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博物館《前後赤壁賦》的前世今生
珍藏在徐州著名的5A級風景名勝區雲龍山上徐州博物館內的《前?後赤壁賦》碑刻,價值連城,原來是徐州籍曾任山西絳州知州楊映權後人所捐贈的。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前赤壁賦
法帖是學書者研究,鑒賞和臨摹的範本。佳刻佳拓向來不易兼得,被視為鳳毛麟角,《楊氏帖園法帖》是我國保存至今之佳刻佼佼者,共有十卷。
前赤壁賦
楊映權公於清嘉慶二十三年至道光十一年(1818一1831年)經手上石,算起來時年57歲,總耗用時17年打造楊氏帖園。宋朝蘇軾所作《前?後赤壁賦》為其中一卷。
前赤壁賦
楊公映權(1761一1835年),字緯中,號蘭圃。乾、嘉間任山西絳州知州、武寧知府等職。致仕回籍,不復為官,歸隱故鄉時逾五旬,遂重修楊家「帖園」。是時公將家藏唐宋名人墨跡歐陽公、虞溫公、岳武穆、米南宮、蘇文忠諸墨十卷,邀當代鐵筆劉永清、郭成恩等精工摹刻而成,素為世人所重。共刻石100餘方,乃為巨制,供人臨摹欣賞。這就是為為大觀的湖山楊氏帖園。帖園佔地三十六畝,歷時十三年於道光十一年五月修繕落成。
《帖園記》:不惜重價,尋覓良工,刻諸窯壁,以貽子孫。此帖傳世稀少,俱稱罕見。建國之初,楊氏家人慨然將遺傳刻石,盡數捐贈,由徐州文博部門珍藏。現列為徐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前赤壁賦
「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宋四家」,蘇、黃、米、蔡。千百年來,蘇軾之才高八斗,向為世人敬重稱頌。
蘇軾(1036一1101年),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偉大的文學家、藝術家。書法豐腴跌宕,自然清麗,正具「天真爛漫」之風韻,確至「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的境界。北宋黃山谷評論蘇書法云:「筆圓而韻勝」、「本朝善書者自當推為第一人」。
前赤壁賦
此帖乃蘇軾精意之作,觀書體,用筆含蓄,氣勢開張,雄渾磅礴,內藏千鈞之力。當年不輕易示人,識者無不認為是傳世稀少,乃法帖中罕有之珍品。
後赤壁賦
蘇軾曾於1077年春四月到徐州任過近兩年的知州,與張山人結為好友,寫出最負盛名的《放鶴亭記》並有諸多詩作、傳奇故事流傳於世,令人驚羨不已!
後赤壁賦
蘇軾的前後《赤壁賦》、《楚頌》,歐陽詢書《黃帝陰符經》,岳飛書前後《出師表》等等,都是罕見的瑰寶。1939年,日本人企圖強行購買,遭到楊家的斷然拒絕。
家藏莫過於國藏。
後赤壁賦
解放後,國家尚在發展困難時期,楊氏後裔即將價值連城的鎮室之寶,自家收藏的刻石慷慨捐獻國家,九十餘方碑刻盡藏於徐州博物館。
自此私家收藏轉由國家地方政府收藏;家人則變為眾人,國人共同欣賞和傳承,更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書法文化之瑰寶。
後赤壁賦
楊啟棟,原名楊啟芳。(1930.6一2005.6)曾任國家科協會員、省市科協理事、市政協委員,1992年離休。
建國前參加中國共產黨曾在華東軍區裝甲兵部隊任技師,後調入華東新聞出版局駐上海辦事處,1954年於上海印刷學院本科畢業。
先後在徐州市輕工業局任科長,後調任徐州印刷廠合成洗滌劑廠(部管)徐州手錶廠、彩色印刷廠任副廠長、廠長。多次隨部省組織的赴香港和歐洲多國的技術考察團,引進國外先進設備技術,為徐州的經濟建設作出了卓越貢獻,多次獲得部省市發明創新獎和榮譽證書,並載入國家高級工程師和企業家名錄。
後赤壁賦
楊啟棟先生一生都在和碑帖印刷打交道,而且在碑帖的收藏和傳拓方面有很高造詣,這和他的家學家傳淵源是密不可分的。
後赤壁賦
位於徐州東南大約三十公里的宿州市褚蘭湖山,就是他祖上居住的地方,這個不大的村莊,沒有什麼驚人之處,但從殘存的假山亭台、廢棄的魚池水榭,農家門前隨處可見的石鼓上馬石等,都可窺見出這裡曾是一座規模宏大的私家園林。這座園林的主人就是楊啟棟先生的高祖楊映權。
湖山楊氏碑刻必將流傳更久遠,發揚更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