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推恩令有何神奇之處?各諸侯難以破解,造反更不可能

推恩令有何神奇之處?各諸侯難以破解,造反更不可能

漢武帝劉徹16歲登基,為鞏固皇權實行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推恩令」,這一政策不僅大大削弱了地方諸侯的勢力,更為神奇的是,各諸侯國都無法破解。那麼「推恩令」具體是怎麼實施的,為何無法破解呢?

西漢建立之後,為了使江山一直掌握在劉姓手中,劉邦分封了很多同姓諸侯,當時全國共有54個郡,其中只有15個郡由朝廷直接管轄,剩下的全部由諸侯國管轄。這樣的比例還是非常恐怖的,如果這些諸侯國聯合起來一致對抗朝廷,恐怕劉邦親自出馬也鎮壓不住。

事實上,雖然是同姓諸侯國,但權力大了之後難免會產生異心,而到了漢景帝時期,削弱諸侯國勢力已經迫在眉睫。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晁錯提出著名的「削藩策」,並很快被漢景帝採納。但這一政策不僅沒能壓制諸侯國,反而引起他們的強烈不滿,並爆發了七國之亂,漢朝為了平定這場叛亂付出了很多精力,而削藩還沒徹底完成,漢景帝卻撒手人寰了。

漢武帝時期,大臣主父偃提出一項建議,將諸侯王的封地分成幾個部分,並交給他們的子孫管轄,這便是「推恩令」的由來。法令剛頒布的時候,很多大的諸侯王都沒有採取行動,他們知道這是朝廷削弱自己勢力的一種手段。但比起諸侯王與朝廷之間的矛盾,他們與子孫間的矛盾更加嚴重。這就要提到諸侯王的繼承製度。

在此之前,諸侯王的爵位和封地都是由嫡子繼承,庶出的兒子沒有繼承權利,這就導致兒子們之間產生嚴重的嫉妒心裡,但朝廷就是這樣規定的,再不滿意也沒辦法。但「推恩令」頒布之後,其他兒子也都有了分封的權利,這樣的機會大家怎麼會放過?所以即便諸侯王們不同意,但在兒子的要求和反抗下,不得不接受「推恩令」。

那麼為什麼這次諸侯王們不聯合造反了?

不是不想,而是不可能。

首先,漢武帝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將仁政和法治相結合,讓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擁有一些感情色彩,不再像之前那樣冰冷。而君權神授的提出也讓皇帝變得更加神聖不可侵犯。

其次就是中朝和刺史的設置,漢武帝提拔了一批有才幹的官員作為參謀,但實則卻是內廷,權利也逐漸增大。除去各地的監察制度之外,刺史的職位要高於各郡和諸侯國,這樣一來也是對諸侯王的一種威脅,表面看是輔佐管治,實則就是朝廷安插在諸侯王身邊的眼線。

在這種情況下,諸侯王的兒子們一定會爭奪權力,甚至可能自相殘殺。但如果起兵造反,怎麼也得有個理由吧,可按照儒家的「三綱五常」來看,朝廷要求諸侯王對這些兒子平等對待,如果你自己都反對,那麼你的兒子肯定會最先反對你,這也是「推恩令」的聰明之處。這項制度不僅解決了諸侯王的威脅,而且還能得到諸侯王兒子的擁護,簡直一舉兩得,諸侯王就算有再大本事,也無法破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皮哥說史 的精彩文章:

劉邦想用此字作為國號,遭群臣反對,漢族差點改名
美軍從越南撤軍,留下3樣東西,至今仍影響越南

TAG:皮哥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