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我們來自於星塵,星塵又來自於何處

我們來自於星塵,星塵又來自於何處

我們來自於星塵,星塵又來自於何處


小女孩問:「我們是從哪裡來的?」爸爸說:「親愛的,我們來自星塵。」父親在女兒的心目中通常都是無所不知的,不過考慮到這位父親的名字叫卡爾·薩根,我們也不能說小姑娘對爸爸的崇拜過於盲目。


所以,下次當你感到沮喪時,只要記住——我們來自於群星。當然,糞便細菌也是一樣,還有變態連環殺手……但即便如此,構成我們細胞的物質曾經在天空中某個地方閃耀,真是令人驚訝。

但確切點說,物質到底來自哪裡呢?最新的研究發現,星際之中某些元素同位素的丰度高於理論預期,這挑戰了當前主流的觀念。


通過分析相對還算年輕的行星狀星雲K4-47的成分,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新穎的思路,某些原子可以具有相當奇特的起源。


大部分元素都是各種恆星內部反應的產物。


重力將氫元素擠成氦,氦元素又被壓在一起形成鋰,或其他原子量更大的元素。

為了將原子量更大的元素捏在一起——如碳和氧——需要驚人的力量,在誕生伊始,質量就相當於8個太陽的恆星核心處,才能產生如此可怕的壓力。


儘管如此,在所有組成物質世界的積木中,某些積木塊——同位素比其他同位素更難生成。例如,碳13、氧17和氮15。你只能在超新星爆發後的內核坍塌中才能發現上述同位素的蹤跡。


但事實證明,上述說法存在瑕疵。


高級研究員Lucy Ziurys表示,「新星和超新星模型無法解釋我們在隕石樣本中觀察到的氮15和氧17的丰度。」


科學家們開始考慮其他創造出元素的途徑,這些解釋不需要罕見的天體物理事件。

距離我們15000光年遠處,有一個被稱為K4-47的神秘天體。這團行星狀星雲主要由氣態物質和塵埃構成,含有豐富的碳元素,其中許多都是中子多於6的碳同位素。


Ziurys認為,這些同位素向我們揭示了元素起源的其他答案。


「事實證明,咱們家門口的普通恆星也能夠製造出它們。」


事實上,就像90%的恆星一樣,我們的太陽會隨著質量散失而逐漸膨脹,它自身產生的熱量吹走外層的氣體,變成一個紅色的巨大球體。隨著時間推移,只留下明亮的「白矮星」核。


比起外觀變化,恆星內部的死亡過程實際上更加劇烈,巨大的壓力足夠把額外的中子打進重原子的核心。

瀕死恆星內核的氫元素,經過數百萬年的聚變反應,轉化成氦元素。當氫元素消耗殆盡,核心聚變停止,恆星的內部壓力無法抗衡自身的重力開始向內坍塌。在氦的累積過程中,最終會達到某個觸發點。


接近1億度的高溫是一個關鍵點,那時候,3個氦形成單個碳原子,同時瘋狂地釋放出能量。


缺少外層電子的氦元素不像是氣體分子,反而更像是液體分子一樣緊緊地粘在一起,吸收反應釋放出的熱量。這就是所謂的氦閃。


「氦閃不像超新星撕裂恆星那樣暴烈。」Ziurys說。

最後,大約6%的氦轉化為碳。然而,要想在這種非超新星路徑中得到C-13這樣的同位素,原子需要快速逃逸,得到冷卻的機會,而不能被捲入其他的反應。


如此算下來,數值似乎與觀測結果相符。此外,還有更多的例子加強了新模型的可信度。


一處被稱為CK Vul的星雲,也具有類似的碳同位素丰度配比。科學家認為,它是兩顆白矮星合併後的產物。


好吧,或許如科學家所言,構成你我的元素並非像以前所想的那麼特別——甚至都不需要引爆超新星!但沒必要為此沮喪,我的朋友。


讓我們同樣用小女孩和爸爸的對話收尾吧,當女兒問:「爸爸,那生命又是什麼?」


「生命是最偉大的奇蹟。」


本文譯自 sciencealert,由譯者 majer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既然全球變暖了,為什麼現在還這麼冷?
美國正在經歷一場垃圾危機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