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從許晴到張柏芝,別信什麼美而不自知的鬼話

從許晴到張柏芝,別信什麼美而不自知的鬼話

文/閆紅

平安夜看了一場長達八個小時的話劇,《如夢之夢》。座位不錯,在「回」字型的舞台中間,距離演員比較近,本來就容易入戲,等到許晴出場,更是讓人恍惚。

屬於她的情節還沒有展開,台上還在演繹他人的悲歡離合,她只是沿著舞台一遍遍地走,著深色旗袍,不時與劇中人擦肩而過,差不多等於背景音樂,本來只有三分意味的故事,經她這麼一暈染,就到了十分。

坐在離她只有四五米的地方,裸眼看過去,忍不住要感慨,世間竟有這樣的女人,每一條線條都對。

許晴

脖頸、肩、腰、臀、手臂,乃至指尖,該飄逸的地方飄逸,該寫實的地方寫實,儘是神來之筆。不過,最好看的還是她的臉,雖然她眼帘低垂,嘴唇緊閉,似乎對這世界無話可說,卻像是有一條河流在她臉上流過,看上去波瀾不驚,但你知道它來路漫長,你忍不住想要聽聽她的故事——真正的迷人,就是有一種故事感,即便是以「我其實沒有故事」的姿態呈現。

不只是以美服人,許晴演技也在線。

《如夢之夢》的女主角顧香蘭,是舊上海長三堂子里的名妓,與絲綢鋪小開王德寶相戀,後來王家面臨破產,法國駐華大使、伯爵亨利在她生命里出現。種種造化弄人,使她不得不跟亨利遠赴法蘭西……

在上海的這部分,主要由譚卓演繹,直到顧香蘭離開長三堂子準備去法國之前,把角色交接給許晴。那是非常震撼的一幕,譚卓脫下旗袍,穿著白色內衣走過那道橋,聚光燈打在另一頭的許晴臉上,她完美的側顏,像是上天送給人類的禮物——這個形容我敲了又刪,最後還是決定尊重事實,淚光讓她的眼睛熠熠生輝。

那是前半生與後半生的交錯,那淚光,也不只是眷戀悲傷,亦有喜悅,有惶恐,生命的無盡滋味都在其中,觀者如我,忍不住想,人生里就該有一場這樣的告別啊。

公允地講,後半部分比前半部分更難演,上半場還可以歸結為一個「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的故事,情深似海無奈而別,都是熟悉的路數。後半部分的顧香蘭,更顯示出靈魂的張力。

在法國的城堡,她不能夠安心做一件完美的藏品,卻與巴黎一幫放蕩形骸的藝術家一見如故,這引起伯爵的不滿,她依然不肯示弱,伯爵於是以極為陰毒的方式拋棄了她,顧香蘭流落街頭,隨風輾轉。

一個法語都說不利索的中國名妓,如何融入法蘭西的浪漫奔放而不違和?如何讓人確認這是渴望自由的靈魂而不是缺乏節制?這對於演員都是考驗,差之毫厘謬以千里,一不小心就會荒腔走板。

《如夢之夢》舞台劇照

但許晴完成得非常好,她端起來的肩,輕輕擺動的手臂,優雅之外,還有一種勁兒,彷彿說,我可以沉靜溫柔,也可以故作謙卑,但我知道我是誰,從來都知道。這是一個敏感、豐富,有夢想有慾望有好奇心的女人,從她生命里經過的每一個男人,也許能夠改變她生命的軌跡,但是不能改變她。

許晴演出了女人的另一種「大」,不是那種強勢的有侵略性的「龐大」,而是能夠將一切際遇消融,變成人生里的某種滋味的「浩大」,顧香蘭這個形象因此而變得豐滿,成就了《如夢之夢》煙波浩渺的夢幻感。

散場出來,在門口看到許多花籃,都是粉絲們送給演員的。許晴的粉絲署名「愛窩窩」,搜了一下,才知道源自許晴的一條微博:「眼窩笑、心窩笑、酒窩笑、窩窩笑,我愛我的愛窩窩」,看了不禁啞然失笑,這,也未免太幼稚了吧。

