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商人將美貌姬妾送給一落魄公子,生下的兒子後成千古一帝

商人將美貌姬妾送給一落魄公子,生下的兒子後成千古一帝

呂不韋,可以說是戰國末期一個響噹噹的人物。他本是衛國的一個大珠寶商人,通過囤積居奇積累了萬金家產。但是某一天呂不韋來到了趙國的都城邯鄲後,他卻毅然決然的放棄了珠寶生意,轉而投資到了政治上。因為來到邯鄲後他遇見了一個人,這個人名叫異人,在異人的身上呂不韋看到了比珠寶更能獲益的投資。

異人是個秦國人,而且還是秦國的公室之後,他的父親是後來的秦孝文王(當時被封為安國君)。只是異人在邯鄲不是遊玩也不是做生意,他是秦國派去趙國的一名人質而已。秦昭襄王時,秦國和趙國打了兩仗。趙國在老將廉頗和趙奢的指揮下,兩度擊敗秦軍。因此秦國不得不派了個人質過去,以表和平之決心。於是安國君的這位庶子異人就被選中了。

秦孝文王正史留名的有二十多個兒子,異人在這些弟兄中差不多居中。雖然生在王公之家,但異人是庶子,而且他的生母夏姬也不得孝文王寵愛。所以異人的日子過的也是一般般,如今又被送到了趙國做人質,真就是身世浮沉雨打萍了。儘管安國君那時候已經被立為太子,但異人作為庶子基本沒什麼希望成為秦國未來的繼承人。所以在趙國,異人不受禮遇。生活窘迫,前途渺茫,日子過的還是挺悲慘的。

但誰也沒有想到,這一年異人遇見了大珠寶商呂不韋。從此異人的命運發成了改變,並一路朝著最優的方向發展。因為呂不韋在邯鄲轉了幾圈,想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投資田地,你要終日勞作,頂多獲利十倍。投資珠寶,囤積居奇也頂多百倍的利潤。而如果你投資到政治,扶立一位國君,你不僅可以享受一世榮華還能福澤後代。

呂不韋是一個大珠寶商,這點賬還是能算明白的。而讓呂不韋滋生出如此想法的,正是那位秦國的落魄公子異人。於是細心的盤算了一下,呂不韋就開始為自己的這宗生意忙前忙後了。他首先要做的就是,確保異人成為安國君將來的繼承人。悼太子去世後,秦昭襄王就把次子安國君立為了太子。安國君成為太子後,就把自己的一個寵妃立為了夫人,這便是華陽夫人。

呂不韋要完成他的第一步,首先要做的就是和異人結交。他要扶立異人做秦國未來的國君,當然首先要和這位落魄公子成為推心置腹的朋友了。於是他先買通了看守異人的衛兵,這樣方便他和異人接觸。異人身在異鄉為異客,在邯鄲舉目無親生活窘迫。能有個呂不韋這樣的熱心腸,異人當然巴不得呢。於是很快二人就成了摯友。

緊接著,呂不韋又花錢買通了華陽夫人的姐姐和弟弟。當時華陽夫人得寵,但沒有子嗣。呂不韋通過華陽夫人的姐弟說服了華陽夫人把異人收做了義子。然後再通過華陽夫人,在安國君耳畔吹枕邊風,把異人確立為了安國君的繼承人。安國君寵愛華陽夫人,對她的這個請求很爽快的就答應了。而且安國君和華陽夫人還任命呂不韋成了異人的老師。就這樣,呂不韋的第一步完成的很漂亮。

呂不韋不僅助異人成了安國君的繼承人,而且還在趙國送給了異人一個漂亮媳婦——趙姬。當初異人在呂不韋家喝酒,席上見到了趙姬。趙姬原本是呂不韋的姬妾,人長得漂亮舞蹈跳的也優美。因此被異人看中後想呂不韋討要,呂不韋早就鐵了心要投資子楚,一個女人就算是天女下凡又算的了什麼。於是呂不韋毫不吝嗇的將趙姬獻給了子楚,這趙姬就是後來的秦始皇嬴政的生母。

秦始皇嬴政出生在趙都邯鄲,他出生的時候秦趙之間正在戰爭。長平之戰趙國慘敗,秦軍步步緊逼邯鄲城,趙國本來打算將質子異人一家全部殺死。但誰知在呂不韋的幫助下異人跑到秦軍軍營後,被護送回國。呂不韋和異人是成功逃回了咸陽,但趙姬和嬴政當時還滯留在邯鄲。趙姬母子九死一生,被趙國扣為了人質。幸好趙姬是豪門大族之女,趙姬和嬴政母子才免於一死。

回到秦國後,安國君正式確立異人為繼承人,並為其改了個名叫子楚。異人原本慘淡的人生,就這樣在呂不韋精明的操作下發生了劇變。因此異人和呂不韋的關係更加緊密了。直到秦昭襄王去世安國君即位,秦趙關係緩和後秦始皇嬴政和趙姬才得以回到秦國。但安國君正式即位三天便去世,後來異人即位是為秦莊襄王。

但異人在親王的位子上只待了三年,也追隨祖父和父親去了。公元前247年,13歲的嬴政在呂不韋的扶持下即位為秦王。秦國在這位少年君主的帶領下,後來統一六國,嬴政成了千古第一皇帝,名垂了青史。秦始皇統一六國做了皇帝後,趙姬被尊為了帝太后。只是由於趙姬的個人作風問題,這個千古第一皇太后未能在青史上光耀後世。

而呂不韋投資異人,雖然大賺了一筆,生意沒有做賠。只是,呂不韋並沒有如設想的那樣,享受完一世的榮華後,並沒有真正的福澤子孫。公元前235年,因趙姬和嫪毐事件的牽連呂不韋飲鴆自殺。但不得不說的是,呂不韋確乎為中國歷史上一大奇人,其口才和謀略堪稱千古第一。

然而,再大的榮與辱都過去了。兩千多年的歲月,滄海變了桑田,桑田又變了滄海。高樓厽築之初的確富麗堂皇,賓客雲集風光無限。只是千百年後,萬千宮闕都化為了最卑微的塵埃,留給大地的除了無力的回望便是空空如也的夜空讓人凝想了。功名利祿一輩子,到最後都是個空。只是人活著的時候,又鮮有人能真正離開這些俗務,這是人的可貴處也是可悲處。好幾千年的歷史無不充斥著這些,我們嘆了又嘆永遠也嘆不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貓爺歷史觀 的精彩文章:

張煌言抗清二十年,被叛徒出賣被俘就義
唐僧的原型我們都知道,那他的三個徒弟原型分別是誰?

TAG:貓爺歷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