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大紅袍喝起來有焦味,原因不簡單!

大紅袍喝起來有焦味,原因不簡單!


原創 | 義芳君說茶:被人詬病的「大紅袍喝起來有焦味」,這三大真實原因你知道嗎?

我們知道,大紅袍是武夷岩茶眾多品類中的當家品種,一直是作為閩北烏龍茶派系的經典之作,位列中國傳統十大名茶之一。

應該說,武夷岩茶「岩骨花香」的品性,很大程度上來自於以往大眾對大紅袍的品飲認知。

因而,在大紅袍的品鑒中,最為重要、也是最為標誌性的正是品出岩茶特有的「岩韻」和令人舒暢的花果香。

換句話來說,優質的大紅袍一般要符合「味要純、氣要正、色要亮、韻要足、葉要活」的基本品質特徵,不會有焦味、餿味、酸味等這些在茶葉品鑒中統統歸為「異味」的令人不舒服的氣味出現。

在實際的茶葉品鑒中,的確很多人喝到的大紅袍會有焦味出現,燥感明顯。這也導致大紅袍常常被人詬病,作為一名外地人對此更是雲里霧裡。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有人說,這裡的水可深了。義芳君認為主要是以下三個方面原因:

一是這跟武夷岩茶的加工工藝息息相關。「焙火」在武夷岩茶加工中,一直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以致大部分人都產生了這樣的印象:「岩茶就是靠火焙出來的」。這話有一定的偏頗,這裡不展開討論。僅從岩茶的焙火來說,不僅需要先來趟「走水焙」,挑揀完成後,還需進行復焙,以固定品質特徵。

這時候火候掌握不到位,焙火焙高了,就容易出現虛高火,把茶葉給焙焦了,出現了焦糊味。而與此相反,如果火候掌握到位,採用中高火焙,也容易形成富有特色的焦糖香,散發出高足火特有的這種火甜香。

二是加工過程中,除了焙火溫度太高導致焙壞了的原因以外。還有一種可能,即來自殺青時,因為出鍋速度太慢,導致把茶葉給炒焦了。

三是現在的大紅袍魚目混珠,市面上以拼配居多。有一些人把外山或者洲茶拿來冒充正岩地區茶,為了掩蓋茶葉品質方面的缺陷,提高品質,往往都是盡量焙足火。這樣,一不小心就焙過頭了,也就容易產生焦味。

我是【義芳君說茶】,每日分享原創茶文。歡迎茶友關注交流,留言轉發。

版權聲明:本文由義芳君(gwj030)原創撰寫,媒體轉載請聯繫義芳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珍品義芳茶文化 的精彩文章:

究竟該不該這時候喝新茶,就看你有沒有認識到這兩點
普洱老茶頭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多少?

TAG:珍品義芳茶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