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15式坦克服役有何意義?以實際出發,是中國自主研發的又一進步

15式坦克服役有何意義?以實際出發,是中國自主研發的又一進步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內一窮二白、百廢待興,而當時國內的工業基礎也較為薄弱,難以生產各種裝備。因此當時的中國只能向蘇聯購買各種武器裝備,來滿足國防的需要。而隨後朝鮮真正的爆發,也加快了我國向蘇聯引進裝備的進程。而在蘇聯所援助的這些武器裝備中,坦克則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也開始了自主研製坦克的步伐,而通過技術的不斷進步,開始走上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武器研發之路。

12月27日,國防部發言人向記者表示,15式輕型坦克已經服役,並正式列裝部隊了。其實在前段時間國家博物館舉行的展覽上,軍方就已經首次曝光了我國的新式坦克,而它的正式名稱又稱之為15式坦克。事實上,就算這款坦克已經服役,但是關於它的具體信息並不多。但是與99式坦克相比,15式坦克存在的一大優勢,就是噸位較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機動性。但是在當前環境內,大部分國家都是在往坦克加重,增強其裝甲的防禦能力,我國為何要反其道而行之呢?

其實這是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出發的,畢竟我國幅員遼闊,地貌複雜,因此對於坦克的要求也是多樣的。除了平原地區的重型坦克之外,為了滿足西部高原地區,以及南部丘陵地區的作戰需要,輕型坦克的研發也是刻不容緩的。因此輕型化的機械部隊建設,是我國進入21世紀研究的重點之一。或許在防護體系上,確實較之於國產的三代坦克來說確實有些薄弱,但是這也是輕型坦克所共有的一個通病,以現在的技術還無法解決。不過為了滿足高原、丘陵地區的作戰需求,15式輕型坦克僅重33噸,其實也是在一個合理的需求里。

15式輕型坦克與99A式坦克相比,配備了新一代的信息系統,加強了態勢感知的能力。在未來的信息化戰爭中,這一技術顯然是十分重要的。而在高原地區,空氣密度較小,發動機的效率也會降低,因此15式主戰坦克除了裝備一千馬力的柴油機之外,還配備了2級的洛輪增壓系統,從而可以讓坦克在高原地區正常行駛。甚至為了士兵能夠持續在高原地區進行作戰,還在車內配備了加氧系統,畢竟在此環境中,很容易發生高原反應。

事實上,15式輕型坦克的裝備,是根據國內地形的變化所研發的一款坦克,也正印證中國在自主研發上的有一大進步。早前中國坦克方面的技術還是從蘇聯方面借鑒而來的,而現在我國軍工產業也開始朝中國創造的道路上不斷邁進,想必在未來不久,不僅是坦克,在其他方面我國也會往前不斷進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事沸點 的精彩文章:

第10艘052D艦交付,僅是開始,這款8000噸軍艦才是目標
英國購買135架F35戰機,結果關鍵時刻變卦,美國損失過十億

TAG:軍事沸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