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鴉片戰爭中的兩個錯覺:低估清軍的武器、高估清軍的戰鬥意志

鴉片戰爭中的兩個錯覺:低估清軍的武器、高估清軍的戰鬥意志

在道光二十年(即公元1840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眾所周知,在這場戰爭中,清朝「天朝上國」的迷夢被打破,清軍一敗再敗,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這場戰爭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管有多少原因,戰敗最直接的原因莫過於清軍在軍事上的失利,軍事上的失敗直接導致了整場戰爭的失敗。

一提起鴉片戰爭中清朝的軍事,人們腦海里想到的總是大刀弓箭對陣火槍火炮,「勇猛」的清軍戰士拿著各種冷兵器向敵人發動衝鋒,卻被敵人用先進的火槍一排排的打倒。於是乎,很多人雖對鴉片戰爭中清軍的戰敗感到惋惜,但卻總是覺著清軍失敗僅是因武器不如人,彷彿清軍的勇猛超過「洋人」,只是吃虧在了武器的極端落後上,好像清軍只要有了如「洋人」一樣的先進武器,便可以大獲全勝。

圖1 第一次鴉片戰爭前清朝及周圍形勢

然而,事實卻不是這樣的。在對於鴉片戰爭的認識中,人們最容易產生的兩個錯覺。第一,無限放大了清軍與英軍在武器裝備上的差距,即清軍與英軍在武器裝備上確實有差距,但這種差距絕不是「大刀對火槍」絕無還手之力那般大;第二,高估了絕大多數清軍的戰鬥意志。

那麼,在鴉片戰爭中,清軍與英軍的武器裝備究竟有著怎樣的差距?清軍在戰爭中又表現出了怎樣的戰爭意志呢?要想探究這個問題,便要先從清軍與英軍在武器裝備上的真實差距說起。

圖2 清軍的紅夷大炮

在鴉片戰爭中作戰的清軍確實有一部分裝備了刀槍弓箭等傳統的冷兵器,但鮮為人知的是,裝備了鳥槍等火器的清軍卻也占參戰部隊的一半以上。明朝曾在與倭寇和葡萄牙的作戰中引進了「弗朗機」、「紅夷大炮」等西式武器,清軍入關後對此進行了繼承,所裝備的鳥槍類火器達六十種之多。因此,半數以上的清軍是裝備了本土仿造的「洋槍」的, 後人對清軍完全以刀槍弓箭來對陣英軍的認識是錯誤的。

但雖同樣是「洋槍」,清軍手中的鳥槍確實不如英軍先進。清軍大量裝備的鳥槍名為兵丁鳥槍,鐵質,長約兩米,射程僅有百米,每分鐘可發射一到兩次。而英軍則分別裝備伯克式前裝滑膛燧發槍和布倫士威克式前發滑膛擊發槍,這兩種槍的射程則可達兩百米和三百米,並且槍身較短,射速分別為每分鐘兩到三發和每分鐘三到四發。這樣一比,清軍手中「洋槍」的戰力與英軍手中的「洋槍」高下立見。

圖3 1793 年,英國馬戛爾尼使團訪華,隨團畫家繪製的清軍兵丁與鳥槍

說完了槍,便要接著說一下清軍的火炮。實際上,與兩軍手中的槍存在較大差距不同,兩方的火炮在製造機制和樣式上差距不大。在關天培壯烈殉國的虎門之戰中,英軍在虎門地區獲清軍大小火炮近七百門,清軍火炮在數量上並不落下風,但在實際作戰中,這七百門火炮對英軍造成的傷害卻微乎其微。

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可主要歸根於以下幾點,一是清軍火炮質量差,這是因為清朝冶鐵採用的仍是傳統的冶鐵術,使得造炮用的鐵鐵質很差;二是清軍不能像工業革命後的英國一樣對火炮炮膛進行加工,這使清軍的火炮在彈道穩定和射擊精度上極差;三是清軍的火炮發射幾乎全憑士兵的經驗,幾乎沒有用來調整夾角與調整位置的瞄具與炮架;四是由於承平日久,清軍的火炮多無人管理,長年累月的雨淋日晒使得很多火炮難以使用,鴉片戰爭期間使用的火炮有相當一部分都是清初鑄造,甚至還有一些是所謂的「前明遺物」。

圖4 清軍的神威無敵大將軍炮

這些原因使得清軍的火炮與英軍的火炮相比,有著易炸膛、射程近、威力小、射速慢、精度差等致命傷。在戰前,關天培在備戰過程中唯恐炮火不足,便趕忙又在廣東佛山監製了五十九門火炮,運到前線後,關天培又親臨五十九門新炮的試放現場,結果卻令人目瞪口呆。五十九門火炮當場炸膛十門,炸死炮手一名,還有三門無法使用,而剩下的也是質量堪憂,關天培曾說在這些剩下的新炮中,有的火炮炮膛「有一孔洞,能「貯水四碗」」。

由此可見,清軍的火炮與英軍的火炮看似在機制和樣式上差距不大,但清軍的火炮卻因以上幾點缺陷而在戰爭中遠遠落了下風,而在戰場上,不管是這其中的哪一個缺陷都會導致致命的後果。並且以上幾點也同樣適用於清軍手中的鳥槍,使得兵丁鐵槍與伯克二式火槍原本就存在的差距在製造工藝的加碼下被更加的放大。

因此,通過清軍與英軍武器裝備的真實對比,能比較真實的看到清軍武器與英軍相比差距在哪,同時還可以看出清軍的裝備雖然落後於英軍,但也絕非是大刀弓箭對陣火槍火炮,所以在戰爭中也並不是毫無抵抗之力,讓本還有一搏之力的清軍在戰鬥中徹底落敗的是清軍薄弱的戰鬥意志。

圖5 關天培(1781年-1841年),字仲因

談到戰鬥意志,要明確的一點是,在鴉片戰爭中確實湧現出了一批像關天培一樣戰鬥到底,以身殉國的民族英雄,這一點是絕不可被否認的。然而這類抵抗到底的英雄人物在當時參戰的全部清軍中是少之又少,大多數的清軍往往在戰鬥中一觸即潰。

如在虎門之戰中的上橫島戰鬥中,英軍第一波火炮轟擊後,島上的清軍便開始混亂,一些將領見勢不妙,立馬乘船逃走,在這種情況下,士兵們沒有將炮口對準侵略者,反而對逃跑的將領們開了炮。而在廈門的戰鬥中,清軍在英軍僅佔領城東北高地的情況下便紛紛逃離,使得英軍未受到抵抗便佔領了廈門。清軍在戰爭中戰鬥意志的薄弱,是輸掉這場戰爭的一個重要原因。也使得戰爭中「人」的因素沒有展現出來,空給後人留下了戰敗僅是全因武器不如人的錯覺。

文:李光彩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品讀 的精彩文章:

古代為何會流傳潘姓和楊姓不通婚的奇怪說法,是誰造成的
水滸梁山上的三對「強盜夫妻」,為什麼婚姻狀況還不錯

TAG:歷史品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