。這是一舉多得的妙棋。

從田豐和婁敬的不同遭遇就看得出袁紹和劉邦的水平,同樣一件事,同樣的忠臣和智囊,袁紹卻自斷雙臂,而劉邦卻能知錯認錯,所以兩人的結果也有天壤之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最美麗的一個謊言,造就了李白流傳最廣的一首詩,人人都會背
這件藏品美輪美奐,放大10倍發現作者簽名,如果確認真品就是國寶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