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解析「若要小兒安 三分飢和寒」的真正緣由 三暖三涼是根本!

解析「若要小兒安 三分飢和寒」的真正緣由 三暖三涼是根本!

我們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這兩種孩子:一種是生下來又小又瘦,但是大半年抱出來之後又白又胖;另外一種則是相反的狀況,生出來的時候白白胖胖,但是抱出來的時候面黃肌瘦。

這種現象就說明了帶孩子的媽媽養孩子的問題。餵養好了,孩子在的體質也能得到改善,要是不懂的給孩子調養,孩子天生再好的體質,也會遇到傷害。

那麼嬰兒期都應該注意什麼呢?著名的兒科專家錢乙早就說過:若要小兒安 三分飢和寒。

人若在空氣中收到寒涼,人體自然會調集衛氣分布於體表以禦寒,防止感冒。家長如果給孩子穿的過暖,就會形成過於溫暖的環境,人體在這樣的環境中毛孔會張開沒有寒冷環境的刺激,人體也不會再體表興形成防寒的衛氣。嚴寒的冬日,穿的再多也有脫衣服的時候,沒人敢保證孩子每一秒都呆在溫暖的地方。很可能在脫衣服的瞬間,寒氣就從孩子開放著的、沒有防寒系統的毛孔長驅直入,這樣孩子會很容易感冒生病。所以,在秋天涼意初起的時候,要讓其保持三分寒,以增強抵抗力。

「三分飢」,即是吃七分飽就可以了。

孩子吃多了一是損傷脾胃,影響消化吸收,久之導致營養不良;二是造成胃腸食積。中醫認為,「久積化熱」選擇內熱,有內熱容易導致外感,易生感冒等疾病。

還有些家長,孩子不吃飯總是追著喂,殊不知這會給孩子造成挑食和厭食的壞習慣。孩子不吃飯是因為不餓,餓了自然就吵著吃了。所以家長要知道,三分飢的餵養經驗,

孩子穿衣講究「三分寒」,是從宏觀上講的,而不是說讓孩子全身都要寒,正確的做法是「三暖三涼」。

小兒的衣著講究「三暖三涼」

三暖:背暖、肚暖、足暖

背暖:保持背部的「適當溫暖」可以減少感冒的機會。一般過暖背部會出汗,會因為背濕而患病。

肚暖:肚子是脾胃之所,保持肚暖既是保護脾胃。孩子常脾胃不足,當冷空氣直接刺激腹部,孩子就會肚子痛,從而損傷脾胃功能,影響到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另外,脾胃與免疫功能有關,所以保持肚暖是孩子保健的重要一環,睡覺時圍上肚圍是保持肚暖的好方法。

足暖:腳部是陰陽經血交匯之處,皮膚神經末梢豐富,是對外界最敏感的地方。孩子的手腳保持溫暖,才能保證身體適應外界氣候的變化。

三涼:頭涼、心胸涼、下身涼

頭涼: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講,孩子經由體表散發熱量,有1/3是由頭部發散,頭熱容易導致心煩頭暈而神昏。頭部最容易「上火」,孩子患病也是頭先熱。如果孩子保持頭涼、足暖則必定神清氣爽,氣血順暢。

心胸涼:穿著過於厚重臃腫,會壓迫到胸部,影響正常的呼吸與心臟功能。穿著過厚,還容易造成心煩與內熱。所以應該保證孩子的「心胸涼」,胸部不能穿的過多。

下身涼:孩子在十歲以前,血氣都很旺盛,但是陰氣不足,此時他們下身的衣服宜薄不宜厚。如果下身過於溫暖,則有礙於陰氣的增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好中醫 的精彩文章:

吳敏霞產女 每個女人都應該知道的產後飲食常識!
哺乳期過後一個月病一次 其實都是攢出來的!

TAG:北京好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