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華為發布AIoT生態戰略,後發先至決戰未來

華為發布AIoT生態戰略,後發先至決戰未來

華為用整體的思路去構建整個AIoT網路。

對於生活的未來,行業已經得出了一致的判斷,那將是一個萬物互聯的世界。但對於萬物互聯的理解,每個人或者企業又各有不同,在時代的十字路口,到底未來將會是怎樣的互聯,智能究竟會如何改造生活。我想,這還需要各大科技企業的持續探討。

近日,華為宣布了自己的AIoT的生態戰略,讓人眼前一亮,雖然看似只是在IoT前面加了一個A,但格局和高度立刻上了1個層級。作為近兩年消費者業務突飛猛進的華為,我想在萬物互聯上,應該也會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優勢。

(華為AIoT戰略公布)

萬物互聯的不應該

其實這兩年,生活產品智能化一直是個趨勢,但是卻是噱頭大於實際,很多時候就是給產品裝了一個感測器可以聯網了,但這個聯網除了增加使用的繁瑣性沒有任何意義。比如一些智能水杯,遙控電飯煲,遙控燈泡等等。

產品顯示的數據越來越多,給人帶來的操作難度越來越大,但智能的體驗,也確實沒有什麼殺手級的產品,而且智能的引入還帶來了質量的隱患,無怪乎很多人會說,小米的米家產品中,不能聯網的都還不錯。

這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這些萬物互聯和智能功能之類,大都是無腦的畫蛇添足,有傳聞說一個凈化器廠本來貨物積壓嚴重,後來加了一個十塊錢的感測器,能聯網了,打造成智能凈化器,一下子就賣光了。廠家不去做深入研發,用戶無腦跟風嘗鮮,最終帶來的都是浮躁。

如果沒有更加深入的技術研發和功能實現,我想很多IoT設備都是不合格的。而且聯網之後,因為很多聯網晶元根本就沒有考慮安全風險,不少智能設備反而被網路劫持,典型的如攝像頭,勒索病毒時代還有洗衣機和電冰箱中招,反而增加了產品使用的風險。而小米更是把感測器價格做到了9.9元,希望更多人來做這種聯網設備,確實令人對行業的粗製濫造,感到擔憂。

(方舟實驗室)

所以,我還是認為,萬物互聯的基礎還是一個智能場景的搭建,安全的連接,智能數據的分析和預測,才有可能讓智能產品的體驗能夠有所提升。從這個角度來說,看到華為AIoT戰略的AIoT,我還是眼前一亮的,AI這個詞確實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問題。

華為AIoT生態戰略

華為認為要想真正獲得自然交互和人性化服務,需要基於不同的場景對內容和服務進行優化,藉此華為提出了全場景戰略的構想,實現雙向突破開啟全場景智慧體驗革命。

首先要打造一個完整的智能硬體圈層,用整體的思路去構建整個AIoT網路,以手機為主入口,以AI音箱、智能電視、平板、PC、穿戴、車機等為輔入口,加上泛IoT硬體,包括照明、安防、環境、清掃等,構建全連接數字世界。同時需要注意的是,硬體聯網是需要不是目的,如果沒有恰當的服務跟進,這種聯網其實就是「為了聯網而聯網」。

所以華為實際上是通過三個圈層的硬體來全方位的獲取和感知用戶的數據,通過華為智慧引擎的分析、計算對用戶需求進行預測,再將各種信息送入服務雲,結合各分場景模式下的業務特點,開啟AI精準推送服務的時代。

讓服務找人更精準,讓人找服務更便捷,才能實現自然交互、直達服務,給消費者帶來革命性的智能設備使用體驗。這是一個整體解決問題的思路,而不是一個單純把硬體連接到網上就夠了。

換句話說,用手機或者音響控制其他硬體只是一個初步,當你打開一部電影,燈光自動調亮,我覺得就到了中級。當你白天看過一個新片介紹,晚上回家就可以自動播放,或者冰箱里的雞蛋沒有了,就自動下單購買補充,我覺得就到了一個更高的階段了。

當然,還有很多事情可能都超越了我的想像,但實際上,這些我說的功能,通過人工智慧是完全可以實現的,而這才是真正的萬物互聯。

打造智能開放平台

當然,一個完美的智能平台顯然是開放的,這一點在智能手機上已經得到了證明,眾多的開發者是智能手機時代的締造者,所以我們同樣需要打造一個智能開放平台,讓更多的智能產品接入,但這種接入也不是一個簡單的接入,在華為的平台生態上,還是有更多的資源和技術支持的,這也讓開發者可以好風憑藉力,更快的抵達AIoT時代。

同時HiAI HiLink的技術支撐,是建立整個生態的重要基礎。HiAI是面向移動終端的AI計算平台,其中構建了三層AI生態:服務能力開放、應用能力開放和晶元能力開放,尤其是自帶人工智慧晶元的麒麟晶元,也是這兩年大熱的產品。

芯端雲三者結合的三層開放平台為用戶和開發者帶來更多的非凡體驗,也是華為的獨家優勢資源。目前HiAI已經與1000多傢伙伴和13個研究所合作,建立了2個Openlab,45萬開發者覆蓋4000萬用戶,運算元數量將達到147個,API的日調用次數達到億次,可識別的場景超過1500個,可以說是智能開發的天堂。

HiLink則是底層互聯互通的基本協議,華為通過HUAWEI HiLink的互聯協議,將和所有智能硬體廠家一起,形成開放、互通、共建的智能家居生態,讓更多的設備可以無縫的連接,從而構造一個真正的硬體圈層。目前,入HiLink協議的WiFi類智能家居設備已達400萬台左右,實現了4億APP鏈接,越來越多的廠商和產品正在逐漸接入。

(華為高層為方舟實驗室剪綵)

華為不僅原創而且願意接入的開放式的作風,顯然比很多想把智能設備圈層封閉起來壟斷的廠商要有競爭優勢的多,而一旦形成了更多的產品和數據聯合,對華為智能雲方面的數據提升也會越來越明顯。同時全球最大的消費領域IoT實驗室方舟實驗室建成並首次公開亮相,這也將成為華為進軍智能物聯網的重鎮。

萬能的大熊

微博 2015到2018 連續四年獲得科技領域、電商領域十大最具影響力大V

百度動態2018年度影響力紅人

藍鯨自媒體聯盟2017年年度科技大V

公關品牌專家:曾負責360手機助手、360手機遊戲、360隨身wifi、360兒童手錶、360行車記錄儀的品牌營銷,均為行業第一品牌。

暢銷書作者:《格局逆襲1》《格局逆襲2》銷量超過20萬本。

微營銷第一社群大熊會創始人:2013年創建大熊會,位列中國社群影響力排行榜前五,是國內最大的致力於研究和引領微營銷發展潮流的社會化營銷社群組織,成員已超八千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萬能的大熊 的精彩文章:

華為逆襲的秘密:靠技術贏得競爭,靠服務贏得消費者
AI晶元時代,聯發科Helio P90如何彎道超車?

TAG:萬能的大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