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陸遊很簡練的一首詩,全文句句寫竹,卻不著一個竹字

陸遊很簡練的一首詩,全文句句寫竹,卻不著一個竹字

每次春雨過後,都會有很多春筍破土而出,彷彿在宣示自己的勇氣和信心,之後就逐漸成長,直到三九嚴寒,依然蒼翠挺拔。竹與祝諧音,不僅文人雅士喜歡竹的高風亮節,普通百姓也喜歡用竹子編製各種日常用品。南宋的詩人陸遊就非常喜歡竹子,不僅歌詠它的品質,而親自種養竹子。

東湖新竹

宋代:陸遊

插棘編籬謹護持,養成寒碧映漣漪。

清風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籜時聞聲簌簌,放梢初見葉離離。

官閑我欲頻來此,枕簟仍教到處隨。

哺育新竹的艱苦,育竹成林的快樂,和育人的道理相同。陸遊的這首詩在形象的刻畫上既著意求工,語言又簡練自然,明白如話。

「插棘編籬謹護持」,首句就是一幅繁忙的勞動場景。也可能是公務之餘、假日休息,我們的詩人插上荊棘,編成籬笆,謹慎小心地護持著新栽的竹子。當然種竹絕不是插棘編籬兩個項目,耕耘、整地、施肥、栽植、澆水等勞動過程全被省略。插棘編籬,見出詩人愛竹之深,柳宗元曾說,「其蒔也若子」,作者也好象愛護小孩一樣愛護幼竹。

接下來詩人連用五句,從多側面、多角度地對新竹生長發育過程,進行形象化的想像描繪。先看「養成寒碧映漣漪」,此句是以水寫竹。一大片碧綠的新竹在主人辛勤的護持下,一天天地長高,倒影映入清澈的水中,水面還有細小的波紋。「寒碧映漣漪」,寫出了水的清、竹的涼。

"清風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額聯首句寫竹之高。風搖竹動,秋風卷地竹先感知,迎風搖曳,不僅有沙沙音響,且有陣陣清涼,此句以風寫竹。次句寫新竹之茂密,酷暑盛夏,烈日當頭,竹蔭遮蔽,人在其中,天涼如秋,並不覺得炎炎暑熱,此句以日寫竹。頷聯一句言秋,一句言夏,總寫竹之茂盛,是詩人「謹護持」的成果。

「解籜時聞聲簌簌,放梢初見影離離」。頸聯追敘解籜、放梢之初,新竹生機盎然,養料充盈,生命力旺盛、生長極快。竹管為籜(tuo),籜解而竹梢放,竹竿在生長過程中,筍殼逐漸脫落,其聲簌簌,是為動;其影離離,是為靜。

詩人運用動靜結合的手法,形象逼真地再現了新竹生長的過程,使人如聞其聲簌簌,如見其影離離,竹影散亂披扶的祥子。

愛竹子是高人雅士們的一貫傳統,據《晉書》載,王徽之生性喜竹,他曾寄居在一座空宅中,馬上令人種竹。有人問其故,他說,「何可一日無此君」。蘇東坡更是說「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陸放翁當然也不甘落後,尾聯「卒章顯其志」,詩人構想了自己的美好願望。將來歸鄉閑居之後,將會經常地來到竹林邊,帶上自己的枕墊竹席,仰卧其間,納涼消夏,怡然自樂。

這首詩通俗易懂,明白如話。全文句句寫竹,卻不著一個竹字。首聯介紹詩人如何養竹,頷聯從風吹和日晒的角度描寫,頸聯分別從聞和見兩個方面去闡述,尾聯則表達作者對竹的濃厚興趣,進而引發對生活的熱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幽窗冷雨一燈孤,納蘭性德的一首詞,情真意切,令人心碎
白樸很有寓意一首詞,語言通俗易懂,卻飽含深刻的道理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