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南宋疑案:真假公主趙嬛嬛之迷

南宋疑案:真假公主趙嬛嬛之迷

南宋疑案:真假公主趙嬛嬛之迷

南宋疑案:真假公主趙嬛嬛之迷

宋徽宗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蔡京建議,宋廷仿照周代的「王姬」稱號,一律將「公主」改為稱「帝姬」。蔡京建議的這一制度維持了十幾年,直到南宋初恢復舊制,重稱帝女為「公主」,「帝姬」稱謂方才銷聲匿跡。正是因為有了「帝姬」這一稱謂,也因此有了真假柔福帝姬之謎。

柔福帝姬名叫趙多富,又名趙嬛嬛,母親懿肅貴妃王氏。趙嬛嬛是宋徽宗趙佶的第二十女。靖康之變時,芳齡十七,仍未嫁人,靖康之變後,被擄北上。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冬,金兵第二次圍攻汴京(今河南開封)。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四月,金軍將徽、欽二帝以及妃嬪、皇子公主、宗室貴戚、大臣約三千餘人押送北方。這其中,婦女佔了很大的比例,比較知名的,有徽宗皇后鄭氏、欽宗皇后朱氏、高宗生母韋氏、高宗髮妻邢氏以及柔福帝姬(柔福帝姬之所以有名,是因為後來出了個真假柔福帝姬案)。

帝姬被擄北上時,才十七歲,是宋徽宗未出閣的公主中年紀最大的,因此金兵對她格外重視,打算將這一處女公主進獻給金太宗。據野史記載,在北上的途中,柔福帝姬還是不免遭到金將的凌辱,而凌辱她的金將,也為她這個留給皇帝的女人丟了小命。到達金國京城後,柔福帝姬被鄭重其事地獻給金國皇帝金太宗吳乞買做侍妾。或許是柔福帝姬並不十分美貌,或許是她多次被凌辱後,身體羸弱不堪,亦或許是她不擅逢迎,得罪了金太宗。總之,金太宗對她缺少興趣,直接將她送到了上京浣衣院。

浣衣院,是女人從事洗衣等勞役的地方,也供皇族選女人以及收容宮女之用。《靖康稗史箋證》:「十九女趙賽月……自壽聖院四起北行,六年八月入浣衣院。賽月……皇統元年……封次妃。」「二十女趙金姑……自壽聖院四起北行,六年八月入浣衣院。金姑……皇統元年……封次妃。」。

柔福帝姬在浣衣院度過了好幾年後,後被蓋天大王完顏宗賢所得。完顏宗賢對柔福帝姬也沒有太多的興趣,但也沒有太多侮辱她,而是從安置在五國城的漢人中選了一名叫徐還的男人,將柔福帝姬嫁了給他。柔福帝姬大約死在紹興十一年(公元1141年),這一年她才三十一歲。根據《宋史·公主列傳》中記載:「柔福在五國城,適徐還而薨。柔福薨在紹興十一年,從梓宮來者以其骨至,葬之,追封和國長公主。」這是柔福帝姬留在正史上的痕迹。就像所有國破家亡時,悲慘不幸的女人一樣,柔福帝姬也成為男人們無能的犧牲品。

可是,早在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南宋官軍剿匪時,俘虜的匪眷中卻有一女子自稱是柔福帝姬。柔福帝姬可是皇帝的妹妹,於是,立即被送到臨安。該女子自稱從金國奔逃回來,其間歷盡艱難坎坷、風霜雨雪。

宋高宗確實記得父親徽宗有個公主叫嬛嬛,為懿肅貴妃所生,被封為柔福帝姬。但闊別多年,他已經記不清楚公主面貌身材了。於是命老宮女察驗。老宮女們都感覺這女子相貌確實很像當年的柔福帝姬,用宮中舊事盤問她,也能夠回答得圓滿。只有一個值得懷疑的地方,就是這女子有一雙大腳,不似柔福帝姬的纖足。對此疑點,女子淚流滿面地解釋說:「金人驅逐如牛羊,乘間逃脫,赤腳奔走到此,山河萬里,豈能尚使一雙纖足,仍如舊時模樣?」事見《鶴林玉露》記載:「柔福帝姬至,以足大疑之。顰蹙曰:金人驅迫,跣行萬里,豈復故態。上為惻然。」

宋高宗也覺得言之有理,尤其是這女子能夠一口叫出宋高宗的乳名,便不再懷疑,下詔讓她入宮,授予福國長公主的稱號。又為她選擇永州防禦使高世榮為駙馬,賜予嫁妝一萬八千緡。此後,寵渥有加先後賞賜達四十七萬九千緡。

