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有這麼一個書生,手持尚方寶劍,率軍死戰不退!

歷史有這麼一個書生,手持尚方寶劍,率軍死戰不退!

古代文人,讀書讀到極致,能夠讀出一身浩然正氣,到了國家危難之際,就會挺身而出,比如宋朝的辛棄疾、文天祥,這就是文人的風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明朝末年,也出現了一批進士出身的書生,孫承宗、孫傳庭、楊嗣昌等等,他們換上戎裝,馳騁沙場!

烽火戲諸侯小說《雪中悍刀行》裡面,有個先生賣給了世子幾斤仁義道德,他叫盧升象,其原型應該是明末的書生,被農民軍稱之為盧閻王的盧象升。

《明史》中記載:象升白皙而臞,膊獨骨,負殊力。

意思是盧象升長得白皙,又瘦瘦弱弱的,好聽點是小鮮肉,難聽點是小白臉,一點兒也不像是一個帶兵打仗的。不過,他的雙臂骨架很大,力氣驚人,小體格里蘊含著無窮的力量。

天啟二年,盧象升考中進士,殺進官場後,穩步升遷,戶部主事、戶部員外郎、大名知府。

按常理來說,盧升象的仕途,絕對是一帆風順的,最後很有可能混個內閣大學士,甚至期待一下內閣首輔。

但是好死不死,崇禎二年,皇太極繞道蒙古,避開袁崇煥堅守的寧錦防線,帶著數萬八旗兵,直逼北京城!

去他丫的!盧象升接到崇禎天下勤王的聖旨後,覺得身為大明官,不能幹坐著不做事,就拉起一支約莫萬人的兵馬,前往京師勤王。

不過,盧象升知道,這匆忙組建的隊伍,只能夠上城牆擴張聲勢,真要跟八旗兵到野外干架,不現實。

所以這時候的盧象升,是在一邊看著關寧鐵騎耍威風,於是決定效仿辛棄疾訓練飛虎隊,也要把自己的這支部隊,弄得像模像樣。

待到皇太極退去,盧象升立刻著手整頓兵備,史稱:天雄軍!

天雄軍的兵源比較特殊,以鄉親朋友家人組成,用血緣關係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能夠在短時間內把背部交給戰友們。

在陣仗中,一旦有人傷亡,就會激起旁邊的士兵的血性,一群人就是個小團隊,因此戰鬥力極為強悍。

但是,天雄軍有個很大的缺陷,萬一有個人跑了,很多人會跟著跑,戰陣出現缺口,致使戰鬥潰敗。鎮壓太平天國的曾國藩,就遇到過此類現象。

盧象升這一點做得很好,他和曾國藩不一樣,他與士兵們一同訓練,同甘共苦,有次軍中三天沒得糧食,盧象升不搞領導特殊化,三天里滴水未進。

只有經過戰爭洗禮的軍隊,才能看出戰鬥力!自崇禎六年開始,盧象升的天雄軍,就參與鎮壓農民起義。他從北京出發,一路往南打到湖北,並在崇禎八年巡撫湖廣,之後,又命他總理江北、河南、山東、湖廣、四川、山西、陝西等7地軍務,升任兵部侍郎。

要知道,大明朝除去南北兩個直隸地區外,全國的省級單位還有14個,亂世中軍務第一,而盧象升總理7個,相當於替崇禎管理了半壁江山!

盧象升不負崇禎期望,三年時間裡,高迎祥和李自成,他見一次打一次,總體上看,盧象升的崛起,扼制了農民軍的發展。

盧象升畢竟是新人,才三十多歲,怕他不服眾,在他總理7地軍務的時候,就御賜一把尚方寶劍,准許他便宜行事。崇禎九年,北方告急,傳召回去拱衛京師,崇禎帝又賜予一把尚方寶劍,盧象升帶兵來到宣府、大同一線,大興屯田,以拒建奴。崇禎十年,盧象升父親去世,他『疏十上』,十次請求回家奔喪,崇禎不許,奪情起用,升為兵部尚書,並且賜下了第三把尚方寶劍,總督天下勤王兵馬!

當時,朝中已有『攘外必先安內』的求和聲音,崇禎召見時,盧象升回答:臣主戰!崇禎聽了很高興,縮緊褲腰帶,連續幾天犒勞盧象升的軍隊。

盧象升主戰,得罪了主和派的太監高起潛,而高起潛手握關寧大軍。

崇禎十一年,多爾袞毀壞長城,帶兵入關,盧象升能夠調用的,僅宣府、大同、山西三地吃空餉嚴重的兵馬,不足兩萬人。

數萬關寧兵馬,距離不到50里,卻在高起潛的授意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總督天下援兵,兵力不過兩萬。盧象升與多爾袞會戰蒿水橋,結果左右翼總兵怕死逃跑,只餘下數千人,他率領天雄軍,死戰不退!

天雄軍有親人,盧象升的親人,也加入了抗清鬥爭。


盧象升有三個叔叔,三個弟弟,皆是在崇禎十七年,一同戰死!後來滿清南下,盧家先後赴死者一百多人!

滿門皆忠烈,不外乎如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剎那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女不當女王的侍衛後,建立女子軍團,見財寶和男人就搶!
此人鬥倒胡雪岩,一手促成民國軍閥時代,葬禮勝似國葬!

TAG:剎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