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藝術 | 永不停歇的舞蹈之魂

藝術 | 永不停歇的舞蹈之魂




為慶祝巴黎歌劇院2018/2019演出季開幕慶典,Karl Lagerfeld及Chanel品牌用絕美的設計,為閃耀動人的舞台賦予了光華,隨之被揭開的是,一段關於追逐激情與律動的傳奇與記憶。

舞蹈與時裝藝術,在Chanel的世界中,是兩條相互交織並彼此啟發的靈感曲線。

在向來崇尚自由與解放的Gabrielle Chanel眼中,律動中展現靈動之感的女性曲線,與舞蹈藝術家在舞台上的縱情姿態,無疑是如出一轍的。而在Chanel璀璨的文化歷史中,Gabrielle與舞蹈藝術結下的美妙情緣,也無疑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從為多場舞劇設計戲服到資助Serge Diaghilev的《春之祭》重新登上巴黎舞台,並為諸多舞劇注入其藝術遠見,

Chanel時裝中的種種華美,屢屢被激情澎湃的樂章、充滿力道的舞姿相碰撞,為世界帶來了諸多令人難以忘卻的美學之瞬。




「Muse du ballet Apollon Musagète」,照片來自 D.R collection Amédée de Costa Beauregard

作為帶領Chanel時裝屋一再開拓並突破美學、創造力邊界的Karl Lagerfeld,為巴黎歌劇院2018/2019演出季開幕盛典演出結束後上演的著名曲目《Bolero》雙人舞環節設計戲服。該曲目收自於現代舞名家Ohad Naharin著名的《Decadence》劇目系列中,由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總監Aurelie Dupont與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首席舞蹈員Diana Vishneva聯袂出演,而就Karl表示,這部由作曲家Maurice Ravel創作於1928年的舞曲一直是他最為喜愛的作品之一。

與創始人一樣,Karl挖掘了舞蹈藝術家表演時身體律動所散發出的純粹美感,以及與「戲服」之間的關聯性,通過凸顯創新立意的華美設計,延展出觀眾們對舞者動作間展現出的力量,無盡的想像力。


Karl Lagerfeld為著名曲目 《Bolero》雙人舞環節設計戲服製作過程,攝影師Anne Combaz

Ohad Naharin,這位以色列著名舞蹈家與Batsgeva舞團總監,從自己未完成的作品中精心挑選,以模塊化形式,將「自由」一詞的概念演繹得淋漓盡致。在展露自己充分的編舞概念與實踐積澱的同時,Ohad亦將激情、想像力和技巧巧妙串聯。



而Karl設計的造型也與之構成了完美的銜接與對話,香奈兒工坊依據設計師的設計稿,用米褐色棉布做出樣板,然後將樣板的各個布片置於縐綢表面,並以針線勾勒出由白色粉筆描繪出的輪廓。這些經過多重裁剪縫合後的作品,在被穿上舞者身上之後,將由Ohad本人親自確定,以確保所有細節均符合舞台表演及呈現的需求,經由Chanel工坊的首席裁縫師及其團隊的調整和潤色,才得以完成最終的設計。

唯有將設計中的每個細節,以最為極致的工藝呈現,才能綻放出最為亮眼的姿態,這是舞台的精神,也是Chanel的精神。


對任何形式的藝術表現都充滿誠摯敬意與熱情的Karl ,亦是將最為華美的高級定製服獻給這門用他自己的話說「容不得半點平庸」的藝術。

優雅靈動的線條和恰到好處的魅力展示,為這場建立在瞬間與律動之美基礎上的表演,增色添彩。而這場發生在演出之後的表演,也是具有文化傳承意味的,Gabrielle的好友塞爾吉·里法建立了這項傳統,而由Karl所設計的特別服飾的加入,更加緊密連接起了時裝屋與舞蹈藝術的情緣,

「戲服是讓你完全融入角色的最後一筆。」

Karl如是說。而就表演者Aurelie自己表示,在經歷了幾個星期的排練、研究舞姿和思考角色之後,穿上由Karl和Chanel設計的戲服,則是更讓她融入了舞台氛圍之中。與巴黎歌劇院一樣,擁有豐厚人文歷史的Chanel,則是擔負起這一維繫文化傳承重則的不二選擇。





