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要想學佛有成就,先從這個地方開始!

要想學佛有成就,先從這個地方開始!

文/如瑞法師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怎樣來修行禮拜的功德呢?用印光大師的話給大家一個提醒。

印光大師說:對於佛像要當作真佛看,不可作土木銅鐵等看。經典是三世諸佛之師,如來的法身舍利,也當作真佛看,不可以作紙墨等看。對經像的時候,就當如忠臣奉於聖主(君主),孝子在讀遺囑一樣的。如果能這樣,則無業障而不消,無福慧而不足。

那就是要給我們提醒,我們天天在念佛禮佛,有沒有想到,泥塑木雕的佛像,要把它當成真佛來看?能懂得更深的理呢,那大家知道,因為真理無相,藉助於泥塑木雕的佛像來告訴大家有真理的存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佛有法身、報身、化身。

法身無相,就是要藉助於泥塑木雕的像來表法的。如果當成真佛看,我們想想,我們的心是怎樣?如果讀經典,當成在讀佛的遺囑,那我們又是怎樣?所以,不是業障消不了,不是福慧增加不了,而是我們的虔誠心用得不夠。

因此印光大師接著說:我常認為,要想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必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的恭敬,則消十分的罪業,增十分的福慧。如果沒有恭敬,而致使懈慢,那罪業就會增加,福慧就會減少。

這是印光大師悲心切切地告訴我們的。他說:哀哉呀,凡遇到知己,比如說交往親密的人,他肯信你的話,當諄諄以此意告知,這就是大大的法布施。

印光大師還在另一處說到:「竭誠盡敬,妙妙妙妙!」一個誠,虔誠的誠,一個恭敬的敬,就是要把我們內心全部的虔誠和恭敬拿出來。

修行,八萬四千法門,三藏十二部那麼多的經律論,實際要想受益,就是要用一個誠,一個恭敬的敬。

我們常常好樂於說:「我能不能得一個密法呀,然後很快地成佛啊?」從哪裡開始修?如果能明白虔誠恭敬,這就是再顯不過的了,再密不過的了,顯中的顯,密中的密。一輩子學佛,就是要從虔誠恭敬開始學。

因此,到了佛殿拜佛,如果你一觀想真佛就在前面,那我們禮佛的心又是怎麼樣呢?

「禮佛一拜,罪滅河沙。」一切的罪業不是滅不了,就看我們的虔誠心能不能用得上。

恭恭敬敬地禮佛,能禮所禮才會感應道交。如果常能練習,那我們就知道,念佛也好,禮佛也好,真能用上我們的這顆心,自己念自己聽,慢慢進入以後就會有體會,原來「心即是佛,佛即心」的。

關注騰訊佛學 長享智慧清流

圖文轉自網路,內容僅作公益性分享。

若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佛學 的精彩文章:

弘一大師曾稱讚他:「三百年來,一人而已!」
夢參老和尚:同樣是念佛,為何有些人效果不大?

TAG:騰訊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