南宋與金國簽訂了「紹興和議」後,高宗的生母韋太后被金國放歸。母子重逢,喜極而泣。韋太后回國以後,聽到柔福帝姬一事,不禁詫異說:「柔福已病死於金國,怎麼又有一個柔福呢?」宋高宗便說了柔福由金逃回的情狀。韋太后說:「金人都在笑話你呢!說你錯買了假貨,真正的柔福早已經死了。」

宋高宗聽了母親的話,不禁勃然大怒,立即拘捕了柔福帝姬,交大理寺審問,嚴刑拷問之下,假柔福公主無可抵賴,只得一一供招。

原來,她名叫靜善,本是一個汴京流浪的女子,因為生得頗為美貌。汴京攻破後,她被亂兵掠往北方。在路上遇到一個名叫張喜兒的宮女。張喜兒曾在懿肅貴妃(柔福帝姬生母)宮中侍奉,知道許多宮闈秘事,都說給了靜善聽,尤其還說靜善的相貌氣質酷似柔福帝姬。靜善對這個巧合十分動心,於是開始留心記憶各種宮闈秘事,而且還刻意模仿張喜兒所說的公主形態。之後,靜善在戰亂中經歷曲折,曾經三次被人拐賣,最後被土匪陳忠虜入盜伙,被迫嫁給了一名小土匪。宋官軍剿匪之時,抓住了靜善,打算以匪眷的名義將她殺死。靜善為了活命,稱自己就是柔福帝姬。見到靜善的氣度,宋官軍還真的被嚇住了,於是將她送到臨安。靜善成功矇騙過宋高宗後,得到了十多年的富貴。不料人算不如天算,韋太后回到京師,說破了此事,靜善再也無從掩飾,只好老老實實地招認。

宋高宗知道柔福帝姬為假冒後,下令將假公主斬首於東市。最倒霉的是高士榮,先是奉旨娶了柔福帝姬,又因為柔福帝姬是假,削奪了駙馬都尉的爵位,還因此被人們嘲笑說:「向來都尉,恰如彌勒降生時;此去人間,又到如來吃粥處。」

之前,宦官馮益曾指證柔福帝姬為真,為此,也受牽連。《宋史·宦者列傳·馮益》記載:「先是,偽柔福帝姬之來,自稱為王貴妃季女,益自言嘗在貴妃合,帝遣之驗視,益為所詐,遂以真告。及事覺,益坐驗視不實,送昭州編管,尋以與皇太后聯姻得免。」

所謂的假柔福帝姬雖然被殺,但民間卻流言紛紛,為其抱屈者大有人在。當時就有史家認為,被殺的柔福帝姬其實是真正的公主,之所以被認為假冒,是因為宋高宗的生母韋太后自北方回來後,擔心柔福帝姬說出自己在北方,被凌辱、被糟蹋的各種屈辱之事,於是,威脅高宗將柔福帝姬殺死滅口。宋高宗對柔福帝姬並無什麼感情,奉了母親嚴命,便犧牲了柔福帝姬。《四朝聞見錄》《隨國隨筆》等筆記,都記載了這樣的說法。而有力的佐證是:柔福帝姬初來投奔之時,許多舊日宮人和太監馮益都斷定公主是真的,即使假公主相貌長得再像,但如果沒有十足把握,這些人決不敢亂說。而這些人後來相繼改口以及公主自認假冒,則是因為嚴刑拷打,屈打成招的緣故。

《四朝聞見錄》:「柔福帝姬,先自金閑道奔歸,自言於上,上泣而具記其事,遂命高士榮尚主。一時寵渥,莫之前比。蓋徽宗僅有一女存,上待之故不忍薄也。及韋太后歸自北方,持高宗袂泣未已,遽曰:『哥被番人笑說,錯買了顏子帝姬。柔福死已久,生與吾共卧起,吾視其殮,且審骨。』上以太母之命,審姬於理。獄具,誅之於市。或謂太后與柔福俱處北方,恐其訐己之故,文之以偽,上奉母命,則固不得與之辯也。」

《隨國隨筆》:「柔福實為公主,韋太后惡其言在虜隱事,故亟命誅之。」

由此看來,真假柔福帝姬案,很可能是一起冤假錯案。

(本篇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蕭家老大 的精彩文章:

蕭昭業上烝庶母,何婧英下私幸臣
究竟是華佗為關羽進行刮骨療毒,還是另有其人?

TAG:蕭家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