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深受孫策信任和重用,臨終前發出一聲感慨,孫權痛惜不已

此人深受孫策信任和重用,臨終前發出一聲感慨,孫權痛惜不已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十五回,發生在孫策統一江東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孫策和太史慈。原文如下:

次日,孫策引軍到劉繇營前,劉繇引軍出迎。兩陣圓處,孫策把槍挑太史慈的小戟於陣前,令軍士大叫曰:「太史慈若不是走的快,已被刺死了!」太史慈亦將孫策兜鍪挑於陣前,也令軍士大叫曰:「孫策頭已在此!」兩軍吶喊,這邊誇勝,那邊道強。太史慈出馬,要與孫策決個勝負,策遂欲出。程普曰:「不須主公勞力,某自擒之。」程普出到陣前,太史慈曰:「你非我之敵手,只教孫策出馬來!」

程普大怒,挺槍直取太史慈。兩馬相交,戰到三十合,劉繇急鳴金收軍。太史慈曰:「我正要捉拿賊將,何故收軍?」劉繇曰:「人報周瑜領軍襲取曲阿,有廬江松滋人陳武,字子烈,接應周瑜入去。吾家基業已失,不可久留。速往秣陵,會薛禮、笮融軍馬,急來接應。」太史慈跟著劉繇退軍,孫策不趕,收住人馬。長史張昭曰:「彼軍被周瑜襲取曲阿,無戀戰之心,今夜正好劫營。」孫策然之。當夜分軍五路,長驅大進。劉繇軍兵大敗,眾皆四紛五落。太史慈獨力難當,引十數騎連夜投涇縣去了。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孫策率部進攻江東,在神亭嶺與太史慈遭遇。一番龍爭虎鬥之後,兩人戰成了平手。次日,孫策再度挑戰,太史慈拍馬出戰,程普挺槍相應,兩人單挑了三十個回合不分勝負。此時,劉繇得知周瑜襲擊了自己的老巢權,便火速收兵。當晚,孫策採納張昭的建議偷襲劉繇營寨,劉繇大敗,太史慈只能帶著十多名騎兵連夜逃往涇縣。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劉繇得知曲阿被襲後的反應,叫做「鳴金收軍」,意為用敲鉦等發出信號撤兵回營,比喻戰鬥暫時結束。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荀子?議兵》中的「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

小說中描述的孫策與太史慈之間的激戰,在歷史上真實存在。據《三國志?太史慈傳》載:「時獨與一騎卒遇策。策從騎十三,皆韓當、宋謙、黃蓋輩也。慈便前斗,正與策對。策刺慈馬,而攬得慈項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會兩家兵騎並各來赴,於是解散。」這也是漢末三國時期為數不多的單挑場面之一。

小說中除忠實地還原了這段歷史之外,還虛構了上面介紹的這一段太史慈與程普單挑及周瑜偷襲曲阿的情節,因為在歷史上曲阿落入孫策失守並非周瑜的偷襲,而是劉繇主動放棄。此後,孫策在戰場上節節勝利,終於生擒了太史慈。對於這位武藝高強的將領,孫策非常欣賞,對太史慈委以重任,後來又將海昬、建昌等六縣交給太史慈治理。太史慈到任後,對內殲滅賊寇,對外力挫荊州劉表勢力的入侵,很快便穩定了當地的局勢。

孫策死後,孫權對太史慈依然非常信任和重用。《三國志?太史慈傳》載:「孫權統事,以慈能制磐,遂委南方之事。」只可惜太史慈英年早逝,在獻帝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去世。臨終前,他說了這樣一番話:「丈夫生世,當帶七尺之劍,以升天子之階。今所志未從,奈何而死乎!」意思是說自己的志向是輔佐孫權登上天子之位,而自己卻無法在有生之年實現這一理想,這是自己一生最大的憾事。後來孫權知道了太史慈這一臨終之言,也忍不住痛哭流涕。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關羽說過一句話,令曹操忌憚不已,最終成就了張飛的威名
甘寧軍旅生涯的巔峰之戰,不僅威震曹軍,還為孫權挽回了面子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