隨手翻了翻她的微博,都是各種小確幸,像小女孩一樣玩味自己的生活,在鏡頭前展示彈跳力,吃個早餐也要自拍,減掉肥要向全世界彙報,眯眼嘟嘴各種嬌嗲,果然是拒絕長大啊。當然,她也因此被人非議過,我自己就曾很不以為然。

《邪不壓正》劇照

後來看到了《老炮兒》和《邪不壓正》就服了,說到底,女演員還是得用作品服人,「大女人」和「小女孩」看似迥然有別,歸根結底,都是按照自己的心性生活,只要不妨礙別人,從心所欲,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耗損。

《紅樓夢》里,尤氏說秦可卿因為弟弟胡鬧而生氣時,描述她的性格:「不拘聽見什麼話兒都要忖量個三日五夜才算」,秦可卿的處境也許特殊,但是,儘可能地減少耗損,凝聚心神於一端,也許是生存的必須,更是美人的必須。

一直對「美而不自知」一說懷有腹誹,這是多麼危險的事,如同小兒持金過鬧市,四周全是覬覦的眼光。這眼光指的不只是色眯眯的那種,還包括對美人進行塑造的那種志向,希望美人賢良淑德懵懂無知,最好比劉某還要臉盲,對自己都臉盲——然後,然後就方便別人占她們便宜了是吧?起碼比較好對付了。

對於「美而不自知」的讚美,就是對於自我弱小的讚美,說是個陰謀也不為過。

自己有多美,當然要知道啊,知道後才能夠合理地去使用它,保護它,為自己的美好人生添磚加瓦,不是一個很正確的思路嗎?「美而不自知」,倒是更容易把自己帶到溝里去。

比如張柏芝。

這話可能很多人都不能贊同,坊間屢有張柏芝「恃靚行兇」的傳聞,她時不時地放飛自我,若不是知道自己的美,只怕是做不到吧。

竊以為,張柏芝固然知道自己美,但不知道自己有多美,就好像用稀世珍寶,隨隨便便去兌換了一些平常的東西,這些東西包括,愛和安全感。

張柏芝曾經說過,她非常地愛孩子,結婚只是為了生孩子,男人一點都不重要。這話聽上去很強悍很女權,但首先她後來的表現並非如此,和謝霆鋒分手時的那一番撕,足以證明她並非一個「淡淡的女子」。其次,實在也太誇張,小S解釋她的意思是,只要有孩子,SEX什麼並不重要,男人只是生育工具。

為什麼要做這種過激的表達呢?內里是否有一種迎合?畢竟,相對於賢妻,世間更愛歌頌的,是偉大的母親,和愛情完全切割掉的母性,就更加值得褒獎。很多女明星都喜歡強調自己愛孩子。

張柏芝叛逆的表面下,一直有一種很弱的東西,對於他人的說長道短,經常會做出很誇張的回應,甚至於在社交平台上,讓兒子出鏡跟自己一起回應。不得不說,這種耗損太大了,她的隱退,真的是她喜歡的嗎?還是,類似於太疲憊了,想找一棵樹躺下來?

對於他人的生活,外人沒有置喙的餘地,張柏芝演不下去了就半退隱,起碼不像那些演技稀爛連軋幾個戲卻還覺得自己應該拿大滿貫的流量小花那麼擾民,問題是,是不是從一個極端到了另一個極端?不會演的硬演固然討嫌,會演的不好好演,不想演,也非常地讓人遺憾啊。

所謂「紅顏易老」,指的不只是容貌上的損毀,更重要的是,「紅顏」會得到更多的關注,被更多人試圖以各種方式消費。美人更得有一顆強大的心,給自己建立一個風雨不透的空間,才能完成自我塑造。

試想一下,如若許晴聽到各種說法後,反思了,成熟了,長大了,變成一個特別懂事的女人,她也許就無法在舞台上凝聚心神。她生活中的沒心沒肺,與她舞台上的氣象萬千,其實是相輔相成的。

芸芸眾生,沒有許晴或是張柏芝這樣的姿色,卻也各有其美,怎樣使用這種美都沒問題,但首先都得先了解自己,珍視自己,別聽什麼「美而不自知」的鬼話,充分地了解自己,才能夠將自我更好地保全,擁有愛自己的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透過話劇《酗酒者莫非》,我看到了個體的愛與痛
被現代世界玷污的黑海

TAG:騰訊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