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45歲後,想健康,牢記,少吃4種食物,多做3件事,或許還能長壽

45歲後,想健康,牢記,少吃4種食物,多做3件事,或許還能長壽

45歲,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健康的「拐點」。

隨年齡增長,人們身體各個機能逐漸衰退,各種疾病沒完全表現出來,但身體也會出現「力不從心」的感覺。

45歲後,機體各器官的衰老會更快,將進入「疾病爆發期」,常見疾病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肝病、胃病、血管疾病,甚至會危及生命,出現猝死、癌症。

45歲之後的十年,處於「生命高危期」,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全靠你,保證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牢記,少吃4種食物,多做3件事,或許還能長壽!

少吃4種食物:

食物一:高鹽腌菜

鹽,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除了調味時加入適量的食用鹽,生活中還有很多「看不見」的高鹽食物。

很多中老年人偏愛一些腌菜,如榨菜、腌黃瓜等,這類食物中的鹽含量比較高,攝入過多,容易致使血壓升高,誘發高血壓,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食物二:高脂肥肉

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很多家庭都能經常吃肉,但有些中老年人偏愛肥肉,肥肉比較香,軟、嫩,容易咀嚼,但肥肉屬於高脂肪食物,攝入過多,容易增加體內脂肪合成,誘發脂肪肝、高血脂,促使血栓形成,堵塞血管。

高脂食物還有些加工品,如油炸類、奶油蛋糕等,這類食物的熱量也很高,一定要少吃。

食物三:高糖飲料

孩子喜歡吃糖果,因為甜。大多數人老了,也愛吃甜食,牙口不好,會選擇喝些高糖飲料。

糖,是人體所需營養素之一,為身體提供必要的能量,但攝入過多,會使體內血糖升高,從而引起胰島素分泌過多,容易導致脂肪囤積,促使斑塊形成,增加血管疾病的發生。

高糖食物還有很高糕點、罐頭等,含大量「隱藏糖」,長期攝入糖分,容易誘發糖代謝異常,也就是糖尿病。

食物四:動物肝臟

動物的肝臟與人的肝臟一樣,主要作用是解毒,「好的」營養和「不好的」毒素在肝臟內代謝、分解、合成,致使動物肝臟含有高膽固醇和脂肪。

適量食用一些動物肝臟,如豬肝、雞肝,沒什麼大礙,但一定不要過量,否則會增加血液粘稠度,經常吃的人,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及併發症的發生。

多做3件事:

第1件:主動飲水,不渴也要喝水

有人說過「人是水做的」,人的60-80%都是水分,體內水分不足,對身體健康也會有影響。

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不渴也要喝水,喝水時,最好根據自身情況,放些花草茶,有更好的養生功效。

蒲公英根紅茶:消炎、養胃

將蒲公英根經發酵處理,可大大降低蒲公英的寒性,對很多人都能長期泡水喝。

蒲公英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廣泛應用於多系統炎症相關性疾病,可改善身體的炎症體質。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蒲公英可抑制、殺滅致病菌幽門螺桿菌,促進胃黏膜修復,減少潰瘍發生,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臨床上的抗生素,對慢性胃炎、胃潰瘍有不錯的療效。

每天2-3杯蒲公英根紅茶,消炎、養胃、助消化,

扭序花茶:清血脂

扭序花,是一種葯食兩用的植物,也是一種黎族藥茶,性平。

研究發現,所含的有效物質黃酮類成分,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心肌梗死、抗心律失常、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從而改善心腦血管疾病。

第2件:每天1-2次排便,清毒素

對現代的中老年人來說,能保證每天排一次便,就是很好的。

排便不順暢,會使腸道不健康,增加各種疾病的風險,誘發癌症、心臟病等。

正常來說,經過一宿的代謝,胃腸道排空,一早上是最好排便的時間,尤其是早5點至7點之間,腸道蠕動比較活躍,會使排便更順暢。

保證每天1-2次排便,清理腸道毒素,做好2點改善便秘!

1,清晨空腹喝一杯溫水

早上醒來洗漱後,空腹喝一杯溫水,與體溫接近,能沖刷腸道,促進糞便排出,改善和預防便秘。

2,盡量選用蹲式排便

排便姿勢對糞便是否順暢排出,也有很大影響。

蹲式排便能使肛門周圍的肌肉得到放鬆,腹壓增大,從而利於糞便排出;

這一姿勢還可使直腸與肛管的角度「變直」,更利於糞便排出。

第3件:充足睡眠,保證體力恢復

良好的睡眠,是保證身體健康的關鍵點之一。

人在白天活動了一天,需要保證充足的睡眠,讓身體內各個器官得到休息,使體力很快得到恢復。

若睡眠質量不好,會加快器官衰老,還會降低身體免疫力,讓人更容易生病。

保證睡眠充足,最好每天晚上不超過11點入睡,保證每天6-8小時的睡眠時間,盡量不要熬夜。

堅持這樣做,機體的體力能正常恢復,身體不容易生病。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師雪姐姐 的精彩文章:

肝不好,多吃2種「根」,補充3類營養素,肝會一點點慢慢變好!
一身精氣匯於眉!眉毛稀,命歸西,真是如此?

TAG:營養師雪姐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