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智能音箱的中國戰爭

智能音箱的中國戰爭

2016年,在全球互聯網行業享有盛譽的「互聯網女皇」,KPCB合伙人瑪麗·米克爾有過一個預判:「語音拐點已經到來,在2015年智能手機銷量下滑之後,Echo銷量或將騰飛。」她亦明確指出:


「語音正在被重塑,成為人機交互的新範式,在過去75年里,每10年就有一次人機交互的重大革新,人類對機器的操作,從物理手柄按鍵,到物理鍵盤滑鼠,再到觸摸屏,而現在語音成為了重要的交互方式。」

麥克風取代鍵盤的潮流在美國上演兩年後,終於於2018年在中國市場掀起,阿里、百度和小米等科技巨頭掀起了一場圍繞智能音箱的補貼大戰。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發布的報告顯示,第三季度國內智能音箱出貨量達到580萬台,環比增長1.0%;StrategyAnalytics則預測2018年中國智能音箱出貨量將增長12倍,遠超美國。

智能音箱的中國戰爭

從年底的種種動向來看,補貼大戰尚未結束、市場格局亦未定型,戰局正變得空前複雜。


手機廠商紛至沓來

年底智能手機公司動作頻頻,讓市場競爭變得更加複雜。

12月26日,華為宣布與微軟展開在人工智慧語音助手領域的合作;幾乎同一時間,小米員工在微博透露,2018年最後一天,小米旗下兩款智能音箱將支持召喚微軟小冰。

在華為和小米紛紛向微軟小冰伸出橄欖枝的同時,榮耀、OPPO和鎚子則在強化自有智能助理,其中榮耀和鎚子已經推出智能音箱產品,OPPO推出了語音助理。國外手機廠商三星和蘋果早已行動,蘋果有搭載Siri的HomePod,三星在12月的Note 9發布會上簡要展示了Bixby智能音箱Galaxy Home。除了Vivo等少數手機大廠外,智能手機廠商均已入局智能音箱市場。

相比之下,互聯網公司卻已走出很遠。


三強格局已經形成

美國Amazon Echo、谷歌Home和蘋果HomePod構成了智能音箱三強,中國則是天貓精靈、百度小度和小米小愛三分天下,中國市場也已成為全球市場第一增長驅動。

StrategyAnalytics發布的報告顯示,三季度阿里巴巴出貨量220萬,僅次於亞馬遜和谷歌,百度、小米出貨量均為190萬台,市場份額佔比8.4%,並列第四,超過蘋果;Canalys報告顯示,三季度百度智能音箱出貨量達100萬台,環比增長超過711%,進入市場前三,阿里、小米和百度合計出貨量為510萬台,市場份額高達88%。

智能音箱的中國戰爭

百度小度智能音箱是2018年的黑馬,藉助於今年發布的入門款小度智能音箱,增速最快,IDC報告顯示,三季度搭載百度DuerOS的智能音箱出貨量超154萬台,在中國市場排名第一,百度小度後來居上的路勁,跟谷歌Home幾乎如出一轍。

百度小度、天貓精靈、小米小愛已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國外亦是亞馬遜Echo、Google Home和蘋果HomePod進行對決。

智能音箱的中國戰爭

對智能音箱感興趣的互聯網公司不只是阿里、小米和百度,騰訊、喜馬拉雅等互聯網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智能音箱產品,目前它們的產品都尚未成氣候,但毫無疑問的是,如果騰訊決定戰略投入,在資本和資源的雙重加持下,啃下一塊市場沒有太大懸念。再加上野心勃勃的智能手機廠商,讓2019年中國智能音箱市場競爭格局變得紛繁複雜。

智能音箱的中國戰爭

南坡硬體北坡技術

在智能音箱混戰中,不難發現有兩大派別:一派重視硬體,一派強調智能。

手機公司做硬體起家,在供應鏈、音頻、工業設計、銷售渠道上有深厚積累,做智能音箱自然是在延續硬體思維,往往會強調外觀、工藝、設計、音質等等特性。與此同時,智能音箱對於手機公司定位而言,更多是一款與手機協作、專註於客廳場景的硬體產品線,本質上跟耳機這樣的配件對其價值是一樣的。

基於這樣的邏輯,手機公司做智能音箱有自己的打法。一方面它們願意接入微軟小冰這樣的第三方語音助理,來強化智能音箱的交互和服務;另一方面它們在商業模式上依然延續硬體賺錢的思維,智能音箱定價上會留下一定的盈利空間。

互聯網公司則是截然不同的思路,不論是電商巨頭Amazon、阿里巴巴,還是搜索巨頭谷歌、百度,都是希望將智能音箱變為客廳入口,正是因為此,它們不可能接受第三方助理,而是在自有語音助理上投入大量資源。

