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忘記靖王吧!從今往後,請叫他宋運輝

忘記靖王吧!從今往後,請叫他宋運輝

作者 | 壹哥

出品 | 壹條電影

完整地刷完28集《大江大河》之後,壹哥才鼓足勇氣動筆寫這篇稿子。

至於為什麼在開播半個多月後才終於寫這部劇,我想《入殮師》里的一句台詞可以很好解釋——有一幕老入殮師邀請大悟共品河豚白子,老者閉上眼享受著美食,突然嘆了口氣,說:

「唉,好吃得讓人為難。」

《大江大河》給我的感覺也是一樣。它好看到甚至讓人為難,甚至不知怎麼誇它。

從歷史還原度上,無數只屬於那個年代的符號,不惜本錢搭設的80年代風格場景,都在告訴我們劇組下了多少功夫:

大尋床邊的牆上,

貼著《排球女將》和高倉健的海報,

都是只屬於80年代的符號

涉及到書本的特寫,

可以看到都是80年代的舊書

從劇本上,《大江大河》可以當之無愧地獲封年度中國電視劇第一劇本——因為劇中人都在「說人話」。

比如這裡老支書說的:「那一摞摞的大團結」,大團結,正是八九十年代人對百元大鈔的說法。

再比如,宋運輝的師傅跟大尋說:「帶我徒弟一段能死啊!」簡單直接的話風,又特別符合工人的身份。

劇中的每句台詞,都讓你不得不相信,是那個年代,那個人一定會說出口的。

從故事上,前28集宋運輝和雷東寶兩條線相互交錯,人物命運跌宕起伏。尤其是12到16集「村斗」和19到28集「廠斗」的兩組故事,都是非常精彩的群戲。單拿出來,拍個電影綽綽有餘。

從畫面上,只有電影中才會經常看到的大遠景,大對稱鏡頭,長鏡頭,空鏡,在電視劇《大江大河》中比比皆是:

從音樂上,從剪輯上,從格局上……

可以說,《大江大河》在上述所有方面都遠遠超越了今年大多數的國產電視劇,它太突出了。

不過話說回來,上面的那些東西,也許會讓我佩服這部劇,但不會讓我愛上。

想來想去,真正讓我對《大江大河》愛到沒法割捨的,還是宋運輝這個角色。

或者說,是王凱這個人。

王凱演的宋運輝,是中國電視劇熒屏上極其少見的一種形象。

《大江大河》剛開播兩集的時候,網上就立馬給了王凱一個新形容詞——「少年感」。沒錯,甫一露面的王凱,百分百就是一個少年的樣子。

聽說自己和姐姐高考都考上了,興奮地奔跑如風:

看到這個人,你能想像他已經36歲了嗎?你能想像,王凱為了拍這個戲,在原本已經瘦削的體重上又減了14斤,直到肋骨條子根根畢現嗎?

就是這個陽光少年,卻單單因為家庭成分不好,就上不了大學。在縣革委會的空地上背《人民日報》的小輝,第一次感受到真實世界的殘酷。

他的笑容第一次從臉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憤怒和不甘:

後面的很多年,笑容都沒再回到過小輝的臉上。

不論是因為姐姐的放棄獲得上大學的機會,還是因為姐夫的關係獲得進化工廠的機會,不論是門門功課第一,還是碰到了喜歡的女孩子,小輝的臉上總是這樣一幅木訥而抗拒的表情:

甚至說是禁慾也不為過。

有的瞬間可以改變一生,從第一集姐姐把上大學名額讓給他的那個瞬間起,小輝後面的人生就徹底改變了,他背上了沉重的擔子。

這個擔子是不公平的世界給他的。所以後面的他不管做什麼,其實都是在反抗,而讀書,是他最常用的反抗方式。

書讀多了,人自然就會有點「呆」。小輝的書獃子氣有時候讓人哭笑不得:化工廠水書記寫了一篇論文,想讓小輝幫忙改改,嘴裡客氣著:「宋老師您給看看。」小輝瞬間老師架子上身,直接坐在了書記的椅子上開始看:

這其中的要害,任何體制內的人一眼就明:

水書記是省級化工廠的一把手,廳級領導,而宋運輝是剛畢業的大學生,生產車間工人。兩個人的級別差出十萬八千里,小輝竟然就這麼毫不避諱地當了書記的老師。

這時候連城府極深的水書記都忍不住吐槽了一句:「書獃子!」

但是,小輝是真的「呆」嗎?

