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科學家上網課 推進科學課發展新思路

科學家上網課 推進科學課發展新思路

科學家上網課 推進科學課發展新思路

2017年2月,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提出將科學課由啟蒙性課程轉變為與語文、數學同等重要的基礎性課程,小學階段需要從一年級開始開設科學課,並且每周至少一課時,並於去年秋季開始執行。於是,如何更好地開展科學課,如何讓更多孩子對科學知識產生濃厚興趣成了討論的話題。

科學家上網課 推進科學課發展新思路

鄭永春直播課程截圖

科學家上網課 推進科學課發展新思路

安徽省金寨縣仙花實驗學校的孩子們在學習太空地圖

12月1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行星科學家鄭永春與猿輔導一起推出了一套系列天文科普課,用4節直播網課為小學生們講授月球、火星、太陽系和宇宙、黑洞相關的天文知識,同時展現了我國在探月、航空航天領域的研究探索,課程不僅吸引了全國各地小學生和家長的廣泛關注,還有不少公立學校的老師也報名聽講「取經」。

直播課上,小學生們不但跟隨科學家學習了專業的天文知識,還通過語音連麥提問科學家,直接獲得專業、權威的問題解答。為了能讓小學生更容易理解專業、深奧的天文名詞和宇宙現象,這套課程的內容進行了專門的設計,加上鄭永春淺顯易懂的講述,配合大量動畫、視頻演示,讓很多家長也饒有趣味的陪著孩子一起聽講。

課後,很多學生留言說,「還是第一次跟科學家這麼近距離的交流」「聽了課,感覺宇宙也是可以被人類認知的,探索宇宙原來是這麼有趣的事情。」 一位來自北京市東城區公立小學的科學老師也表示,「鄭永春老師的課很生動。」

「用網課的形式給全國的小學生講天文我也是第一次嘗試。」鄭永春從2004年開始致力於天文科普。為此,美國天文學會將卡爾 ·薩根獎授予了他,表彰他在天文科普領域的突出貢獻,他也成為獲得這一獎項的首位華人。

「當你坐在屏幕前,聽到來自新疆巴州的小朋友問你地球會不會爆炸,那種感覺是很興奮的。」鄭永春表示,「這節課上,還回答了來自江西九江、寧夏銀川、江蘇鎮江、廣東東莞、北京海淀同學們的提問。全國各地的孩子聚在一起聽你講課,這不僅僅使知識傳播有了更大範圍的深度和廣度,而且你還能深刻感受到不同地區孩子們對於未知科學的渴求,對於神秘宇宙的好奇,這也讓我覺得科學課、科普課應該在更大範圍上開展、推進。」

而上好青少年科學課的難點在於,不僅要求主講老師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功底,還需要用孩子聽得懂的話來講述、解釋複雜的科學原理,對於師資的高要求成了部分地區科學課難以有效開展的主要原因。而科學家的積极參加使這一問題有了解決路徑,不僅為教學內容提供強有力的專業性支撐,也使偏遠地區的孩子有了近距離接觸科學家的機會。

猿輔導相關方負責人表示,科學家們的時間很寶貴,他們都是利用科研工作以外的業餘時間來進行科普傳播,現在有了科技的助推,實際上,也讓科學家的時間和精力投入有了更高的效率。

這次直播課後,鄭永春受邀帶領猿輔導的工作人員一起前往大別山革命老區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開展科普教育扶貧活動。與當地的師生進行了深入的溝通、交流,並為孩子們帶去了太空地圖作為禮物,以此鼓勵每個孩子擁有探索宇宙的夢想;同時,也聽取了當地學校對於科普網課的意見和反饋。

當地老師在交流中表示,學校的科學課課時增加後,很多時候科學課往往只能由語文、英語等其他學科的老師兼任,在科學課的上課技巧和內容專業性上確實需要更多外部的專業指導和支持。從這個角度出發,這次天文科普網課也為當地學校科學課的開展提供了一種新思路,老師們也可以通過在線聽講觀摩,一方面補充、增強科學領域的專業知識,同時在授課技巧上汲取更多的專家經驗。

鄭永春表示,科學課的意義不僅關乎公民科學素養的提高,而且讓更多青少年們走進科學課堂,還影響著未來的社會發展和科技創新。而做好科普傳播也是每個科研人員的社會責任,科學家應該推動科學與教育的深度融合,藉助科技和網路手段,讓科學發揮更大的社會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中法海洋衛星獲得首批海洋動力環境數據
首屆中國科普研學論壇暨科普研學聯盟成立大會召開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