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廟堂之氣 君子之藏|半屋近作

廟堂之氣 君子之藏|半屋近作

廟堂之氣 君子之藏|半屋近作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半屋,原名馮大鵬,1975年生,吉林省伊通人,現居北京,獨立藝術家,自由撰稿人,藝評人。寫字、畫畫、制硯、造壺,醉心中國傳統文人畫,與八大、徐渭、金農用功頗深…書法從顏魯公,上追篆隸,力求古法…

2012-2018「六合雅集「書畫聯展/「以夢為馬」中國畫邀請展/《水雲涵賁當代文士情抒芹洋 》(黑龍江出版社)/《邊緣表達》(雲南美術出版社)/「典古為新首屆壺中天地紫砂茶器創新設計作品展」等。

曾獲2008中國十大創意總監,紐約廣告獎AME有效廣告獎,香港媒介戶外廣告獎,中國4A金印獎,中國廣告獎,現代廣告創意無限獎,廣州日報獎,CCTV-AD盛典,中央電視台公益廣告大賽等…

廟堂之氣 君子之藏|半屋近作

半屋大字榜書《靈犀》

不立文字

常有朋友問,「你的畫咋題字這麼少?」,或有藏家提出,「畫能再多題點字嗎」?通常一笑略過,不作回答。

今天細說起來,大概有幾個原因吧,算是給自己找個理由開脫一下。

一,自覺字尚與畫不合。朋友以為題字多,畫就好。實際頂帖多,粉絲多,不一定是好東西。畫不礙字,字不礙畫,互相生髮最好,但做到這點不容易。常見好畫,而敗於字者。所以畫畫的人要了解自己的特質,什麼時候可以信筆滿題了,字畫如一,那就成了。以雲林、徐渭、八大山人、冬心、黃賓虹為參照,看看人家是如何做到字畫統一的。

二,自覺肚子里墨水少,常提筆忘字或錯字(簡體字時代後遺症),更不能詩,偶而憋出一句來尚可,能合乎格律,更能卓然可以誦讀者幾乎沒有。為了揚長避短,少題最好。一說就錯,不如拈花微笑,不立文字最佳,既保持神秘感,還探不清底細,多好。

畫者,遣興。大千世界,能觸景生情,生出畫意然後提筆一揮,是件很幸福的事。不必為迎合時宜,搜腸刮肚或網路搜索詩詞,然後照抄生搬硬套,以為完整,實則破壞。

廟堂之氣 君子之藏|半屋近作

半屋大字榜書《煙霞》

三,自覺畫就是畫,書就是書,這個是我自己偏激的觀點。一幅完整的畫,如果豐滿厚實,意味悠長,就足夠了。須知唐宋以來,佳作幾乎看不到字,署名甚至隱藏到畫中。「書畫同源」不是「書畫共生」,非強扭在一起。最早提出書畫同源的,有說曹植,有說王維,又說東坡,確切有字為證的是趙孟頫。然而曹植只有詩文傳世,王維畫有傳說,無傳世(幾幅畫作尚需考證),東坡一代文宗,能詩善書更能畫,但從傳世畫作看,畫不題詩,甚至沒有署名可尋。

畫上題字,始盛應該是元代。然而即便是立字為證的趙孟頫,一代書家的畫作中,秀石疏林圖卷,只落「子昂」二字;鵲華秋色,不過幾行;紅衣羅漢,只落年號名字,更不用說題詩。而題字較多的鵲華秋色圖,文字如今看來,更像是導遊圖上的文字。周密祖籍山東,卻從未到過山東。趙氏回到吳興和老友相聚,那時沒有iphone手機可以秀朋友圈,旅行手記心靈雞湯啥的,就為周密畫了幅畫,告訴他濟南風光之美,文字中指點出來而已。

廟堂之氣 君子之藏|半屋近作

半屋山水

四,「詩書畫印,四合為一」常被拿來衡量藝術家的藝術修養和高度,其實是不太正確的。俗話說貪多嚼不爛,能精一藝已經很不容易,全能全佳者幾乎沒有。因字畫收藏的關係,歷代的傳承,使得很多畫作上布滿題跋,印章,讓人錯誤的以為畫就應該如此豐富。實際上,除了大家熟知的那個喜歡蓋大印,題詩詞的乾隆皇帝外,歷代在畫上題字的畫家很少,都是畫外的跟帖而已。

明代文人制印,多為偶爾涉及。八大山人字畫詩絕佳,印,據說是他畫印稿,找人來刻的。提出文人畫概念的董其昌,是最喜歡畫上題字的,而印章,無從考證是否親力親為。真正四位一體的,我們熟知的趙之謙,吳昌碩,齊白石,嚴格講是時代造就了多面手,趙孟頫,董其昌的影響把他們逼成了這個樣子。相比整個中國畫史,這樣的四合一的形式,不過是片刻而已,並非主流。

所以,在我看來,題跋,能少題不多題,能自己編詩詞別抄別人的,哪怕是大白話,抄歌詞也行。唐詩宋詞書家都抄遍了,畫家就別湊熱鬧了,給人留點活路吧。

2018.10.18

\作品欣賞\

大字榜書作品

(請手機橫屏欣賞)

廟堂之氣 君子之藏|半屋近作

廟堂之氣 君子之藏|半屋近作

廟堂之氣 君子之藏|半屋近作

廟堂之氣 君子之藏|半屋近作

廟堂之氣 君子之藏|半屋近作

廟堂之氣 君子之藏|半屋近作

廟堂之氣 君子之藏|半屋近作

廟堂之氣 君子之藏|半屋近作

廟堂之氣 君子之藏|半屋近作

廟堂之氣 君子之藏|半屋近作

廟堂之氣 君子之藏|半屋近作

廟堂之氣 君子之藏|半屋近作

廟堂之氣 君子之藏|半屋近作

廟堂之氣 君子之藏|半屋近作

廟堂之氣 君子之藏|半屋近作

廟堂之氣 君子之藏|半屋近作

廟堂之氣 君子之藏|半屋近作

繪畫作品

廟堂之氣 君子之藏|半屋近作

廟堂之氣 君子之藏|半屋近作

廟堂之氣 君子之藏|半屋近作

廟堂之氣 君子之藏|半屋近作

廟堂之氣 君子之藏|半屋近作

制壺造硯

廟堂之氣 君子之藏|半屋近作

廟堂之氣 君子之藏|半屋近作

廟堂之氣 君子之藏|半屋近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