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冬季養生:室內「高溫」有弊端,享受舒適須護陰

冬季養生:室內「高溫」有弊端,享受舒適須護陰


I

導讀

自從北方開始供暖之後,小編經常出現口乾舌燥的情況,後來一問發現很多人一到供暖之後反而更加容易感冒,正所謂「秋冬養陰」,在暖氣房裡,我們怎麼保養?本篇為你細細揭曉。對了,至於南方的同志們

,小編在此對你們所經歷過的濕冷,深表同情!




從中醫養生角度談「暖氣病」


作者/劉毅 沈濤



暖氣,即溫暖的氣流,它通過管道把熱水或蒸汽的熱量傳給空氣,從而使得室內溫度上升,達到室內保暖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抵禦寒冷,避免嚴寒對人們造成傷害,人們沉浸在暖氣帶來的舒適,並依賴於這種舒適。



殊不知因門窗緊閉、暖氣供暖等原因,造成室溫過高、空氣乾燥,從而引起人的免疫功能和呼吸系統抵抗力下降,出現鼻咽乾燥等呼吸系統疾病的癥狀,以及煩躁不安、皮膚髮緊、胸悶、頭暈眼花、血黏度增高,室內室外溫差過大導致感冒等不良狀況的「暖氣病」

,其實,冬季室內「高溫」帶來的暖氣病等一系列弊端,在中醫理論中早有「警示」。



  • 有違

    冬藏

一,什麼是冬藏

所謂「冬藏」,即養收、養藏。就是指

人到了冬天,應該養精蓄銳、休養生息,以利來年應對春生、夏長、秋收的付出和收穫

。《史記》則言:「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

二,冬季使用暖氣如何違背冬藏

《素問·寶命全形論》云:「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這說明機體生命活動與季節外界陰陽消長變化相通相應,外界時間、季節、地理環境的變化對人體的影響不可忽視。

暖氣的高溫違背了冬之潛藏,則陽氣不內守,散於體表,腠理打開,寒邪更易侵襲人體,同時因為陽氣的過度開泄導致我們自身的禦寒能力下降,更容易感受風寒外邪而致病。

又因腎為人之先天之本,藏精,寓元陰元陽,若冬日傷腎則藏精不足,可致春天陽氣生化不足,出現四肢枯萎、軟弱無力的痿病。



《素問

·

四氣調神大論》云:

冬三月,此月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無泄皮膚,使氣強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說明

冬日我們應該閉藏,順應自然之氣的變化,不可過分開泄,以免體內己經潛藏的陽氣外泄而受到損傷。而暖氣人為的給我們造成了一種溫暖的環境,導致人體氣機開泄增多而閉藏相對不足。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有云:「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少陰者腎也,腎主封藏,為先天之本,元陽根於腎,若逆冬氣則乏藏納,生化之氣少,故腎氣獨沉,導致腎失固澀,出現精微物質外漏現象,如遺尿、便血、膏淋、遺精、崩漏、帶下異常等。



  • 冬季使用暖氣違背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一,「

秋冬養陰

陰與養的含義

首先明確什麼是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出:「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燥,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由此不難看出,陰是指其性屬靜,而又成形,象大地一樣潛藏於人體之內的一種物質。《素問·生氣通天論》又明確的指出:「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面為固也。」可見,陰即人體內部以精微物質為基礎的一種屬性,進而推之,精氣血津等物質都有屬陰的一面。

什麼是養?養可以理解為調整,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就是調整陽氣的生長和收藏狀態。秋冬養陰的含義,筆者認為,所謂養

陰也並不等於單純補陰,應包括補陰、護陰等。

所謂補陰,

一方面是指及時進補富含精氣血津之類的精微物質

。正如俗話所說:「秋冬時令,及時進補。」另一方面由於夏季的生長,秋季的肅殺,使人體消耗了大量的陰血物質。往往顯露出陰虛陽躁,所以要注意補陰。

所謂護陰,

意即在秋冬之季要防止過汗、過下以及有效控制出血、泄精等生理、病理表現,目的只為維護陰分。也就是說秋冬養陰一方面為春生夏長提供足夠的營養物質;一方面在秋冬季節陽氣得到休養生息。逆之,陰精不足,影響到春生、夏長生理變化。然而暖氣使得機體發汗過多有傷陰之弊。

二,為什麼要秋冬養陰

四時陰陽之氣,生長收藏,化育萬物,是萬物的根本。秋冬季節氣候寒冷,陰氣當令,肌表緻密,陽氣不易外泄而致陽氣偏盛,陰氣偏衰。且自然界中陽氣收藏,抑制地面水分的蒸騰,空中燥氣重,燥為陽邪,作用於人體最易傷陰液。加之,秋冬喜食辛辣溫熱之品,多恣食膏粱厚味,致生內熱,每易耗陰助陽,陰為陽之基,養秋冬之陰是為了養春夏之陽。

明代張景岳《類經》云:「夫陰根於陽,陽根於陰,陰以陽生,陽以陰長。所以聖人春夏則養陽,以為秋冬之地,秋冬則養陰,以為春夏之地,皆所以從其根也。」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云:「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環其真矣,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苟疾不起,是謂得道。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


此段說明四季變化是萬物生長的根本,春夏養陽就是指春夏應該養護陽氣,秋冬養陰就是指秋冬應該養護陰氣,保證人與自然界的陰陽之氣保持協調統一,從而才能夠保持我們的身體健康,

