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件「玄妙」的青銅文物,千年來不可複製,讓現代工藝自愧不如

一件「玄妙」的青銅文物,千年來不可複製,讓現代工藝自愧不如

對於中國歷史上的戰國時期,很多人評價不一。有人說,這是一個狼煙四起、戰亂紛飛的時代,不同勢力紛紛為了爭奪王的權位、霸主的地位而大動兵戈,野心充斥著整個朝代。也有人說,這是一個繁花似錦的時代,在思想文化領域,爭鬥亦是精彩,出現了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誕生了無數對後代影響深遠的思想流派和哲人學者。正是在這樣一個朝代,勞動人民利用汗水與智慧,創造了一件十分偉大的寶物——曾侯乙建鼓底座。

單單說一點,以現代的先進位造工藝來講,要把這件文物原樣複製下來,都是十分困難至今還沒有做到的事情。這就足以體現這件文物的寶貴以及古代人民偉大的智慧。在戰國時期,人們已經有了煉鐵的本領,並且能夠製作出比較精良的器物。但是因為對於那時,煉鐵的工藝還較為複雜,所以鐵質物品的使用還不普遍,大部分還都是青銅製品。曾侯乙建鼓底座由於體積很大,所以也是青銅製品。

這件文物高大約有半米,形狀是由無數條龍盤旋纏繞構成的,其中有八對大龍和百條小龍。只說龍的數量就已經足夠叫絕了,還構思巧妙地將他們組合在不大的空間里,並鑲上寶貴的綠松石,以顯示物品的尊貴。不得不說,古代人民的勞動智慧確實超乎我們的想像。

另外,在鑄造方面,這件文物也是與眾不同。規模如此大的物件,不可能一次成型。於是人們採用了分段鑄造的方法,將整體拆分成多個部分,分別鑄造。最後再將各個部分,組合焊接在一起。其實,這樣的工藝同樣能夠彰顯古代工藝的偉大之處。其一,分開鑄造要保證準確性,在最後連接的時候不要出現錯位的情況;其二,焊接時要精工細作,在焊接準確的同時不要損壞周圍的圖案。這兩點,在這件文物的身上都做到了。

至於建鼓底座上的圖案為什麼是龍,是因為龍的元素在古代非常的特殊,在人們心中具有很大的影響力。龍是人們一種寄託希望的神靈,傳說中龍是可以帶來風雨的,因而在農耕時代,人們對龍懷有無上的崇敬。所以,曾侯乙建鼓底座不僅僅在製作工業上有很大的意義,在文化的標誌與傳承上也有極大的意義。

年代如此久遠的文物,我們還不能夠將它復刻出來,足以證明了我國古代人民的偉大智慧和心靈手巧,曾侯乙建鼓底座可以算是一件世界級的藝術作品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盛世史略 的精彩文章:

春秋時集美貌與才華的女子,為何「私會」孔子?並受到千年辱罵
上古3本「奇書」,「宇宙」學說和「人神魔」之謎,你看過幾本

TAG:盛世史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