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大將出征前屢次討要封賞,部下勸其別過份,原來這是最明智之舉

這大將出征前屢次討要封賞,部下勸其別過份,原來這是最明智之舉

天子腳下討飯吃,最應該修的一門課當是」進退得當「,天子的心思總是十分難猜的,一時的受寵不代表是永遠受寵,總有一天會因為某些原因而被天子處死,那宋濂來說,當時可是朱元璋的座上賓,親如家人一般的存在,結果呢?年老之時還要被發配邊遠地區,最終病死途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才說要學會」進退得當「,只有這樣,才能保自己,也能保家人平安。可惜的是,這樣的人並不多見,而戰神王翦則是其中的佼佼者,畢竟激流勇退可不是誰都可以的。

公元前224年,秦王嬴政決定出兵攻打楚國,王翦隨即提議出兵60萬,以保萬一,另一大將李信卻認為王翦此舉是大材小用,只需出兵20萬即可,秦王聽罷覺得有理,便駁回了王翦的提議,轉而決定派李信出兵楚國。王翦聽罷當即想秦王請求告老還鄉一事,秦王思索過後便同意了。後由李信帶兵伐楚,只是他中了楚國的圈套,結果當然是大敗。秦王無奈,只好親自前往王翦老家請求王翦出山為秦國扳回一面並採納了王翦原先提出的60萬兵力的建議。

王翦出征之前就向秦王討要封賞,就連出關之前也在向秦王討要封賞,理由就是恐有去無回,害怕後世子弟受苦,前後好幾次,秦王都答應了,其部下卻十分擔心,讓王翦收一收,不要太過分,以免秦王大怒。在部下的勸誡下,王翦才終於說出了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60萬大兵可是足以自立為王的,秦王先前拒絕王翦的提議就是怕王翦帶兵出逃,而且秦王生性多疑,眼下雖然答應了,內心也是諸多猜疑,難免日後不會找茬,所以王翦便多次討要封賞,以此告知秦王自己不會出逃,反而會盡心儘力為秦謀事,幾次下來,想必秦王內心的猜疑也差不多消失了,這樣一來就不會為日後埋下禍端。自此,王翦手下將士便不再過問王翦討要封賞一事。

王翦入楚之後就按兵不動,整整一年都沒有動靜,底下士兵都在軍營內玩樂,逼得楚國調兵準備出征,怎知王翦突然進攻,在毫無設防的情況下全軍覆滅,自此滅亡。楚國一戰之後,王翦又帶兵南下,大大拓展了秦國的疆土領域,所以說秦國能過大一統,這其中有一半都是王翦的功勞。王翦回國之後就獲得了秦國的重賞,重回巔峰,就在這是,王翦又提出要告老還鄉,不管秦王怎麼勸誡都不肯留下,自此帶著大量良田美景功成身退,得以善終。

王翦是四朝元老級人物,受盡崇拜,即便是呂不韋也把不敢怠慢王翦,即便如此,王翦也沒有因此居功自偉,懂得激流勇退,這樣一來就能保住自己現有的一切,實在是難得一件」聰明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子祥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日本老兵回憶南京大屠殺:即使再餓,只要看到女人,馬上精神抖擻
趙構是個軟弱無能的昏君嗎,其實不然,他只是厚黑,卻很有才幹

TAG:子祥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