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鄭和遠洋為此國帶來新民族,比國人更重視漢文化,究其原因很殘酷

鄭和遠洋為此國帶來新民族,比國人更重視漢文化,究其原因很殘酷

鄭和七下西洋,大概是明朝三百年間最偉大的壯舉。不過這話不適用於明朝的老百姓,鄭和遠洋的意義並不在當代,它並不能給當時的老百姓帶來實際利益,反而或多或少增加了老百姓的負擔。但是鄭和下西洋對後世影響太大了,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許多亞洲國家,它就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小石子,泛起了漣漪影響了整個湖面,漂浮在湖面的浮萍都被一波波的漣漪攪得飄忽不定,歷史的車輪也因此改變了軌跡。

鄭和下西洋,浩浩蕩蕩的船隊,數量龐大的隨行人員,一路遠洋,所到之處還可能派人留守,當然除了被動留下來的,也有主動留在當地的,畢竟外來的和尚好念經,鄭和手下的人往往被當地土著奉若神明。鄭和船隊下西洋,必定經過如今的馬六甲海鮮,這一代本身就有原住民,鄭和艦隊數次經過此地,每次都有一批人主動留下來,幫助當地人開發建設自己的國家。這些人和當地人通婚聯姻,經過數代的繁衍,已然成了當地原著名。

然而跟純粹的原著名不同的是,他們從第一代開始似乎在刻意保留自己的文化,他們不願意徹底融入當地文化中,更喜歡當地人能融入自己的漢文化。他們的後裔男的被稱為峇峇,女的被稱為娘惹。他們數百年來一直講漢語,無論當地政權如何宣傳官方語言,娘惹峇峇始終不願放棄漢語,娘惹峇峇們的小孩從小必須學習漢語,衣食住行帶著濃厚的漢文化色彩。在有些純種原住民眼中,娘惹峇峇並不被他們認同,他們把娘惹峇峇當做異族人。

但其實,從鄭和那會開始,一直到近代社會,娘惹峇峇跟純種原著名在這片土地上共同生活了六百來年,而從某種程度上看,娘惹峇峇已經將這裡實現了漢化,馬六甲一帶具有很濃厚的漢文化色彩。西方列強敲開馬來一帶的國門時,都把娘惹峇峇們當做這裡的原住民。近代歷史中,凡是跟娘惹峇峇們通婚的馬來原住民,必須遵循一個規矩,他們的孩子必須是漢語名字,民族也必須是漢人。對漢文化如此執著,令如今部分國人都有些汗顏。

那麼娘惹峇峇們為何要對漢文化如此執著呢?其實這也是無奈之舉,馬來西亞華人公會的創始人陳禎祿先生就這個問題發表過自己的看法,小編覺得陳先生的認識很深刻,他說:華人若不愛護華人的文化,英人不會承認他是英人,巫人也不會承認他是巫人,結果,他將成為無祖籍的人,世界上只有豬牛雞鴨這些畜生禽獸是無所謂祖籍的,所以,華人不愛護華人文化,便是畜生禽獸。陳禎祿先生作為娘惹峇峇中的一員,他對自己尷尬的處境感同身受,的確,娘惹峇峇們既不被外來勢力接受,也不被當地人接受,他們只有保持自己的民族獨立性,方能在這裡繁衍生息下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王話史 的精彩文章:

打匈奴最狠的三個人,衛青落榜霍去病非第一,第一功勞大但人品差
你能想像嗎?崇禎的身後事,竟然是李自成、多爾袞、吳三桂給辦的

TAG:人王話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