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要了解改革開放40年時裝史,得先了解這五個關鍵詞

要了解改革開放40年時裝史,得先了解這五個關鍵詞

2018年,最經典的關鍵數字就是「40」,如果要更精確一點,那就要說「改革開放40年」。為了「40」,全國各地大大小小展覽館都策划了不同內容的「40年」展。其中,最令人眼睛一亮的就是,中國絲綢博物館策劃的「大國風尚——改革開放40年時尚回顧展」,正所謂服裝是穿在身上的歷史畫卷,是時尚變化最為靈敏的風向標。因為服裝以非文本的形式記錄著歷史的變遷、社會的發展、文明的進步、人們思維方式的轉化,所以,我們可以透過不同時代人們的穿衣變化,看到改革開放40年的變遷與進步。

其實,服裝藝術與時尚文化在這40年里覺醒、碰撞、融合、變遷,除了建立改革開放之初中國藝術和文化向世界發聲時最為普遍的態度和觀念「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之外,我國在改革開放的40年里,一步一步地從製作、設計與穿著中帶出傳統文化元素和民族風格,展現了中國設計與中國時尚不斷增長的文化自信。


1

「藍螞蟻」與「灰螞蟻」

《中國1972》截屏

以義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首度進入中國拍攝紀錄片《中國1972》為代表,標誌著被街頭排山倒海般的自行車洪流所震撼的外國人,對於中國男女都一樣的單調、樸素,統一清一色藍、灰、軍綠色衣著——樣式只有中山服、列寧服與軍裝感到印象深刻,並稱呼中國人是「藍螞蟻」或「灰螞蟻」。

《中國1972》截屏


2

「的確良」

1976年之前,人們穿的、蓋的都是全棉製品。後來,國家認識到,要解決老百姓穿得暖、穿得好,就必須引進新的纖維材料。為了騰出棉花用地,增加糧食、蔬菜種植土地面積,1976年至1979年,全國大量進口化纖設備,引發了國人在「穿衣」上的革命。70年代中期,滿足人們最基本的溫飽需求,又能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極度渴望「小資情調」的「的確良」(dacron,滌綸,的確良是的decron的粵語諧音)面料開始走俏,但到了80年代中就開始沒落。

1977年,北京印染廠在百貨大樓舉辦「的確良」花布圖案選樣投票,群眾踴躍參與,攝影/致謝:胡敦志

3

皮爾·卡丹

第一位來到中國的歐洲設計師「永遠的冒險者」皮爾·卡丹,看準了中國大地蘊藏的商機。1979年初的中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大幕開啟。4月9日,國務院提出要加快發展「投資少,見效快,積累多,換匯率高」的輕工業,服裝行業名列前茅。同年4月,皮爾·卡丹訪問中國,他帶來了12個外國模特,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辦一場服裝觀摩會,一個臨時搭起的簡易T型台上走秀,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後的第一場時裝秀。

「服裝觀摩會」a.k.a 「時裝秀」


4

」斬衣」、「斬裙」、「紅裙子」

1984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的《街上流行紅裙子》,繼《廬山戀》之後又一部引領時尚的作品,是第一次直接以時裝為題材的電影,講述紡織廠女勞模從保守退縮再到大膽展現美麗的曲折心路。當時的上海,姑娘們會在公園裡穿著漂亮衣裙賽美,爭奇鬥豔的服裝被冠以「斬衣」、「斬裙」這樣的霸氣之名。女主角陶星兒最終鼓起勇氣走入「賽場」,一襲紅裙艷壓群芳,把其他美裙「斬」得落花流水,獲得自信的她由此掙脫了舊觀念的束縛。結尾處,一排年輕姑娘們身著各式紅裙走下台階,裙裾翻飛,笑容明媚,一片鮮艷的紅色彷彿照亮了世界。

這部影片一公映,紅裙子隨即風靡全國,標誌著中國女性開始自由追求女性化色彩的服裝,從單一刻板的樣式與顏色中解放出來。

開心的紅裙女孩們

5

「兄弟盃」

1993年,由中國服裝研究設計中心和日本兄弟工業株式會社聯合創辦的「兄弟杯」中國國際青年服裝設計師作品大賽連續十年在每年春季的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期間舉辦,其中創意服裝設計的「兄弟盃」大賽大賽——鮮明的個性風格和時代感,並融於本民族的優秀文化之中,同時要求系列服裝設計完整統一,富有美感,服裝服飾 配套有新意。

這個獎項造就一系列中國的服裝設計師與服裝,具有階段性的意義。奧運之後,中國元素則成為國際時尚舞台上常常出現的一種流行風格,本土設計師在與國際時尚同步的同時,也改變了對中國元素的宏大敘事——不用承載向世界發聲的使命,不必傳承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而還原為服裝的設計元素本身,運用更為成熟和時尚的設計語言,表現中國元素的華貴、雅緻與神秘。

1993年,第一屆兄弟盃金獎,吳海燕《鼎盛時代》,作品精心提取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竹編頭飾富有中國古典亭台樓閣的造型意味,通過手繪絲綢和對比感的配色來表現極具古韻風味的時裝藝術效果。

1994年,第二屆兄弟盃大賽金獎,馬可《秦俑》,通過藝術化的材質搭配再現古代秦俑樸拙而威武的風采,將中國的傳統內涵轉換成現今的創意精神。

2004年,第10屆全國美展獲獎作品,裘海索,《尋鳳行鳳循鳳》,將具有千年文化積澱的傳統手工染色精華——蠟染作為設計主體,用具有質樸、原始、自然的傳統染色技法表現耀麗的紋飾圖樣,將傳統工藝與現代時裝造型相結合,使時裝樸實中現華麗。

薄濤,《水瑟丹青·白雲紅樹圖》,以故宮博物院的藏畫作為設計元素,創造性地將明代藍瑛的《白雲紅樹圖》融入設計優美曼妙的時裝,運用織、染、印、綉等工藝將書畫濃縮於一件充滿了東方典雅的禮服之中。把中國優秀古典文化與現代時尚巧妙融合,充分再現經典的傳承之作。

2018年,王雷,《今日大漢》(圖右),以漢代服飾為造型元素,收集大量記錄當下時事和新聞報道的報紙,經過挑選、裁切、粘貼、抽取、打濕、搓線、打板、編織、縫合、熨燙等數十道手工工序後製作成衣。伴隨國家提出了「一帶一路」戰略,讓昨日的絲綢之路重現歷史的光明。作品巧妙採用標誌絲綢之路的漢代服飾,使用今天的事(報紙信息)來說古人的事,以古喻今,古今結合,用今日的材質表現昨日的形式。


近期展覽

大國風尚——改革開放40年時尚回顧展

中國絲綢博物館中國時裝館

2018年10月24日 至 2018年12月24日

- E N 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YT藝術雲圖 的精彩文章:

BE芭莎能量強烈推薦的展覽,你看懂了嗎?

TAG:YT藝術雲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