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天安門城牆上毛主席畫像為何年年都要換?其中有你不知道的秘密

天安門城牆上毛主席畫像為何年年都要換?其中有你不知道的秘密

2018年10月,天安門換上了毛主席的新畫像,畫中的毛主席依然慈祥而安寧的看著這盛世。

第一版毛主席掛相

天安門城樓懸掛的毛澤東畫像從1967年開始每年更換,距今已堅持了51年。很多人錯誤的認為毛主席的畫像是在1949年10月1日那天才首次掛上城牆,其實並不然,提起這畫像的先後更替,下面讓我們走進歷史,共同追憶那領袖掛像的更迭。

起初,為慶祝北平的解放,在城樓的正中央第一次掛上了主席的巨幅畫像,同時懸掛的還有朱德,林彪,聶榮臻,葉劍英,這也是天安門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出現四個人的畫像。

第二版

1950至1952年第二版地毛主席像正面短髮身著綠色上衣。

1953年至1968年時期,群眾反映第三版畫像中因毛主席是側面像,且目光遠眺,似乎不符毛主席的氣質,自此重新設計並繪畫主席畫像的任務就交給了王國棟先生,他十分注重主席目光的表述,神情的傳達也成功的描繪出了主席性格中能成功帶領中國人民「站起來」的機警敏銳的一面,不僅如此,他還周全地照顧到顏色的搭配,磚紅的城牆,綠茵草木,這都在設計地考慮範圍內,由此,在他的而精心設計下,1969年至今,懸掛的畫像都是出自他手的主席第四張標準正臉像,從未換版。

第二版

主席的畫像一般寬約4.6米,高6米,重達1.5噸。顯然,不論是畫像的大小還是意義都非同尋常,要想手繪出這樣的巨作,可是不能馬虎的。據畫家邢秋成回憶,繪畫組的畫箱、畫具,畫布,畫紙都需要自己人動手製作,要用多次試驗出來的手法反覆練習才敢下筆。

而對於油畫來講,長時間掛在城樓中央上,經陽光暴晒免不了會褪色,這也是為什麼毛澤東畫像每年都要更換一幅的原因。在1967年之前,毛澤東的畫像只在勞動節、國慶節或是其他重大節日和典禮時節前兩天節後五天懸掛七日,便可取下,1967年之後,才下發了規定每天都要懸掛主席畫像,並且為了避免褪色,要每年重新更換一副。一般都是在立秋前後開始籌備,到國慶節前幾天換上新的畫像。

朱老總、毛主席掛相

上世紀七十年代,北京市制筆廠負責為主席像繪畫組提供畫筆,經常是特殊改良出一批又一批的上等畫筆為他們所用;上海美術顏料廠負責為繪畫組提供國產顏料,本著褪色慢且不影響色飽和度的原則創造出了一種叫做「中國銀珠」的名貴紅色顏料,大量投入使用。

毛主席像的畫框,頗具中式風格,粗細相宜,金光燦燦;畫板最先使用的是五和板,但一下雨就會變形翹角,十分影響整體觀,在國慶15周年之際,有了新的改良,採用了平面玻璃鋼的材料,不僅耐受性強又能將畫像更生動地表現出來。

毛主席掛相

這也是經過後來的觀察發現,為了使畫像保持最好的狀態,畫像中的各項工藝保持最佳水準,每年按時更換的規定時必然的。無數畫師傾之心血,為我們留住了主席的面容,他和藹的看著我們,見證我們的祖國正一步步走向昌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說史 的精彩文章:

他在開國大將中排第三,得知岳父是漢奸將被槍決,提了一個要求
他是周總理拿11個俘虜換的人才,特批中將,去世三軍儀仗隊抬棺

TAG: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