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土匪為什麼有的地方叫鬍子,有的地方叫響馬?有什麼歷史淵源

土匪為什麼有的地方叫鬍子,有的地方叫響馬?有什麼歷史淵源

少數民族是我國歷史發揮在過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們雖然人少,但是也曾經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這是不可辯駁的。有很多少數民族遺留下來的東西還一直在影響著我們,比如說椅子,這東西可不是漢民族發明的喲,這是少數民族發明的,漢民族學習過來之後加以改進成為我們文化的一部分。

不僅僅是椅子,還有一種稱呼,也是少數民族遺留下里的,在近代的東北地區很是盛行,什麼呢?鬍子。看過影視劇的觀眾朋友都知道,在東北地區,鬍子是對土匪的稱呼,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要將土匪叫鬍子?

其實這個少數民族是有關係的。在很早的時候,東北地區居住的可不是漢民族,而後以游牧為主的少數民族,東胡人。他們在很早之前就存在了,以現在的史料來看,當年他們和戰國時期的燕國對抗過,後來被燕國擊敗,退居遼東。

後來,東胡突然強大起來,其首領甚至向同樣強大的匈奴索要土地和美女。終於,這兩個古老民族的衝突到了極點,在冒頓單于在位期間,匈奴和東胡大戰一場,結果東胡人被打敗,一支退到了烏桓山,稱為烏桓,一支退居鮮卑山,稱之為鮮卑,東胡民族就不存在了。

東胡人多以騎兵為主,兇悍異常。而近現代的土匪也兇悍異常,所以東北的人民便將土匪稱之為鬍子,意思就是他們和東胡人一樣兇狠。其實,關於鬍子的起源,還不止這一個說法,還有一個其他的說法。

土匪大多數都是不滿當時社會現狀的人,一群大老爺們聚集在山頭上,怎麼安逸快活怎麼來,根本不注意個人衛生,久而久之,他們的鬍子便長得非常長,跟普通百姓一點都不一樣。所以那個時候,鬍子便成為了土匪的代名詞。後來,土匪為了不暴露身份,也開始勤刮鬍子,但是「鬍子」這個稱呼卻一直都存在。

像是電視劇里那些土匪的形象,各個大背頭梳的光鮮亮麗,穿著皮衣皮褲,穿著靴子,騎著馬,挎著短槍,還有女土匪陪伴,這基本就是扯淡,完全不可能發生。當然,這也算是一種藝術手法,無可厚非。

其實在中國各個地方都有關於土匪的別樣稱呼,比如在山東一帶叫土匪「響馬」。這又是為什麼呢?據說山東一帶的土匪為了震懾百姓,會在馬上綁著鈴鐺,每次進村搶劫,鈴鐺就會響,所以叫響馬。

但是也有人說,之所以叫響馬是因為這些土匪都騎著馬,機動性好,而且有一定的組織性,他們行動大多數都用響箭傳遞信號,所以稱之為響馬。當然,現在是沒有土匪了,早在解放戰爭的時候,土匪就已經被解放軍全部肅清了,之後開始國家的建設,百姓們都過上了溫飽日子,沒有人再願意過那種刀口上舔血的日子了。

其實要是有飯吃,有衣服穿,能過日子沒有人願意上山當土匪,這都是被人逼出來的,實在沒有活路了,只能上山當土匪。但凡是古代的太平盛世,基本是沒有土匪的,但是一旦有了亂世,或者饑荒,土匪就層出不窮,因為不當土匪就活不下去,為了活命只能如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晨說史 的精彩文章:

日本在二戰中也入侵了印度,為何只打一場戰爭,就灰溜溜的撤退
古代沒有指紋識別系統,為什麼還要叫人按手印呢?有沒有用?

TAG:小晨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