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若非明合,則見與明性相乖角——《楞嚴經》參習(189)

若非明合,則見與明性相乖角——《楞嚴經》參習(189)

若非明合,則見與明性相乖角——《楞嚴經》參習(189)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參習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三遍)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底下就是破非和合,所謂是「開口便錯,動念皆乖」。假如阿難把和合這一段的意思聽懂了,恍然大悟,《楞嚴經》到此了就沒有了,後頭就沒有。看阿難一聽了怎麼樣: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覺元。與諸緣塵。及心念慮。非和合耶。】

麻煩大了,沒悟,這是沒悟,悟了的人沒話說,說話的人都沒悟。我們也如此,提出問題來發問,問的沒有悟,悟的不問,悟的沒話好說。像這樣的公案在禪宗裡面最多,為什麼不悟?我們得研究這個道理,就是習氣太重,虛妄分別的習氣重,這個分別的路給它堵死了,立刻就分別那一條。一定要知道,不起心、不動念,妙覺真心就現前;不起心、不動念的時候,境界是一真,一真法界,凈土裡面講的實報莊嚴土。我們不起心、不動念的時候,一切明了,是實報莊嚴土、是一真法界;才一動念,就落到十法界。阿難尊者在楞嚴會上就是代表一個典型的凡夫,分別習氣重,名言習氣重,執著還好,佛一說他馬上就能夠放棄,但是他立刻轉移目標,這也是麻煩。如果是執著心再重就變成剛強難化,阿難還不是一個剛強難化的人,就是什麼?意思太多、分別太多。禪宗的手段,當時把你的妄想立刻給你截斷,禪宗用的是這個手法。我們看楞嚴會上,佛不是這個說法,佛是用疏導的方法,不是立刻給你截斷,是給你來疏導。

立刻截斷那是要相當的根機,所謂是上根利智,用那個方法非常快、非常有效;中下的根性那個方法用不得,不能發生效果,中下根性就要疏導,所謂是開導。楞嚴會上所看到的,釋迦牟尼佛用的方法就是開導的方法,隨你怎麼偏,你偏到哪一邊,再慢慢給你分析。由這裡也能看到佛耐心教學,不厭其煩,這正顯示大慈大悲。這也是我們要學習的,不怕煩,要有耐心、要肯幫助人,人有錯誤,肯原諒人。阿難處處犯錯,佛不計較,很耐心的去疏導他,這樣才能夠教阿難開悟。所以在經論裡面,只要我們自己會學,真是處處都學到很多東西,句句都能體會到很多道理,實在是受用不盡。

這個一段是「破非和合」,經文是承上一段佛為阿難破和合這一個錯誤的念頭而來的。阿難也是代表我們初學的同修,以為菩提心不從因緣和合而得,於是又轉了一個念頭,是不是它是離緣獨立的,別有一個體性?所以阿難才有這麼一問,特別是經文裡頭『如我思惟』,說了這些話,敘說他懷疑是不是不和合?所謂不和合,當然就有一個獨立的性體。果真不與萬法和合,應該不會讓凡夫產生一個生死的錯覺。世尊所以要破,這是顯示生滅與不生滅原是不二相,所謂非一非異,顯示這個道理,這是真理。『妙覺元』是說根中之性,這裡面的名詞指的是什麼,我們一定要把它記清楚。『緣塵』是境界,境是相分,『心』是指意識,『念慮』是指分別事實,就是我們常講的見分。在從比喻上說,譬如一個人聽說真月不是第二月,於是他就會懷疑第二月之外一定又有個真月,這種疑情彷彿如是。這是說明阿難疑情的來源,以及疑情的性質,我們首先要明了。下面佛就為他破除這個錯誤的觀念。

【佛言。汝今又言覺非和合。吾復問汝。此妙見精非和合者。為非明和。為非暗和。為非通和。為非塞和。】

世尊的答覆話,『汝今又言』,這又錯了,又懷疑。這個又字在此,可見得前面所說的一番開示,阿難沒悟,悟了以後就不會再有問題;既然提出疑問,前面就是沒悟。兩處兩個東西要是離開了,我們叫它不合,可是要記住,佛在前面說得非常好,所謂見與緣,元是菩提妙精明體,可見得佛說過是一不是二,是二才能說不合,或者才能說合,合也是二才能合,不合也是二。二物相合這叫合,二物離開這叫不合,這個事情本來是一不是二。所以說和合是錯的,說不和合還是錯的,這是從真相上說。我們凡夫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妄念?說實在話就是真相不明。如果研究唯識,在唯識里多用點功夫,就會曉得這個事實的真相。

