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趙孟頫,一個書法的行者,苦行者!

趙孟頫,一個書法的行者,苦行者!

趙孟頫,一個書法的行者,苦行者!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微信號:sfzn8888

趙孟頫,一個書法的行者,苦行者!

趙孟頫,字子昂,號松雪道人 ,又號水晶宮道人、鷗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

趙孟頫從5歲就開始了書法練習,每日習《千字文》,每天要寫足500紙,達一萬字之多,十幾年從不停歇。

但這樣的訓練也只能打下紮實的基本功,書藝自成一家,還要等到他遇見「二王」的法帖以後。

趙孟頫,一個書法的行者,苦行者!

趙孟頫書《崑山州淮雲院記》局部

在吳興隱逸的時候,好友牟應龍的父親、前朝高官牟巘對他的提攜,讓他的書藝顯揚一時。

牟巘雖然已經歸隱,但在官場多年所經營的人望及人脈均在,凡有大臣及顯要過吳興,不會一會牟巘,會被視為一種傲慢和不敬,「得一言而退,終身以為榮。」

趙孟頫經常行走於牟巘門下,並向其請教學問。面對趙孟頫,牟巘表現得毫無免疫力,只要趙孟頫請求,老人家都會傾力相助。趙孟頫早年所寫的一些重要碑刻,也都是由牟巘撰文,趙孟頫來書寫。如《松江寶雲寺記》、《嘉興重修儒學記》(上述兩種見《金石文考略》卷十六記載)、《湖州妙嚴寺碑記》(《式古堂書畫匯考》卷十六記載)、《嘉興路儒學碑》(《六藝之一錄》卷九十九記載)、《忠烈廟記》(《吳都文粹續集》卷十四記載)、《平江府重建三清殿記》、《玄妙觀三門碑銘》(上述二種見《吳都文粹續集》卷二十八記載),幾乎到了非牟巘撰文趙孟頫不書的程度,如上述《平江府重建三清殿記》、《玄妙觀三門碑銘》都是趙孟頫懇請,牟巘才撰文的(《吳都文粹續集》卷二十八)。

後來程鉅夫江南訪賢時,趙孟頫的名字出現在那張著名的賢者名單上,牟巘的影響亦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趙孟頫,一個書法的行者,苦行者!

趙孟頫書《陋室銘》局部

1284年5月,行走於社會上層、乞食於社會下層的趙孟頫,在吳興的一家書鋪里,幸運地遇上了《淳化秘閣法帖》的二、五、八卷。

《淳化秘閣法帖》,是宋以後書家的最愛。宋淳化三年(992),太宗趙光義令出內府所藏曆代墨跡,命翰林侍書王著編次,然後刻成石版,印製成冊,名《淳化閣帖》,或稱《淳化秘閣法帖》,簡稱「閣帖」。

此帖共十卷,第一卷為歷代帝王書,二、三、四卷為歷代名臣書,第五卷是諸家古法帖,六、七、八卷為王羲之書,九、十卷為王獻之書。

趙孟頫,一個書法的行者,苦行者!

《淳化秘閣法帖》

書法之道,大體分為「帖學」和「碑學」,「帖學」一脈,路徑在於此。

有了三卷,趙孟頫便著了魔,千方百計想集齊其餘幾卷。皇天不負有心人,次年五月,趙孟頫又得閣帖卷一、三、四、六、七、八、十共七卷。多了第八卷,只缺第九卷了。一月後,打聽到杭州康自許藏有此卷,便上門用多餘的一卷閣帖,再加上一卷柳公權帖將此卷換了回來,終於湊齊了全帙。

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五月至次年六月趙孟頫集得《閣帖祖本》全帙,誠是不易,欣喜非常。同年八月他寫下長篇《題淳化閣帖祖本》,即《閣帖跋》。趙孟頫一生鍾情《閣帖》,時時加以觀摩、臨撫。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五十六歲的趙孟頫要臨遍全帙。自此用六年時間,在六十一歲時將全部十卷通臨完畢,堪稱用工至深至勤。"書法之不喪,此帖之澤也。"是他對《閣帖》給予的極高評價。

趙孟頫,一個書法的行者,苦行者!

趙孟頫書《心經》局部

對於王羲之,趙孟頫推崇備至:「至晉而大盛,渡江後右將軍王羲之,總百家之功,極眾體之妙,傳子獻之,超軼特甚。故歷代稱善書者,必以王氏父子為舉首,雖有善者,蔑以加矣。」

「帖學」與趙孟頫的機緣,或許如「碑學」與傅山的機緣一樣,是人力所不能改變的。

有了閣帖全卷,趙孟頫日夜把玩,反覆臨摹,這一時期,他還臨摹過王羲之的《眠食帖》《大道帖》及王獻之《保母帖》,書法水平得以迅速提高。經過千百遍的揣摩學習,加上自己的內化創造,趙孟頫的書法藝術水平終於可以「上下五百年,縱橫一萬里,復二王之古,開一代風氣」,成千古名家。

趙孟頫,一個書法的行者,苦行者!

趙孟頫臨《蘭亭序》局部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趙孟頫被行台侍御史程鉅夫舉薦,覲見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讚賞其才貌,對他頗為禮敬。歷任集賢直學士、濟南路總管府事、江浙等處儒學提舉、翰林侍讀學士等職。

趙孟頫,一個書法的行者,苦行者!

趙孟頫書《洛神賦》局部

1291年冬,石岩攜趙孟頫小楷《過秦論》卷歸杭州,鮮於樞、郭天錫見後,都稱賞不已。

1307年春天,趙孟頫收得《宋寧宗書譜》,他自己非常珍惜地說,這本書譜「六傳而至」,他本人非常喜歡,認為這是不可多得的寶物,並稱,希望「子孫世世寶之,熟察詳玩,當有得者」。

當年的9月6日,牟巘為趙孟頫書《文賦》題寫跋語,稱其行楷「曲盡變態,詞之妙固有以發之,亦未嘗不資乎字之妙而交相發也」。這也是牟巘這樣的文壇泰斗首次出言為趙孟頫發聲,確定他在書壇的領袖地位。

類似的誇讚接踵而至,不久後,黃仲圭題趙孟頫《陰符經》楷書卷,稱其「筆力精到,不減右軍」——這也是同代人首次把他與「書聖」相提並論,再次強調他在當代書壇的地位和價值。

無論如何,此時的趙孟頫已成一代書宗,從此光耀千古。

趙孟頫,一個書法的行者,苦行者!

趙孟頫書《吳興賦》局部

趙氏能在書法上獲得如此成就,是和他善於吸取別人的長處分不開的。尤為可貴的是宋元時代的書法家多數只擅長行、草體,而趙孟頫卻能精究各體。他的文章冠絕時流,又旁通佛老之學。後世學趙孟頫書法的極多,趙孟頫的字在朝鮮、日本非常風行。

趙孟頫一生學書始終不離二王左右,但又能吸納古人的筆法,貫穿斟酌,自成一家。所力倡的古法是直指晉唐書法,他自己又能以復古變古而終成一代宗師。

—版權聲明—

文章來自網路,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為傳播而發,若侵權請聯繫後台刪除

文中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指南 的精彩文章:

給自己的心留些白(原來古人是這樣學王羲之的)!
米鵬老師:書法問題答疑(二)

TAG:書法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