Amazon2017年9月就曾透露,其共有5000名員工從事Alexa語音助理和Echo智能音箱相關工作;11月,亞馬遜宣布Alexa+Echo部門已擁有1萬多名員工,較一年多以前擴容一倍。百度做智能音箱更是先花一年時間搭建DuerOS智能語音交互系統,基於百度對AI技術和內容生態的戰略投入,在演算法成熟和生態成型後,今年3月26日才與「小魚在家」聯合推出了小度系列首款智能視頻音箱「小度在家」,此後又陸續推出三款小度系列產品形成矩陣。

智能音箱的中國戰爭

換句話說,互聯網公司做智能音箱核心邏輯是用硬體來「分發」自己的智能語音服務,智能音箱是它們新型「App」;手機公司則是給硬體搭載智能語音服務作為增值進而讓其賣得更好,智能音箱是手機的延伸。不同的邏輯下,智能音箱玩家會有截然不同的做法,比如小米、華為會與微軟小冰結盟,再比如亞馬遜、百度在技術、內容和服務上大舉投入。

智能音箱能夠從BOSE、JBL、哈曼卡頓等聲學老牌的眼皮底下壯大,正是因為「智能」,「硬體派」的智能音箱玩家都在強化智能能力,有的是與微軟這樣的巨頭合作,有的開始強化自有技術能力,第一類玩家意味著百度DuerOS這樣的開放系統會很有市場,第二類玩法意味著硬體公司都要強化AI團隊。


智能音箱成全能競賽

技術終究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智能音箱不只是技術的PK,而是全能競賽。技術、產品、資本、市場、內容乃至生態,要贏得市場,每一個環節都不能缺。

首先,補貼立竿見影,但不是所有公司都有能力或意願補貼。

Google Home不斷縮小與Echo差距,HomePod市場份額不斷被擠壓,正是因為GoogleHome補貼力度最大,性價比更具競爭力。中國市場也不例外,天貓精靈定價199元,用戶最初可以享受89元的「普惠價」,平時也有各種大促銷;百度小度系列智能音箱在「88購物節」、雙十一、雙十二等促銷節點也有大量補貼,比如249元的小度智能音箱只要89元嘗鮮價,這讓百度小度在雙11、雙12在京東、拼多多、蘇寧、國美等平台悉數拿下第一。

對於互聯網巨頭而言,智能音箱是戰略入口,再加上不靠硬體賺錢的商業模式,使得它們有足夠強的補貼意願,在性價比、生產效率、迭代速度上更具競爭力。正是因為此,追求每款產品盈利的硬體廠商和缺乏充沛資金支持的中小玩家很難與互聯網巨頭PK。

其次,智能音箱要真正智能,不只是需要AI還需要內容、服務和IoT生態。

AI技術可以確保智能音箱聽懂、聽清和理解用戶的語音指令,不過要真正能夠替用戶完成任務,就需要對內容、服務和IoT生態進行整合,分別滿足用戶的信息娛樂、生活服務和家居連接需求。

在這一點上,中小玩家沒任何話語權,手機廠商和互聯網巨頭各有優勢。

  • 百度擅長內容服務,擁有問答、新聞、視頻、搜索信息等自有內容,通過投資、購買和合作接入大量的外部資源,如愛奇藝、QQ音樂、網易雲音樂,DuerOS開放平台引入數萬名開發者來開發各種技能;
  • 阿里在新零售特別是電商和本地生活服務上優勢明顯,可以給用戶提供購物、點外賣諸多特色服務;
  • 小米優勢是基於小米和米家IoT矩陣產品形成互聯互通的交互體驗,前提是用戶要使用小米系多款產品。

在構建互聯互通生態上,百度做法是通過DuerOS構建開放的IoT生態,截至10月,搭載DuerOS的激活設備量已超過1.5億、落地主控設備達到160多款,這意味著小度智能音箱也有較強的互聯互通能力。與百度思路相似,華為、OPPO、vivo等手機廠商也在構建各自的IoT生態,只不過核心切入點是手機系統而不是語音系統。

智能音箱的中國戰爭

最後,智能音箱不只是家居場景,而是全場景、多品類的綜合PK。

智能音箱不是一款產品的競爭,而是一套語音服務體系的競爭。對於用戶來說,不論是客廳的、車載的、便攜的,不同場景下的智能音箱背後的智能服務都是一套。正是因為此,現在一些玩家已經在進行全品類、多場景布局,形成系列化。

亞馬遜Echo發布多代,擁有不同尺寸、不同外觀和不同場景的Echo,包括Echo Auto汽車配件以及內置Alexa的微波爐;百度小度系則分為小度在家智能視頻音箱、小度智能音箱、小度智能音箱Pro和小度語音車載支架;天貓精靈也推出了X1、方糖、兒童智能音箱等系列,智能音箱競爭已經是「群架模式」。

智能音箱是AI落地的拳頭級產品,正在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然而不同玩家卻各懷心思,手機廠商和互聯網巨頭邏輯不同,不同互聯網巨頭也有各自的想法和打法。可以確定的是,2019年智能音箱競爭會更激烈,阿里、百度和小米的三強格局被強勢入局的手機廠商衝擊,在智能音箱高度依賴AI技術以及進入多維全能競爭後,中小玩家出局是必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