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開車可以,別污

開車可以,別污

車子駛上上班日略顯擁擠的大橋。冷空氣刮來的藍天並未持續太久,隨著大風停歇,氣溫回升,顆粒物重新淤積在這座城市的半空中。透過車窗望去,城市天際線被籠罩的霧霾模糊了邊緣,同樣看不真切的陽光跟灰霾攪拌在一起,給人一種奇怪的窒息感。

這只是無數個稀鬆平常的日子之一罷了。

值得慶幸的是,大氣污染能夠被直觀地觀察到,幾乎每個天氣預報軟體都會列出當天的空氣質量指數,戶外空氣質量早已成為大眾話題。我們改變不了糟糕的空氣,至少還可以被動地做出應對措施。

霧霾易防,但在暗處還蟄伏著另一個危險的敵人,那就是封閉空間內部無形的空氣污染。

而車廂,則是其中一個常見的封閉場景。大多數人都曾有長時間待在密閉車廂的經歷,卻少有人關心車內的空氣質量。如果車廂內的空氣污染僅來源於霧霾等外界污染物,那麼特斯拉、比亞迪、豐田先後推出的「HEPA 空氣凈化系統」、「綠凈」系統、「nano 納米水離子空調」等物理過濾技術便足以應對,因為它們的本質無異於安裝在汽車與外界之間的空氣凈化器。然而,它們雖能對付霧霾,卻對車內污染的「主犯」無能為力。

要想真正降低車內污染,更重要的是減少車內材料排放的污染物。或許從源頭上阻擋威脅的沃爾沃「Clean Zone 清潔駕駛艙」方案會是不錯的選擇。


事實上,哪怕沒有外界污染空氣的輸入,車內空氣仍可能比我們所想的要「臟」一些。汽車內飾中經常使用的皮革、塑料、織物、塗料、橡膠、人造板材等材料往往是污染的「重災區」,在製造過程中使用的有機溶劑、助劑、添加劑等會部分殘留,並在漫長的使用時間內持續揮發——它們被統稱為「揮發性有機物」(VOC)。研究顯示,VOC 才是車內空氣污染的主要成因。遺憾的是,人們對此往往知之甚少,哪怕已經聞到異味,通常也只試圖用車載香水覆蓋味道,而非擔憂其可能造成的損害。

分子運動論表明,分子的平均動能正比於體系的絕對溫度,亦即環境溫度越高,分子的運動越激烈。隨著汽車行駛過程造成的溫度上升,會有更多 VOC 被釋放出來,汽車內的空氣污染問題可能要比靜態測試結果所顯示的來得更嚴峻。

處於多種 VOC 混合環境下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長期威脅。一方面,揮發物造成的異味會讓我們感到不適,提高暈車的概率。另一方面,多種 VOC 成分會通過皮膚或呼吸系統進入人體,作用於器官及中樞神經系統,導致頭暈、噁心、記憶力衰退或其他併發症狀,污染物中常見的苯和甲醛更是被列入了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的「一類致癌物」清單,這意味著它們與癌症的發生存在強烈相關性——還記得 8 月份沸沸揚揚的自如「甲醛門」事件嗎?

然而管控車內污染物的相關法規姍姍來遲。第一部評價乘用車車內空氣質量的國標文件是從 2012 年 3 月起實施的 GB/T 27630-2011,它規定了車內空氣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等污染物的濃度要求。遺憾的是,這只是一份推薦性標準,缺乏實質約束力。

相較之下,日本早在 2007 年便實施了《小轎車車內空氣污染治理指南》以及《汽車車內 VOC 的檢測方法》,要求乘用車 VOC 排放需達到相關部門制定的濃度指導值才能下線。儘管環保部於 2016 年公布了《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徵求意見稿)》(環辦科技函 [2016]150 號),新標準將替代 GB/T 27630-2011,在標準上更為嚴格,且將會變為強制性標準。但隨著部門改組,新標準的評審完成似乎變得遙遙無期,目前起效的仍是此前實施的推薦性標準。也就是說,控制車內空氣質量,此刻很大程度上只能靠廠商自覺。