非也。沉下心來看這個角色,才會發現小輝一點都不呆,甚至可以說是有大智慧。

起初姐夫和姐姐談戀愛,他因為看不慣姐夫雷東寶的粗魯作風而反對。但是一旦當他確定姐夫是真心對待姐姐時,就立馬轉變了態度,開始成為姐夫的堅實支持者。

甚至在之後雷東寶搞集體企業的時候,正是小輝出的那些主意,才穩住了雷東寶,解決了小雷家村的燃眉之急。

在工廠里也是一樣,宋運輝一去,就解決了廠里積攢多年的生產難題,成了被書記、廠長和總工程師都看中的人物——這種能力,絕不是一個兩腳書櫥能擁有的。

對待朋友更是沒得說,大尋入獄的時候,是他東奔西跑地找人求情。發小被抓的時候,也是他用盡一切力量把人撈出來。

在表面的木訥和抗拒之下,其實內里的小輝,是另外一個人。

小輝到底是個怎樣的人?水書記的話正中要害:

因為傲,所以他很難看得起一個人,顯得很孤獨。也因為傲,所以當他看得起一個人的時候,會掏心掏肺。

在領教過世界的殘酷後,這種傲,是他的保護殼。

而王凱,就是那個把宋運輝吃透了的人。

王凱在片中的很多細節動作都在表現書獃子氣,比如走路時兩臂緊貼著身體,還時不時下意識地扶一下眼鏡(要知道生活中的王凱並不戴眼鏡)。

再比如,跟大尋打鬧的時候,身體動作會顯得有點「弱不禁風」:

但是在村委會裡,給雷東寶出主意的時候,小輝的身體語言是自信和權威性的:

在給水書記上課的時候,小輝的眼神是銳利和當仁不讓的:

在收拾底下好吃懶作的工人時,小輝的表情是霸氣和不容置疑的:

只有在姐姐和父母面前,小輝才會完全卸下心防,回歸一個小孩子的狀態:

孩子氣、書獃子氣和傲氣,從沒有一個角色能像宋運輝這樣完美集中了三種性格特質,也從沒有一個演員能像王凱演的這樣好——他簡直就是宋運輝本人

你甚至會忘了,他曾經是優雅沉穩的靖王。

小輝的故事告一段落,講講王凱的故事吧。

據說當初《大江大河》在選角的時候,本來是對王凱有顧慮的。製片人侯鴻亮希望拍的是一部跟「流量」無關的高品質電視劇,不採用任何流量明星。

導演孔笙也曾對王凱說:「演這個戲你要考慮清楚,你可能會掉粉。」戲中孔笙給王凱安排了一個「毀形象」的裝扮,一副巨大的黃框眼鏡始終架在他鼻子上,衣服要多土有多土。

但王凱自己卻看得很清楚,他回答導演道:「你想太多了,這個戲播出後,我會漲粉。」

事實證明,選擇王凱是一個無比正確的決定。

為了拍戲減肥14斤,這是任何流量明星都不會做的事。第一集里小輝站在太陽下,衣服被曬出汗鹼,更是任何流量明星都不會做的事:

小輝的內衣上汗鹼清晰可見

這些,王凱都做了。更不要提,他的宋運輝演得有多好。

其實現在再說王凱是流量明星已經非常不合適了(儘管他坐擁2000萬粉絲)。《大江大河》之後再提王凱,是必須加上「演技派演員」五個字的。小輝的姐姐去世時王凱的表演,是可以列入表演教科書的:

所有人包括壹哥自己,都必須重新擺放王凱在中國男演員序列中的位置。

這就是所謂的一劇封神。

《大江大河》封神的只有王凱嗎?遠遠不止。

曾經的「小包總」楊爍,這次演的是村支書雷東寶。他是真的「把命給了角色」,一舉一動都是雷東寶本人。妻子宋運萍去世後,他光是吃個飯,都能演出三種情緒狀態。

從一開始的麻木;

到中間的悲傷哽咽無法下咽:

再到最後重新鼓起勇氣,大口大口地猛吃:

這難道不是神嗎?

沉寂多年的女演員童瑤,僅憑前20集不多的戲份,就讓人忘記了她「小章子怡」的別名,真正開始認識到這個女演員有多強。

決定放棄上大學的那一刻,她的心酸和慰然,是天下所有姐姐的模樣。

這難道不是神嗎?

《大江大河》就是這樣一部戲,它讓好演員和好演員相遇,彼此激蕩,化學反應。反應過後,一批新的神誕生了。

而好劇本、好美術、好攝影、好音樂,則是這場化學反應的催化劑。

在它之前的幾場反應,分別是《琅琊榜》、《北平無戰事》、《歡樂頌》……

它們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正午陽光。在中國,我估計也就正午陽光有這個本事了。

不多說,從今往後,請讓我們忘記靖王、忘記小包總、忘記「小章子怡」。我們只需要記住,他們是宋運輝、雷東寶、宋運萍。他們是中國電視劇的脊樑。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設置置頂哦~

如何星標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飛翼科幻 的精彩文章:

筆會大戰·三人行大獎花落誰家!

TAG:飛翼科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