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家學:是最奢侈的傳承

家學:是最奢侈的傳承

在功利為上的時代


人們忙著追逐奔走

城市裡的父母


因為工作的關係


大都很少有時間分配給孩子


家學快被人遺忘了吧


什麼是家學

它是一個家族世代傳習的學問


家學的好壞是家風的體現


這和父母有很大的關係


它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


父母與孩子,家學與傳承

就是根與葉的關係


葉茂還需要根深


隨著物質水平的提高


家學將漸漸的被世人重新拾起


現在的家庭給孩子最重要的

往往是精神層面的東西


而最先關注到家學的重要性


無疑讓孩子贏在另一條起跑線上


家學,是最奢侈的傳承

以古為鑒


家風與家學的傳承,是一個家庭最核心的精神領域。

家族文化的熏陶是孩子最好的成長環境,中國古代的家學很容易出現,幼承庭訓是古人從小就秉承的原則。曹操,還有他的兒子曹丕、曹植,歷史上號稱「三曹」,都是著名的文學家;,東晉王羲之和王獻之,都以書法聞名於世。


▲王羲之 蘭亭序



▲王獻之 洛神賦十三行

唐宋八大家中的蘇門三學子:蘇轍、蘇軾、蘇洵,皆以詩禮傳家,成就舉世盛名。


▲蘇軾



▲蘇軾 枯木竹石圖


▲蘇軾 瀟湘竹石圖



▲蘇軾 寒食帖

名門之路

很多家族的家學是代代相傳的,而且有教育子女的格言,叫家訓。若論家學,吳越錢氏必是世之典範。其族雄才備出,令人讚譽不已。自錢鏐(liú)(852年-932年)開創吳越國以來,已歷千年。


▲錢鏐(liú)

吳越錢氏子孫便繁衍生息,英才輩出。近現代的就有為中國科技實現長足進步的、大名鼎鼎的「三錢」: 錢學森、錢偉長、錢三強。


▲錢學森一家


▲無錫錢偉長故居

另外還有「五四運動」新文化倡導者錢玄同、一代國學大師錢鍾書、史學家錢穆、原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


▲錢鍾書和楊絳


▲錢穆



▲錢玄同

往上溯更有清代的「六元狀元」錢棨(qǐ),書畫家錢松,宋末元初書畫家錢選……吳越錢氏之所以長盛不衰,和錢鏐(liú)有莫大的關係,從他開始創立了《錢氏家訓》,家訓中由個人、家庭、社會而至國家,都有規範著成長的操守。


▲「六元狀元」錢棨

《錢氏家訓》(節選)


個人篇


讀經傳則根柢深 ,看史鑒則議論偉


家庭篇


欲造優美之家庭 ,須立良好之規則


社會篇


私見盡要剷除,公益概行提倡


國家篇


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


▲錢氏家訓

錢氏家族的每一個孩子


都要誦讀先祖所著《錢氏家訓》


祖先遺德深深的烙印在後輩的骨子裡


綿延不絕,流深千年


正是因為《錢氏家訓》


其族可謂雄才大才備出


世人有讚譽說錢氏家族是


「千年名門望族,兩浙第一世家」


而身在高位的乾隆皇帝


為表其族人重文崇學


特製匾額一方「清芬世守」


彰其可為世人之范

營造書房

書房除了增加個人的修養學識之外,還是傳承家學的地方。先人以家族為根本,大到名門望族,小到普通人家,家學的好壞,成為直接影響下一代的主要因素。一個家庭的家學包含學識、教養、風氣,家庭是每個人的第一所學校。而家中的書房文化,可以說是家學的傳承所在。有一間研藝治學的書房,是一個家庭修養的最高體現。


父母言行



家學在於身體力行,身教永遠比言傳更直觀,更有效果。當然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作為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若能以高素養行事,那直接比給孩子報輔導班有用的多。一個家庭的教育,往往關乎後代的成長。

好的家學


是父母一輩的親歷親為


是父母一輩的心口如一


更深層次的


是父母的學識、涵養、認知


再往上,便是這個家族的根基


孩子良好品格的獲取


很大程度上來自於父母


你投機取巧,卻期待孩子腳踏實地


你品行不端,卻期待孩子三觀俱正


你出口成臟,卻期待孩子出口成章


你斤斤計較,卻希望孩子胸懷天下


顯然,這都是不可能的

請記住:


一個家庭之中


家學的好壞、優劣


往往關係著孩子的品格與成長


父母的態度


便是孩子的高度


更是一個家族的根基


家學,是最奢侈的傳承



最後,推薦您讀本書:


(本文來自:菖蒲壽石齋,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長按二維碼 關注我們




拾遺

古今,格物鑒器!


閑情雅趣|人文空間|古典傢具|器物之美


點擊「

閱讀原文

」,歡迎進店逛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器格物 的精彩文章:

內心富足,靈魂高貴。
蒲草本無心

TAG:拾器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