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從35億到千億,工業互聯網到底蘊含多少商機?

從35億到千億,工業互聯網到底蘊含多少商機?

2018年即將結束,2019年即將到來。在新的征程上,廣州「互聯網 經濟」發展將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12月28日,2018廣州互聯網 新經濟發展論壇在廣州陽光酒店召開。

當天,廣東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長瞿雪梅,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總工程師胡志剛,廣州基金總經理、科金控股董事長劉志軍發表了活動致辭。此外,來自學術界、產業界、投資界的數十位嘉賓,圍繞「新經濟趨勢下的創業賽道」、「資本如何助力民營經濟穩重求進」、「如何在新經濟形勢下抱團發展」等議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該論壇由廣州互聯網協會主辦,鉛筆道等媒體單位及機構給予了戰略支持。

廣州如何布局工業互聯網賽道?

工業互聯網是今年的熱議話題。工業互聯網的核心是互聯網與機器的結合,實現B端生產效率的提升。論壇上, 胡志剛強調,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產業規模為35億,而到工業互聯網時代,這一數字將上升到千億,「從35億到千億級,其中蘊含了無限的商機」。

廣東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長瞿雪梅

在這一經濟趨勢下,廣州有何優勢,該如何布局?廣州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艾媒諮詢集團CEO張毅表示,廣州依託先進的製造業生產水平,因此潛力無限。瞿雪梅則認為,廣州的產業積澱、人才基礎、網民數量和消費能力,都為廣州的工業互聯網經濟贏得無可比擬的優勢,「根據廣東省通信管理局的統計,目前廣州市備案網站23.07萬。廣州市頒發的增值電信業務企業有2146家,其中互聯網企業1737家。2017年廣州市互聯網產值達到了3500億元,同比增長23.7%,今年預計超過4000億元。」

在廣州城市戰略研究院院長尹濤看來,工業互聯網的基礎是製造業,沒有製造業,就沒有服務業,就更加談不上商業模式,因此,在工業互聯網時代,廣州應該與佛山一起,將發展製造業作為下一步在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工作。

廣州城市戰略研究院院長尹濤

胡志剛表示,近期廣州在工業互聯網發展中做了很多部署。廣州市引進和培育了20餘家優秀的工業互聯網的平台,建立了多層次系統化的工業互聯網的平台體系;同時,遴選了一批工業互聯網的標杆示範企業,營造工業互聯網的產業的生態環境。工業互聯網的標識解析、國家的頂級節點也落戶廣州並正式開通。

胡志剛透露,廣州市將發布「深化互聯網 行動公益先進位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六大行動計劃,包括網路基礎設施的改造行動,平台體系的培育行動,產業支撐的強化行動,應用創新試點的示範的培育行動,產業生態融通發展行動,安全保障行動等。

如何抓住工業互聯網風口?

全球工業4.0和智能製造如火如荼進行中,這一製造業升級大趨勢下,越來越多的製造商開始評估並加大部署物聯網,科技企業也積極湧入,出擊這個新風口。在這一風口上,企業應如何抓住機遇,把握未來?

中國平衡預測分析創始人蔣健才認為,把握時機很重要。蔣健才解釋道,創業項目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底部上升期,第二階段為加速上升期,第三個階段為暴升期,第四階段為頂部,「根據我的研究,大量中小企業壽命只有兩三年,有百分之六七十的企業是在暴升期追加投資死掉。所以我認為,如果企業在暴升期介入新風口,很有可能會摔死。但如果企業處在上升期去把握風口,那麼成功概率會更高」。

圓桌對話——「新經濟趨勢下的創業賽道」

廣州科興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程亮則認為,時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有沒有看清本質。程亮表示,風口有沒有抓住,不在於行動的早晚,而在於有沒有真正創造出價值。如果一個企業生產的產品提高了現實生活的效率,真正讓用戶滿意,讓生活更加美滿、更加便捷,那麼這個企業是不會成功的,「這個風口不管是叫消費互聯網,還是叫工業互聯網,作為投資人,我們最關鍵的是要發現賺錢效率最高的企業,而不是發現最會花錢的企業,也不是發現最有理想或最有使命的企業」。

和騫投資執行總裁譚穎華指出,對於工業互聯網這一風口,最重要是要思考物聯網等技術究竟能給傳統行業帶來什麼效益,「多思考這一點,就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的創業的機會,同時也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的投資機會」。譚穎華認為,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覺,選擇一個賽道就深耕下去,好好堅持,「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應該把眼光放在超過十年的時間去看待一個事物。

資本如何助力工業互聯網企業發展?

任何一個項目都離不開資本的支持,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同樣需要資本的助力。投資機構與銀行是企業資本來源的兩大重要渠道,論壇分別邀請了投資界與銀行的兩大代表對此發表看法。

三一產賽意信息產業投資基金的合伙人王軍坦言,對於創業者而言,工業互聯網這個領域的門檻比較高,因為製造業需要的資金規模比較大。作為投資者,王軍分享了其在工業互聯網賽道的投資之道。王軍表示,在一般領域投資時主要關注兩點,一是商業模式是否可行,二是技術有無創新;但在工業互聯網領域,商業模式還是不太重要,最重要的還是技術,「這一領域的成功主要集中在標杆企業,我們會關註標桿企業的技術是否具有可複製性,即是否能壟斷這一行業。」

圓桌對話——「資本如何助力民營經濟穩中求進」

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普惠金融副總經理劉樂樂表示,在工業互聯網時代,為應對企業融資難問題,今年建行廣東省分行做了一些調整,由原來支持房地產行業,轉為支持企業和個人。在支持企業方面,近兩年,建行將重點轉移到科技型企業上,「目前,我們在廣東省已服務2萬 科技型企業,授信八千多億」。

劉樂樂還表示,為提高小微企業融資效率,建行開通了線上自主申請貸款方式。這種方式藉助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對企業經營風險進行預判,根據企業的經營狀況及融資需求,發放貸款,而這一貸款基本上都是信用類。「以往銀行融資一定要抵押物或者擔保,審批耗時比較長,而現在從申請到貸款到賬,最快三分鐘完成」,劉樂樂透露,目前這種方式已經普及全網,建行在這一塊投放了800多億。

如需轉載文章請聯繫鉛筆道微信客服號鉛筆道小鉛筆(微信號:qianbidao2018)獲取授權資質,否則我們將依法追究相關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鉛筆道 的精彩文章:

細胞治療藥物研發商「合源生物」完成1.63億元A輪融資 丹麓資本領投
那些從阿里離職的人 憑什麼佔據了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半壁江山?

TAG:鉛筆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