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500年之後新問:誰能代表江南園林?

500年之後新問:誰能代表江南園林?

在中國,只要提及古典建築,園林尤其是江南園林,自然而然會成為話題的核心。這時候往往便容易引出一個爭論:誰才是

江南第一園林




人們首先會想到名氣很大的蘇州園林,但有學者認為,

江蘇無錫的寄暢園可能是最好的

。寄暢園的自然環境,近500年都沒有改變的園主,奠定了它在江南園林中的地位。



▼無錫寄暢園 實景照片 來自網路


寄暢園跟藝文的關係緊密。「寄暢園」一名取自王羲之的《答許掾》詩:「取歡仁智樂,寄暢山水陰」。而大名鼎鼎的康熙、乾隆皇帝,前後十數次駕臨,更讓這裡充滿皇家氣息。



可以說,寄暢園就是一座建築、人文和自然的博物館。



正因為它的豐富性,近500年後,

建發·玖里灣

方以

寄暢園為藍本,

在無錫打造了一處「蘭亭園」。


其名為致敬,實質上亦是東方文化回歸時代背景下的建築投影。



無錫建發·玖里灣 

蘭亭園 實景照片


 古法新作:寄暢園的 2.0版本 


造園不易,近500年獨留一個寄暢園,現代人怎樣才能再現「古典園林」?

古典園林專家陳健在一席的演講上,總結出了一套「品園八項」的標準,其中「相地」位居首位。

寄暢園首先就勝在「相地」



不同於蘇州園林的大隱於市,它周邊有山林有活水:南面是映山湖,依山而建,坐落在無錫西面。


▼無錫寄暢園 實景照片 來自網路    


建發·玖里灣在錫東修建了大大小小的景觀,而

蘭亭園是核心園林

蘭亭園的南面有個映月湖,傍吼山而建,坐落在無錫東面。一東一西,形成跨時空的呼應。


無錫建發·玖里灣 

蘭亭園 實景照片



 建舫置亭:中式建築的百科全書 

古典園林的趣味之一,就是形式豐富的建築。

各類建築藝術、古典工法在其中聚錦薈 萃,爭輝競彩。

蘭亭園與寄暢園一樣,修建了軒、亭、舫等各類建築,局部以山水間隔,進而成交相呼應之勢。



在後場園林中,設計團隊依照古籍圖紙新造了一座臨水木軒,並借用寄暢園中一建築之名,取名「

嘉樹舫

」。臨水而仿船的形狀,雅稱「不系舟」,增加遊園的情趣。

無錫建發·玖里灣 

嘉樹舫 實景照片


寄暢園池東邊中部有一座「九脊飛檐」的方亭,名「知魚檻」,出自《莊子·秋水》「安知我不知魚之樂」之句;蘭亭園又依此修建了

七脊半亭

「知魚軒」

,「

美人靠

」元素一併還原。


設計團隊告訴我們,為了再現古典的分量感,屋檐沒有採用省時省力的成品構件,而是由工人現場支模現澆完成。

無錫建發·玖里灣 

知魚軒 實景照片



江南園林中的亭子,

有「園林之眼」的說法。在園林中選址時,其四周必定有最具特色的美景,觀賞角度、觀賞距離也是

最佳的。



建發的設計團隊正是抓住了這個關鍵,修建了一座精巧的建築「

涵碧亭

」,無論從亭內向外看,或是從別處看亭子,都自成美景。常說「亭收四季」,不外乎是。



無錫建發·玖里灣 

涵碧亭 實景照片


巧於因借:小天地中的大境界

我們在身處園林時往往有一種悠遊無盡的絕妙體驗,古人特意創造了「步移景換」、「咫尺天地」等詞語來形容,所謂園林的趣味和藝術性也就在這裡了。



建發的設計團隊可謂是深諳其中三昧,以掇山、理水、花樹營造氛圍,然後通過

曲徑、框景、夾景、障景種種手段,讓小園變成大園,增加空間的層次。



比如,園中就有意設計了「

三折廊

」,化直為曲、化直為折,增加瀏覽賞玩的時間。



無錫建發·玖里灣 

三折廊 實景照片


同時,通過「

垂花門

」在中間的阻隔,設計團隊把蘭亭園變成一大一小兩個園林,各有特色,又不重複,再配以七星橋,相映成趣。

無錫建發·玖里灣 

垂花門 實景照片


七星橋

原本是寄暢園一景,由七塊黃石板直鋪而成,平卧波面,又暗喻北斗七星,因此命名為「七星」。新造的七星橋也成為了池水的點睛之筆。

無錫建發·玖里灣 

七星橋 實景照片


蘭亭園中還有多處天井,取義「四水歸堂」。在其中一處,從正面看可見「明月松間照」,從側面海棠花窗,又有另一番情趣:步移景異、驚喜連連。


▽無錫建發·玖里灣 明月松間照 實景照片




無錫建發·玖里灣 

海棠花窗 實景照片




▽無錫建發·玖里灣 花窗對景 實景照片


 燦若織錦:多樣的鋪裝與紋路  

明末造園家計成說過:「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造園有一大精神,就是隨性,從小小的地面鋪裝就可見一斑。通過肌理、錯縫、斜拼的組合變化,給人帶來不拘一格、千變萬化的視覺感受。