巴黎歌劇院2018/2019演出季開幕慶典

作為巴黎歌劇院新舞季開幕晚會贊助人的Chanel,與舞蹈藝術的情緣,最早可以追溯到1931年。由芭蕾舞演員Nijinsky Vaslav負責編排的《春之祭》,曾憑藉大膽前衛的藝術創作構想,吸引了對律動與表達擁有天生渴求的Gabrielle的注目。

這部在人文、藝術與美學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亦是開啟了Chanel風格史上的全新一章。



而後,在好友、繆斯Misia Sert的引薦下,Gabrielle結識了革新舞蹈藝術家、俄羅斯芭蕾舞團創辦人Serge Diaghilev,他結合社會科學、當代藝術風格、時髦思維方式,以及視覺效果的全新表現手法,吸引了包括作曲家Rimsky Korsakov、畫家Georges Braque和電影導演Jean Cocteau在內的一眾藝術大家們的關注,而支持並資助他重新將《春之祭》這部打破傳統舞蹈風格的作品再度搬上巴黎舞台的人,正是Gabrielle Chanel。





「Les ballets russes,1992年」,插圖繪製Karl Lagerfeld

而在舞劇史和Chanel文化史中最具有代表意義的一部作品,《藍色列車》則是將當時Gabrielle對女性著裝新格局的闡述展現得極為突出。這部由Jean Cocteau編劇、Picasso 繪製舞台幕布的作品誕生的那年,正好趕上在巴黎舉行的第8屆奧運會,由Gabrielle設計的充滿當代氣息和運動風格的戲服,則是完美地映射了彼時的人文氣息。



這部充滿著歡快旋律的作品,通過舞者們穿著的泳裝、高爾夫裝束以及網球服飾,將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人們對於陽光、戶外和美好未來的期許,完美呈現。一貫堅持舒適與行動自由的Gabrielle也通過自己具有革命性的設計,引領著當時的舞台上下的著裝風貌。而這部充滿現代精神的舞劇以及崇尚自如魅力的戲服,更是啟發了Karl展示於1998年的春夏系列之中的多款泳裝造型。在該劇中充分施展了自己藝術才華的Gabrielle,隨後也相繼為舞劇《阿波羅》、芭蕾舞劇《酒神》等作品打造戲服,無論是重新演繹傳統的古羅馬束袍,還是打造為人驚嘆的裘皮與珠寶,Gabrielle總是用走在世人審美最前端的美學主張,啟發了舞蹈與時裝文化的推進與發展。

Caroline de Maigret 出席巴黎歌劇院2018/2019演出季開幕慶典




Keira Knightley出席巴黎歌劇院2018/2019演出季開幕慶典

「古典芭蕾舞劇的一切都必須是完美的。」

曾為德國舞蹈家Uwe Scholz的兩部芭蕾舞劇設計戲服,並代表Chanel時裝屋用絕美的羽毛裙為英國國家芭蕾舞團首席舞者Elena Glurdjidze在《天鵝之死》中填築光華的Karl曾這樣說道。那麼想必這樣一次再度與舞蹈藝術的交鋒,也必定將會在巴黎歌劇院的演出史中寫下值得被記載的一筆。

時代記住了Chanel時裝屋為風尚帶來的每一次華麗轉身,而在這個由人文魅力搭建的時裝王國中,那律動著的舞蹈靈魂則傳遞著創始人對生命與藝術的澎湃渴望,它早已成為Chanel精神的一部分。

編輯&撰文 | 任毅


圖片提供 | Chanel


觸摸她們質感的輪廓


抗老化竭盡全力,年輕就由你定義


Edgardo Osorio:遇見閃亮的迷人步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adameFigaro 的精彩文章:

封面故事 | 鄭秀晶:無拘無束 無懼無畏
觀察 | 跨越性別的時髦創想

TAG:madameFigar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