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如何控制青光眼?醫生再三勸告:這些自我管理措施要做好

如何控制青光眼?醫生再三勸告:這些自我管理措施要做好

說起青光眼,相信大家都不會覺得陌生。由於發病隱匿,它常被稱作「視力的小偷」。青光眼是一種嚴重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從發病原因來看,青光眼可分為原發性青光眼和繼發性青光眼;從房角的開放度來說,青光眼則可分為開角型青光眼和閉角性青光眼。

據估計2020年,全世界範圍內開角型青光眼的患者為5268萬,其中590萬人為雙眼盲。而閉角性青光眼患病人數達2336萬人,其中530萬人為雙眼盲。

為讓廣大患者和市民了解青光眼,積極防治青光眼,降低青光眼的致盲率,2018年12月26日下午,由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聯合家庭醫生在線舉辦的「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青光眼之家健康大講堂」如期開講。

雖然今天是工作日,但不少市民早在活動開始前就到場「霸位」。現場虛無坐席,連加了好些凳子也被市民們坐滿了。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青光眼中心主任醫師黃晶晶教授在講座開始前表示,這一場雖是2018年青光眼之家健康大講堂的收官之作,但這一活動在2019年仍會繼續開展,屆時還將加入義診及網路問診等環節,意在提高患者對青光眼的認識,還有挽救患者的視力。

做個積極的青光眼患者:重視青光眼專科檢查做好自我管理

那麼除此之外,青光眼患者的視力如何挽救?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青光眼中心主任林明楷教授在講座上表示,做個積極的青光眼患者十分重要。青光眼是一種不可逆的致盲眼病,雖然視損害不可逆,但青光眼是可控的。患者了解青光眼的同時,還要了解自身情況,積極面對疾病,這樣才能控制青光眼,挽救和保護視力。

而想要了解青光眼和自身情況,青光眼專科檢查都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方法。面對不少患者不理解這些檢查的重要性,認為這些檢查沒有必要的情況,林明楷教授解釋道,青光眼專科檢查包括眼壓日曲線、角膜厚度、超聲生物顯微鏡(UBM)、眼底照相等,是篩查青光眼的重要手段,同時還可以檢測青光眼有無進展。通過青光眼專科檢查,醫生也能根據病情的變化來調整治療方案。

青光眼專科檢查是醫生管理患者的一種方式,也是患者自我管理的方式之一。因此,患者要高度重視和積極配合青光眼專科檢查。

此外,林明楷教授還提到,保持良好心態、堅持治療、遵守醫囑和規律用藥也是青光眼患者積極應對疾病,做好自我管理的重要措施。

青光眼日間手術後如何做好自我管理:這5個方面都要做好

眾所周知,手術是治療青光眼,保護患者視力的方法之一。如今,青光眼日間手術時代已經到來,雖然患者可以快速出院,但不少患者仍對出院後如何護理這一問題心存疑慮。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青光眼中心副主任護師黃文敏在講座上談到,青光眼日間手術後,患者也要學會自我管理。

「青光眼日間手術後,患者要意識到治療還在繼續。」黃文敏副主任護師表示,青光眼是一種終身性疾病,手術不是一勞永逸的。在術後,患者仍需聽從醫生指引,堅持定期複查。

同時,黃文敏副主任護師還強調道,患者術後在護眼、用藥、飲食、運動和情志五個方面也需要注意。

在護眼方面,患者要注意用眼衛生,切勿揉眼。如果術後出現眼脹痛、頭痛、噁心等癥狀以及視力明顯下降等情況,一定要及時諮詢醫生;在用藥方面,患者要按醫囑用藥,注意藥物的副作用,一旦出現不適也應及時與醫護人員溝通;在飲食方面,患者要避免吃用力咀嚼的堅硬的食物,同時要注意預防便秘,術後可以多吃一些五穀雜糧、蔬菜水果等;在運動方面,術後早期不宜做劇烈的運動,以散步、太極拳等柔和運動為宜;在情志方面,焦慮、抑鬱多見是眼科的心身病,所以青光眼患者要保持積極的心態。

「我剛做了青光眼手術可以坐飛機嗎?」「出現虹視是青光眼嗎?」整個講座下來,市民朋友聽得非常投入,並結合親身經歷問一些關於青光眼的問題,與專家積極互動,專家也都進行了耐心解答。不少聽眾還做了筆記,有的聽眾直接拍下重要的知識點。講座結束後,聽眾們更是將專家圍得水泄不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