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學佛者遇到這幾種情況,需要及時停下來反省一下

學佛者遇到這幾種情況,需要及時停下來反省一下

學佛,好處太多,但因為有種種的好處,也會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很多人學佛,容易遇到這幾種常見的情況,如果你也有,就需要停下來,好好反省一下自己了,因為你可能,學偏了。

佛法不消極的,學佛的人,在學佛以後,應該變得更加積極,更加陽光,充滿正能量,這是學佛會給我們帶來的,相反,如果學佛以後,這些特徵你都沒有,那就證明,你學的不是佛法,而是魔法。

佛法的教義,要我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就是說,學佛以後,在行為上,應給會變得更加友善他人,變得更加願意積極主動幫助和感恩他人。

同時,佛法的內在主要是讓我們,去除貪嗔痴,修持戒定慧。而在去除貪嗔痴的同時,我們的內心就會變得更加寬廣,因而會更加熱愛生活,更能包容一切不平之事。

所以,學佛以後,我們應該是更加樂觀,更加友善,變得更加圓融,懂得換位思考。

在生活中,有些人學佛以後,這幾種情況,經常出現,比如執著於吃齋持戒上,與朋友聚餐,都會交代廚師,自己不吃韭菜,不吃蔥蒜,不吃這不吃那。與家人在一起時,也會要求家人,跟著自己吃素。一旦別人的習慣與自己相違時,就會發出異樣的目光,去看待他人。

這就是典型學佛學偏的表現,持戒吃素,本身是個好的習慣,但學佛者,要懂得一個道理,我們生活在一個集體當中,要以顧忌大多數人的感受去要求自己才行,不要把自己的喜好,強加在他人身上,即便自己是對的,你這樣做了,也就錯了。

佛陀當年乞討化緣時,別人施捨什麼,就會吃什麼。學佛需要的是照顧他人,而不是自私為己,還有一部分人,學佛以後,每天執著在閉關念佛上,家裡的事情,身邊的親人朋友,不管也不聞,甚至連親友都疏遠了他,這樣的行為,不是在學佛,而是在學魔。

我們在敲擊木魚的時候,一定要先照顧到其他人的感受,不要影響到家人和鄰居,更不能因為學佛而忘了如何為人處世。

學佛不是生活的全部,甚至都不算生活的大部分,我們要在不影響其他人的同時滿足自己,才是正信的學佛。學佛以後的人,身邊的人,一定更願意接近你,而不是疏遠你,如果發現,身邊的人朋友,越來越少,那很有可能是,學佛學偏了的原因。此時就需要我們反省一下自己,換一種更好的方式,去繼續學佛。

你身邊,是不是也有學佛學偏了的人?歡迎留言討論,感恩閱讀與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悟空說禪 的精彩文章:

不要再問時間去哪了,時間或許不存在,金剛經讓你恍然大悟!
佛陀雖無所不能,可有四件事,他卻無能為力!

TAG:悟空說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