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皇帝禪位給自己的兒子,為何死活不肯交出傳國玉璽?

乾隆皇帝禪位給自己的兒子,為何死活不肯交出傳國玉璽?

乾隆皇帝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之一,僅次於自己的爺爺康熙皇帝。如果從掌握實權的時間來看,乾隆皇帝則是世界第一,因為他掌握實權的時間將近64年。在位60年之後,乾隆皇帝決定按照自己的約定,把皇位讓給自己的兒子嘉慶皇帝。但是非常戲劇化的情況出現了,乾隆皇帝願意禪位,但不願意交出傳國玉璽,這是怎麼回事呢?

公元1735年,58歲的雍正皇帝突然去世。隨後,25歲的寶親王弘曆繼承了皇位,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乾隆皇帝。早在乾隆皇帝上台之後,年輕的弘曆就立下了一個誓言:如果上天眷顧,自己能夠在位60年時間,就立刻禪位給兒子,絕對不能超過自己的爺爺康熙皇帝。康熙皇帝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總計在位61年。乾隆非常崇拜自己的爺爺,各方面都喜歡模仿康熙皇帝。但乾隆忽視了一個時間點,康熙皇帝登基的時候只有8歲,僅僅是一個還。而乾隆皇帝登基時,已經是25歲的青年了。

估計乾隆皇帝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會成為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在乾隆皇帝在位的後期,只有20多歲的和珅迅速崛起。由於年事已高,乾隆皇帝把很多問題都交給了和珅處理。和珅的業務能力很強,逐步成為了乾隆朝後期的第一權臣。當時,劉墉、王傑和阿桂能夠適當的對抗和珅,紀曉嵐則沒有這個實力。一轉眼60年時間過去了,乾隆皇帝不得不兌現自己的諾言,把皇位禪讓給自己的兒子。但乾隆的內心不願意交出權力,中國歷史上的太上皇都是這樣,和珅敏銳的察覺到了乾隆皇帝的心思。

和珅想出了「讓位不傳璽」的主意,就是把皇位讓給兒子,但是傳國玉璽仍在乾隆的手裡,新皇帝無論什麼事情都需要經過乾隆的同意。這樣一來,實權仍在乾隆的手裡。已經80多歲的乾隆,已經有點老糊塗的情況,真的聽了和珅的勸告。公元1795年正月,嘉慶皇帝的登基大典上,新皇帝左等右等不見傳國玉璽,精明的官員都知道是怎麼回事。此時,劉墉和紀曉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二人求見乾隆,經過再三勸說,乾隆才不情不願的把傳國玉璽交了出來。此時的乾隆有點老小孩的味道,做事情很固執。

嘉慶皇帝終於得到了傳國玉璽,但仍舊沒有實權,因為和珅還有主意。和珅向乾隆建議,再設立一塊太上皇玉璽,並且昭告全國的官員,以後的公文必須同時加蓋皇帝和太上皇兩個人的印章。只有一個印章的公文,一律無效。因此,雖然乾隆成為了太上皇,把皇位讓給了嘉慶,但實權仍在乾隆的手裡。每逢大朝會,連那些藩屬國的使臣都能看出問題:小皇帝幹什麼事都得看老皇帝的臉色。在嘉慶皇帝在位的初期,全國使用嘉慶的年號,但是在皇宮裡,繼續使用乾隆的年號。一些書籍把這個階段,稱為嘉慶的木偶時代。

公元1799年的春節剛過,89歲的乾隆迅速病倒,而且很快就去世了。太上皇乾隆去世之後,嘉慶皇帝終於掌握了實權。這位已經做了3年多傀儡的皇帝開始爆發,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嘉慶皇帝的第一把火就瞄準了權臣和珅。乾隆去世幾天之後,嘉慶皇帝關押了和珅,並且查抄了和珅的所有財產。本來嘉慶皇帝向把和珅斬首,已報心頭之恨。但由於嘉慶皇帝的妹妹嫁給了和珅的兒子,在公主的苦苦哀求下,嘉慶皇帝最後命令和珅自殺。此時的大清國已經是積重難返,嘉慶皇帝根本無力回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轉瞬繁華萬里 的精彩文章:

一個幽州節度使的權力非常大,到底能夠調動多少野戰軍隊?
能讓和珅下跪磕頭的金大煙袋,到底是乾隆皇帝的什麼親戚?

TAG:轉瞬繁華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