譬如唯識裡面講八個識所緣的境,阿賴耶所緣的性境是自己緣自己,見分是自己變現的,相分還是自己變現的,自己緣自己,所以這個性境是不帶質的,是真正的性境,不帶質。前五識所緣的性境就差一層,前五識也是緣的性境,就不一樣。從第八識上面去看,一切萬法是一不是二,所以佛才說「元是菩提妙精明體」,不是兩物,說和合都錯了,這個名詞都加不上,何況還有什麼不和合?這是事實真相。佛法裡面教我們修、教我們證,修的是什麼?修的是去一切妄執,去一切妄想、執著。證什麼?就是證真相,事實的真相,就證這個。這個真相在《華嚴》裡面就叫做一真法界,在凈土裡面就叫做常寂光凈土,千經萬論、無量法門,無非就是修證這樁事。所以佛在這個地方說「又言」,這個又就有責備的意思在,開示那麼多還不能體會,還在這個地方起妄想。

下面就是問他的話,『此妙見精』,你要是以為它是『非和合』的,它跟哪個不和合,「非和合」就是不和合,它跟哪個不和合?在這個地方我們首先要想想阿難之所以疑,他疑的是什麼?疑的是真不能融妄。為什麼?真妄是二,是真就不是妄、是妄就不是真,這種見解原來是凡夫的情見,沒有曉得事實的真相。事實的真相是什麼?真與妄是一不是二。既然是一,為什麼又叫真、又叫妄?要知道,理是一,事是一,你對於事理一切都明了通達就叫做真,事理不通達就叫做妄。可見得真與妄不過是迷悟而已,悟了就叫真,迷了就叫妄,就這麼一回事情而已!佛與大菩薩是悟了的人,凡夫是迷了的人,那個事理沒有改變,所以說真妄不二,迷悟有別。果然悟了以後,迷悟也不二,可見得法法皆如。

我們再看底下經文,下面經文不難懂:

【若非明和。則見與明。必有邊畔。】

果然是有和、有合的話,有和,要不和一定有個邊際,因為我們這個和的意思所謂是體相雜入,水乳交融,它和在一起;如果這兩個物不相融,那就不和,譬如水裡面摻油,兩個不會和,摻在一起,水跟油界線清清楚楚,它有個界線。佛就舉這個例子來說,如果我們的見精跟明相要是不和的話,好,我們的見精見明相,當中有個界限,不和,我們試驗試驗,見一切相,見精與物相當中有沒有界限?底下就說:

【汝且諦觀。何處是明。何處是見。在見在明。自何為畔。】

這個界限在哪裡?這是教阿難自己去審查、自己去觀察。

【阿難。若明際中必無見者。則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何成。】

前面這兩句是說,假若你要講明邊,必定沒有見,這是講不和,這樣明與見各有各的界限,這樣就彼此不相到。明相不能到見的這一邊,見也不能達到明相的那一邊;換句話說,見中沒有明相,明相裡頭也沒有見精,應該是這樣的情形。在這種情形之下,我們自己應當能夠覺察到邊界的所在,可是我們再仔細觀察當中,就是明際之中它有見,見裡面也有明相,這裡頭事實上並沒有界限;換句話說,見精跟明相是成一片的,這是事實的真相。所以我們從經文當中要覺悟真實的事理。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這就是略說,不必再像前面詳細的來講,四相舉一條就夠了,一條明白,其餘三條統是這個情形,亦復如是。這是破非入,下面再破非合。

【又妙見精非和合者。】

著重在底下一個「合」字。

【為非明合。為非暗合。為非通合。為非塞合。】

和是水乳交融,合是函蓋相合。這個意思說,見性要是不與明合,不合就離開了,如果說一向見精與明相不相遇,兩個都遇不到,這才是非合。

【若非明合。則見與明性相乖角。如耳與明。了不相觸。】

『乖角』是相違背、是相背的,這個意思是說,如果見性要不與明合,見與明兩個就相背。底下是舉比喻,『如耳與明』,我們曉得眼與明的關係很密切,眼是能見,明相是所見。耳與明不相干,兩個沒有關係,耳不能聽到明,也不能聽到暗,耳只能夠聽音聲的動靜,音聲之有無,它對於明暗不相關,這才叫不合、叫非合。果然要是這樣的話:

【見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 附註:

依據文獻資料——

◎ 交光大師《楞嚴經正脈科會》

◎ 圓瑛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 凈空法師《楞嚴經正脈科會》講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沙門的世界 的精彩文章:

渡世尋隱行者
「見聞覺知虛妄病緣」——《楞嚴經》參習(181)

TAG:沙門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