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權健忽悠爸媽?趕緊科普這些設計知識點

權健忽悠爸媽?趕緊科普這些設計知識點

每天早8:00設計癖準時推送

最近,醫學類自媒體賬號「丁香醫生」,發布了一篇名為《百億保健帝國權健,和它陰影下的中國家庭》的文章。

文章發布後,迅速引爆了各大網路平台,同時也將天津權健公司推上了風口浪尖。

Arrancar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丁香醫生」已然和天津權健公司正式開戰,眾多網友都站在了「丁香醫生」一邊。

Arrancar是不懂醫學的。

魯迅先生好歹還是畫過圖,受過一定專業教育的人,而Arrancar對於醫學的了解僅限於「去醫院就老老實實聽醫生的話」的水平。

但是,從「丁香醫生」的文章當中,Arrancar也能看出個所以然來。

「丁香醫生」在文章當中提到的周洋小朋友,罹患骶尾部惡性生殖細胞瘤,在醫院的治療過程中,雖然痛苦,但腫瘤標誌物一度接近正常水平。

這時,權健公司介入了小朋友的治療。

周洋的治療過程並不順利,還伴隨著巨大的痛苦。周洋的父母又是樸實的農民,文化程度不算高,也不忍心讓女兒遭受如此苦難。

悲痛之下,慌亂之中,一家人暫時中斷了醫院的治療,讓女兒吃了兩個多月權健公司的「抗癌」產品。

然而,小周洋的病情卻惡化了,並最終在極度的痛苦中離世。

小周洋在生死線上掙扎時,權健公司卻將其作為又一個「奇蹟」在視頻網站、社交媒體和論壇上宣傳。

……

古羅馬政治家西塞羅有這樣一句話:「沒有什麼能比給予他人健康更能使人接近諸神。

無論是古羅馬,還是如今,「給予他人健康」確實是一件十分偉大的事情,「媲美諸神」也不算是特別誇張的描述。

權健公司給予的並非是「媲美諸神」的治療方案,而是一件件低端拙劣的詭異產品

「骨正基」——一款能夠男女老少通用的高科技「鞋墊」。治得了腳,正得了骨,連心臟和前列腺都能搞一搞。

權健衛生護墊——用的是石墨烯,掛的是CPU,還自帶食品級鋁箔包裝。負離子,磁場,能量什麼的說產生就產生。不光女士可以用,男士用了都有奇效。

這不是醫學,更不是科學,只是一群貪圖利益之人的卑鄙說辭。

為高齡人群,為特殊人群的產品會有這樣狂妄、無知的說辭嗎?

根本不需要。特殊人群需要的是科學合理的設計堅實可靠的結構,還有能給予切實幫助的實際功能

Google推出的智能檯燈Google Mate。

在Arrancar看來,其設計重點就在於三點:

檯燈可以通過觸摸激活,也可以用語音激活——老人不必動用太多力量在激活檯燈上;

照明部分可以單獨拆下,當作手持光源來使用——老人可以用這個檯燈來一定對停電這種突發事件;

底座部分具有撥打電話,設置鬧鐘,播放媒體等智能功能——老人可以通過這個檯燈來安排自己的生活。

而這就已經足夠了。

專為高齡服藥人群設計的Easypill醫療系統。

這就只是一個設定時間,然後提醒老人按時按量服藥的輔助系統。

最多,就是配合App能夠記錄老人的服藥情況,並在老人服用了錯誤劑量的藥物時提醒家人和醫生。

藥物仍舊是醫生開出來的藥物,治療也還是要醫生來治療,這個系統中的硬體和軟體不會對藥物本身產生分毫的改變。

其實,老人們需要的也只是有個提醒,他們明白服藥的重要性,也能夠完成服藥的大部分動作。

而這就已經足夠了。

專為糖尿病人士設計的Siren Care系列可穿戴設備。

這一系列襪子、鞋墊可確實是裝了電子原件,但是並沒有那種「神跡」一樣奇妙療效。

它只能檢測糖尿病患者足部的溫度變化,將數據上傳至資料庫後,就可以檢測自己的足部是否有炎症,進而有足夠的時間來應對糖尿病帶來的某些併發症。

這一系列可穿戴設備,治不好糖尿病,也無法直接緩解併發症,只是給患者提供一定的數據和信息

而這就已經足夠了。

日本一家公司推出了的可調焦距的「Touchfocus」眼鏡。

通過內置的電動液晶陣列,使用者可以通過一個按鈕,將這個眼鏡從常規鏡片切換到短焦眼鏡。

並且還可以挑選各種各樣的鏡架顏色——誰說追求時尚只是年輕人的專利呢?

對於一些還保持著閱讀習慣的老年人來說,這樣一款眼鏡並不能改善他們眼睛的老化,但卻能夠幫助他們獲得更好的閱讀體驗

而這就已經足夠了。

設計師Jake Naish為高齡人群和殘障人士設計的「STIK移動系統」。

看起來就是一個十字樣的拐杖和貼在房間各處異樣把手,十分的不起眼。

但是通過合理的運用,STIK可以幫助這些人獨立完成許多動作:

上廁所;

下床;

出入浴池。

拐杖和把手不能追迴流逝的青春,也不能修復受傷的肢體,但能幫助他們完成正常的生活。

他們能夠不依靠他人的幫助完成那些必須的動作,這一點已經給予了他們莫大的支持。

而這就已經足夠了。

Arrancar剛剛列舉的這些產品,有的是健康設備,有的只是生活用品。

但他們都沒有宣稱自己的產品具有如何如何神奇的療效,能夠治癒這樣那樣頑固的疾病。

它們給予的,是幫助

幫助老人們安排自己的生活;

幫助老人們掌握自己的身體狀況;

幫助老人們和醫生更有效的交流。

最重要的,是這些產品的開發者通過這些產品向包括老年人在內的一眾特殊人群傳遞這樣一個信息:

你們還沒有衰老到什麼都不能做,你們還可以掌控自己的身體與生活。

這樣的信息,似乎比那些胡編亂造的保健品更有效果吧!

因為,最能掌握自己生命的,還是我們自己啊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經濟日報》, 搜狐新聞, 央視新聞, Trendhunter , Tuvie , CES,Shout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設計癖 的精彩文章:

《海綿寶寶》創作者去世,晚安了比奇堡
3步解鎖辦公室新姿勢,老闆,我今天必須躺著!

TAG:設計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