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擔心孩子被欺負?父母需要這樣做

擔心孩子被欺負?父母需要這樣做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自我實現的預言」。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怕什麼來什麼」。我們先來講個故事吧。

有個媽媽從小被同學欺負,很擔心自己的孩子上學也被別人欺負。所以孩子每天回到家,媽媽都會很緊張的問「今天有沒有人欺負你?」

因為媽媽每天都會問這件事兒,所以孩子在學校格外關注是否有人欺負他。

擔心孩子被欺負?父母需要這樣做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有一天,孩子被媽媽問到時,突然想起來今天被同學推過一下。所以隨口回答媽媽「有人欺負我」。媽媽很緊張的囑咐他明天要打回去,或者告老師。

孩子果然第二天回去找同學理論,兩個人打了一架,這更強化了孩子覺得有人欺負他。隨時準備著反擊周圍同學的「欺負」。小小的摩擦會被解讀為衝突,衍生為激烈的爭執。

漸漸的,越來越多的同學不喜歡這個孩子。於是他的朋友更少,「欺負」他的人更多了。

我講這個故事,是希望媽媽能夠首先調整自己的心態,理清對於「孩子可能會受欺負」這件事情的擔心究竟來自於事實,還是來自於對孩子的保護。是來自於自己的經歷,還是來自於自己內心的恐懼。

擔心孩子被欺負?父母需要這樣做


真誠、善良、樂觀才會吸引朋友

我想媽媽希望的,並不是孩子為了獲取幫助,為了跟別人搞好關係而刻意的取悅的「塑料友情」。而是希望孩子能夠交到真心實意的朋友,享受美好的友誼。

媽媽說孩子「嘴笨,不會說話,不會交際,不會處理同學關係」。但是我想,真正的友誼並不來自於口齒伶俐,善於交際。

我們自己願意跟什麼人做朋友?我們自己又是在什麼時候,會獲得真正的友誼呢?

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我想,真誠、善良、樂觀、積極放鬆的狀態,可能是比較重要的。

想讓孩子成為一個真誠、善良、樂觀積極的人,我想最重要的就是讓他感覺到自己是被愛的。這樣他才會有能力去愛別人,愛這個世界,去愛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

由此,他也會收穫更多的愛。這是避免「被欺負」的好辦法。

擔心孩子被欺負?父母需要這樣做


父母不要傳遞擔心和焦慮給孩子

孩子對生活有巨大的熱情的時候,就會真心實意的對身邊的人發生興趣,也就更容易交到朋友。

所以建議媽媽不要把自己的焦慮傳遞給孩子,給孩子一個更自由接納和放鬆的氛圍。


跟孩子之間搭建穩固的感情聯結

通過每天跟孩子玩親子遊戲,讓孩子感覺到放鬆,讓孩子能盡情的舒展的大笑,讓親子間有一個穩固的連接。

孩子會把這一份親子間的溫暖的感受拓展到身邊的人,拓展到成為他對待這個世界的態度。

擔心孩子被欺負?父母需要這樣做

寄希望於別人幫助孩子,不如強大他自己

有時,寄希望於孩子被欺負時有人幫助他,不如寄希望於孩子足夠強大。有力量能夠自己幫助自己。

那時候,有沒有朋友已經不是那麼重要的事情,是否偶爾被欺負可能也無關緊要,重要的是孩子擁有幸福所需要的安全感,勇氣,力量,信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