但是暖氣釋放的溫熱之氣卻與冬日本身寒冷之氣相逆,人體原本適應的寒冷環境被暖氣「烘熱」,無法正常發揮「養其陰」之功,而導致陰虛,出現五心煩熱,潮熱,盜汗,舌紅少津等癥狀。故此時要因其「陰氣內虛而養陰」,也是所謂「內虛而養」。



  • 調護方法

人們在享受暖氣帶來的舒適感的同時,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來預防「暖氣病」的發生,減少暖氣給人們身體造成的傷害。

一,重視個人內在調護

《靈樞·本神》云:「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人類的生命活動必須以自然界的陰陽變化為依據,順應四時、起居有時、飲食有度、調暢情志、勞逸結合而以達到「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素問·痹論》云:「飲食自倍,脾胃乃傷。」《黃帝內經·生氣通天論》有言:「陰之所生,本在五味。」認為五髒的資生依賴於五味,但過用五味則有損害五臟之弊,故說「陰之五宮,傷在五味」。強調節制飲食,謹和五味,以能長有天命。

故在飲食方面,我們要飲食有度,頤養脾胃,同時注意在冬日進食溫補之品時,不要溫補太過,以防化燥傷陰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有云:「冬三月,此為閉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故在起居方面,

我們應該早睡晚起以養體陰

。當然,我們不能忘記顧護先天,暖氣對腎臟的影響較大,

我們應該增強對腎臟的補養,使元氣內守,腎精充足,

避免到來年春季發生四肢軟弱無力而寒冷的「痿厥」等疾病。



「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葯一碗」,

我們應適當的鍛煉身體,增強身體素質,達到以動治「凍」的目的,但在運動時切忌大汗淋漓,做到無擾乎陽以防開泄過度而耗損陰精



精神活動方面:「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

意為精神內守而不外露,控制精神情志活動,好象懷有隱私而不輕易向他人外泄,和喜怒而安居處。



做到以上幾點便可助「正存於內,邪不可干」「病安從來」也就減少了使用暖氣帶來的弊端。

二,改善使用暖氣的環境

我們可以通過在使用暖氣的環境中加裝加濕器,

在暖氣片上放置濕毛巾,室內燒水製造水蒸氣,擺放綠色植物,經常通風防燥等方式來提高空氣濕度,從而降低室內乾燥程度,提高空氣質量,

避免在使用暖氣時出現頭痛,頭暈,精神不振,胸悶等「暖氣病」癥狀,以減少使用暖氣帶來的弊端。



  • 結語

總之,暖氣是我們現在最為普遍的取暖方式,雖然目前沒有較好的替代品,但我們應該了解並重視暖氣使用帶來的一些弊端,並在使用暖氣時盡量採取有效措施來減少弊端,從而達到「保暖不傷身,病安從來」的理想效果。



本文摘自《中醫臨床研究》2015年第7卷第2期,作者/劉毅 沈濤。中醫書友會



讓您遠離濕寒體質 - 後愛排濕湯



哪裡能買到正品佐丹力159素食全餐?


有一種養生是這樣的


各個年齡段的養生要點


你懂得養生,兒女將是受益人;你不懂得養生,兒女將是受害人...


養生就是養陽氣


老公110歲,老伴兒96歲,這對長壽夫妻的養生秘笈,值得所有人借鑒!簡單易學!


吵架不能吵半截!8位名中醫道出了養生大實話!


養生真經


中醫李辛 | 真正的養生,是去感受自己


兒童養生亂象,正在摧毀孩子的健康和未來!


徐文兵 - 中醫養生秘籍


台灣最負盛名的中醫師張步桃養生箴言


中醫治未病,西醫養醫生,背後的真相令人深思……


樊正倫:養生比治病更重要


讀完這篇文章,你的「養生觀」可能被顛覆


養生之根本:關於人體的血氣能量系統


生命即是一團陽氣,養生與治病的關鍵就是養陽!


怎樣喝茶才養生而不傷身(劉希彥)


一字之差良藥變毒藥!養生藥材,千萬要看清,否則要命!


全陽為仙,全陰為鬼,道家陽氣與養生(推薦)


《黃帝內經》五穀養生法:雞魚肉蛋吃一筐、不如雜糧吃一碗


88歲原中央保健局長王敏清:50年沒感冒,60年不發胖!養生靠5句話


從《紅樓夢》看清朝之前古代貴族的醫學養生 - 劉希彥


道家養生秘術:十二段錦


道德經是高級養生秘籍


87歲院士兩次被海關攔住,只因長得太年輕!他的養生秘訣是…


站樁:養生第一大功法


以德養生,缺德身體就會產生疾病!


養生備於理:揭秘五德養性益五臟之說


100條養生常識!


========== END ==========


溫馨提示:

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為人父母者,不知醫為不慈!為人子女者,不知醫為不孝!


找不到好中醫?不如自己學中醫!


本號菜單中, 有完整的入門系列, 視頻系列. 歡迎大家學習.


學習古中醫, 傷寒論經方傳承


厚德載物!草木金石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願: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人無病厄,富貴康寧;長壽好德,善始善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岐伯有道 的精彩文章:

怎樣活過百歲?
王三虎:喉癌的經方治療!

TAG:岐伯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