▽無錫寄暢園 地面鋪裝 實景照



▽無錫建發·玖里灣 地面鋪裝 實景

照片


在建築的細節部分,比如中式紋樣的應用上,建發·玖里灣亦非常用心。



設計師團隊多次進無錫梵宮進行參觀,長時間研究梵宮的雲紋樣式,在門把手的位置用雲紋,在門廳的立面上面用雲紋,以及在頂上用雲紋,都是吉祥的寓意。



▽無錫建發·玖里灣 雲紋運用 實景照片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在現場見到了一種大量應用的、但從未見之於園林資料的全新紋樣。



後經請教,方才知道這是建發·玖里灣邀請知名設計師量身定製的「玖里紋」,從無錫市徽——玉飛鳳演化而來,暗藏於檐角、屋脊、立面等各處,讓人驚喜連連。






始終如一:這個時代不多見的堅守 

蘭亭園作為建發·玖里灣示範區的核心景觀,的確讓人大開眼界。



跟現代的「極簡風」相比,「中國風」的難度指數顯然更高:

既對設計團隊提出了創作層面的挑戰,也對建造過程中的成本、選料、工藝提出了嚴苛要求。



不只是造園上,示範區其它地方的打造也絕不含糊。



比如,示範區主大門面寬約75米,帶有雙闕樓,是中國傳統形制最高的門。整個大門為紫銅打造,上下兩排以九個銅釘排布。



▽無錫建發·玖里灣 府門 實景

照片


入口水台以無錫太湖為藍本打造水景浮雕,兩邊栽種兩棵羅漢松。

就連細節門頭上的牌匾「建發玖里灣」五個字是齊白石的嫡孫「齊駙」老師親筆提名。

無錫建發·玖里灣 

齊駙題字 實景照片


而躍龍橋前的《康熙南巡圖第七卷-皇帝南巡無錫》巨幅紫銅畫,則由非物質文化遺產傳人孔學友純手工打造,耗時半年時間。

無錫建發·玖里灣 

躍龍橋 實景照片


在室內設計上,設計團隊選擇沉穩的色彩體系,但是又有大面的留白,避免了太過沉重的感覺:不是繁冗,而是雅緻。



▽無錫建發·玖里灣 國學課堂 實景照片



無錫建發·玖里灣 會所

 實景照片



▽無錫建發·玖里灣 泳池 實景照




凡此種種,倍顯匠心。可以說,建發

·

玖里灣為無錫打造了一座現代版的寄暢園,用出彩的設計表達了自己對新中式生活的理解。



在高周轉的時代背景下,還有開發商如此花心思打磨產品,無疑是非常難得的。


 


不僅如此,建發在全國各地的產品,均堅持中式文化路線,並提煉出「

儒門、道園、唐風、華紋

」的匠造標準,融入獨有的在地化思考和沉澱,輔以成熟的產品系,造就一個個「建發現象」。



▽蘇州建發·獨墅灣 實景照片




作為建發全新升級力作,建發·玖里灣以50萬方新中式院墅,成為無錫人居的新名片。其深諳東方人居需求,引入《蘭亭集序》雅集思想,規劃一軸、兩園、七巷的大區景觀,並匠心打造聯排、疊墅、高層等產品,宅院合一、回歸自然,再現時代之下的東方生活之趣。



示範區自

8

21

日公開以來,同行、媒體、客戶紛至沓來,成為參觀考察的重點樣板。



以「園院書香」主題打造的【雲邸】高層產品,則從中國傳統智慧中提煉出「知」、「書」、「達「、「禮」的新中式產品觀,以擇址、文脈、景觀、門第四重維度重新定義現代書香門第的標準,為無錫雅士臻獻一方書香庇佑的傳承家業。



優質的產品獲得了豐厚的市場回報,當地認購熱情空前高漲。高層入市首開即熱銷,逆勢締造了銷售奇蹟。



目前正緊急加推高層產品89-130㎡【雲邸】書香主題樣板已公開,喜歡的朋友不妨帶上自己的家人好友去賞鑒一番!



無錫建發·玖里灣 宣傳視頻


部分實景照片由建發·玖里灣提供,


AssBook設計食堂重新編寫,


轉載後台回復關鍵詞「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ssBook設計食堂 的精彩文章:

Aedas設計「台中之鑽」贏得世界建築節大獎
設計師們不用再擔心懷才不遇了,「2018FA青年建築師」評選來臨

TAG:AssBook設計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