現實也不容樂觀。由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牽頭髮布的《2017 年乘用車車內空氣質量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參與測評的 51 輛車中有 36 輛總揮發性有機物高於國家參考值,4 輛車車內甲醛濃度高於參考值,42 輛車的氣味被評為「能明顯察覺、令人不適、嚴重不適」級別。

只有少數廠商在提供潔凈空氣上走得足夠早、足夠遠。例如前文提及的沃爾沃 Clean Zone 清潔駕駛艙技術,就脫胎於早在上世紀 90 年代中期即開始設定的空氣標準,以創造一種哪怕過敏者也能舒適自如地呼吸的車內環境。時至今日,配備於沃爾沃 S90 全系列轎車上的 Clean Zone 技術已能夠提供相對完善的全方位車內空氣解決方案。

Clean Zone 的核心是內部空氣質量系統(IAQS)。它配備了感測器測量進入汽車的空氣質量,假如檢測到外界空氣質量不佳——像行駛在空氣污濁的隧道裡頭——汽車便會自動關閉其進氣口,然後切換到內部空氣循環,避免超出過濾系統處理能力的污染空氣進入車內。PM 2.5 感測器監控到的車內外空氣指數將實時顯示在中控台,讓駕駛者一目了然。

進入循環的空氣仍需經過多重過濾系統的凈化,最大限度地減少灰塵、花粉以及其他顆粒物進入車廂,其多層活性炭濾芯對 PM2.5 顆粒物的過濾率可達 95% 以上,並且能有效去除空氣中的異味。此外,車內四區空調帶有負離子發生器,能夠有效地吸附各類顆粒物,帶來新鮮空氣的清新味道。

事實上,早在上車之前 Clean Zone 便已開始保護程序。一旦解鎖車門,CZIS 主動式座艙清潔系統即開始運轉,排出停車時積聚的陳舊氣體,替換以新鮮潔凈的空氣。

從外部過濾空氣只是 Clean Zone 清潔駕駛艙解決方案的一部分,消除汽車內部的有害排放同樣重要。為了降低 VOC 造成的威脅,沃爾沃建立了嚴格的製造工藝流程。考慮到大多數有機物殘留出現在座椅聚氨酯材料發泡反應時,沃爾沃採用了高品質發泡材料添加劑以及反應型催化劑,減少材料本身造成的污染;再在內飾注塑件上使用「半開模」發泡工藝,在開模反應早期迅速排出各類有害氣體,從製造源頭控制車內材料的 VOC 排放。

製造完成後,汽車內飾中的非金屬材料還必須經過高溫「排毒」檢測工序,在高溫刺激下材料釋放的 VOC 需達到沃爾沃設立的、遠低於國家建議標準的排放值方可「通關放行」。同時,生產線還對面料、泡沫、骨架等每一件單項零件設置了嚴苛的排放要求。

另外,公司組織了專家團隊,測試車內每一項材料(如地毯和兒童安全座椅)發出的氣味,以確保其氣味不至於過重,能被絕大多數人接受。

在近乎吹毛求疵的嚴格要求下,每一輛出廠的沃爾沃 S90 轎車,內飾的 VOC 殘留均遠低於國家標準,讓駕乘者穿行在喧囂都市中也能呼吸到堪比出自新風系統的清潔空氣。在關乎健康與安全的領域上的細緻管控,既是沃爾沃品牌「以人為尊」設計理念的體現,也是讓沃爾沃汽車在競爭激烈的乘用車市場脫穎而出的差異化優勢之一。


前路漫漫。在我看來,在戶外抑或車內能夠安心呼吸本應是天然的權利,而非需要艱難探求的理想,沒有人應當遭受「生化危機」。科技與廠商自律打開了一扇觸及更美好未來的大門,從這個角度看,為人的健康作出的每一點努力都值得稱讚。潛藏在沃爾沃 S90 背後「最具人文溫度」的工藝,體現了品牌抱持的社會責任感。







只有好看的人才能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ppSo 的精彩文章:

Apple Pay 充 30 送 30,你這個月的交通費已被蘋果承包
「黑五」遊戲大促,塞爾達、大鏢客歷史新低,最值得買的都在這裡!

TAG:AppS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