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白茶出現這幾點變化,說明你的白茶已經越來越差,千萬別忽視!

白茶出現這幾點變化,說明你的白茶已經越來越差,千萬別忽視!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前不久,曾有茶友問到,在存茶過程中,白茶發生什麼樣的現象,是說明其品質是在不斷變差的?

原來啊,這位茶友存的白茶,不經意間才發覺,這白茶完全存壞了,變得不能再喝。

感覺一點兒徵兆和預示都沒有,白茶的生命就徹底終結了。

好端端的白茶,突然變成這樣,讓人難以接受,就像是一個人剛剛發病,就是無葯可醫的癌症晚期一般,簡直無法承受。

其實啊,事物的變化,是有著逐漸的過程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好事壞事都是這樣。

存放白茶,白茶的品質不是一下子就完全變化的,而是一點點逐漸變化的。

存放不當,白茶生命在走下坡路時,會表露出來不少跡象,需要多留心注意!

提早發現,對於白茶的品質來說,無異於是根救命稻草,及時撥亂反正後,白茶的品質才能得以挽回。

那麼,當白茶的品質越變越差時,在白茶表露的方方面面中,會有什麼體現呢?

《2》

外觀失去了鮮活感,白茶葉片發軟。

傳統中醫理論里,問診過程需要進行望聞問切,一個生病的人,外在的精氣神會有所表露。

白茶也是如此,當白茶越存越差,生出病象後,外觀上同樣會流露出跡象。

【失去了鮮活氣,色彩變暗淡】

當白茶越存越差,呈現出病態時,外觀色彩會變得沉悶暗淡。

品質不停的在走下坡路,外觀上失去鮮活氣息,葉片色彩變暗淡,就像是生病的人,面色青白,毫無活力。

白茶簡樸的制茶工藝下,使得白茶葉片中的色素得以較大程度保留,製成茶後葉片的色調基本上與鮮葉時期一致。

春季產的白茶,葉片更多鮮嫩的綠意的色彩,白綠、淺綠、灰綠、柳綠相互交織。

秋季產地白茶,像是梗葉虯髯的秋壽眉,葉片色彩上,更多了幾分斑斕,深綠、深褐、鎘綠、古銅色交相輝映。

在正常妥當保存的情況下,時光流年下,白茶慢慢存老,葉片色彩會逐漸的轉向沉穩低調,但並不至於滄桑病態得面目全非。

在白茶的保存過程中,若是讓白茶過多的接觸光線,白茶葉片之中的色素,在受到光和熱的作用下,容易受到極大的波動,發生氧化變質。

光線中具有能量,在光熱的作用下,白茶葉片外觀,會變得灰敗一片,死氣沉沉。

再則是,保存過程中,白茶發生了受潮變質,乾爽的葉片被水汽侵襲之後,會慢慢的發黑,完全不復當初的鮮活模樣。

【白茶外在的手感變化】

正常品質的白茶,干度足夠的情況下,用手去觸摸感受,是極為乾爽的。

像是白毫銀針這類白毫密布的白茶,芽頭上又細又密的白毫,摸上去和羊絨大衣的手感一樣,軟軟的蓬蓬的。

而對於有著較大葉片的白茶壽眉來說,葉片酥脆硬挺,像是薯片般,輕輕捧起,會發出沙沙的聲響,傳遞出來的手感觸覺,十分粗糲。

壓製成餅的白茶,依舊不失乾爽粗糲的觸感,葉片乾爽的白茶餅,在撬餅時,需要謹慎對待,才不至於將酥脆的葉片,撬得到處飛舞。

存放一段時間的白茶,若是品質發生變化,在用手接觸的一瞬間,就能感受出不一樣。

白毫銀針上密布的白毫,變得拉聳變坍,沒有了蓬蓬的手感。

抓起一把壽眉,沒有了往日清脆的沙沙聲響,葉片發軟,葉片邊緣也沒有了薄硬的鋒芒,完全失去了乾爽粗糲的手感。

這樣手感的傳遞出來的變化,都是白茶品質在走下坡路時,白茶發生受潮後發出來的危險跡象!

《3》

香氣變淡,甚至生出怪異味!

正常品質下的白茶,茶香馥郁,香氣純正清爽,香型層次豐富。

在新茶時期,可以嗅聞到鮮爽的毫香、花香(梔子、含笑、玉蘭等)、鮮筍香、鮮粽葉香等清新自然草本味。

經過存放沉澱後,白茶不斷轉化過後,香型變得更熟更沉穩,茶香層次豐富。

在老白茶中,可以嗅聞到的茶香有,葯香、陳香、木質香、稻穀香、干粽葉香、棗香(壽眉餅)等等。

正常品質的白茶,通過嗅聞茶香,給予人的是尤為舒適的體驗。

而當白茶的存放出現問題,本該越陳越陳越香的白茶,香氣上也變得江河日下,大不如前,甚至會生出怪異味。

在保存白茶的過程中,沒有及時進行密封,馥郁的白茶茶香,發散到空氣中,使得白茶的茶香慢慢變淡,需要仔細嗅聞,才能捕捉到零星的茶香。

沒有及時密封的白茶,在於外界的空氣進行親密接觸後,會沾染上許多渾濁的氣味。

本來茶香純正的白茶,就像是一張白紙,香型特徵明顯,容易區分,但受到外界干擾後,茶香變得渾濁混沌,像是往白紙中潑上了污墨,茶香變得渾濁不堪。

若是存茶的室內乾燥無異味情況下,沒有密封的白茶,外界的空氣影響下,會稀釋渾濁茶香。

要是存茶的室內,帶著各種奇怪的氣味,在有異味的存茶環境中,沒有進行密封的白茶,無異於是遭受了一場滅頂之災。

比如茶友們在家庭環境下存茶時,將白茶存放在卧室、客廳、廚房等容易有香水味、煙味、油煙味等異味雜味的環境,對於白茶的茶香,是極大的影響。

葉片乾爽的白茶,吸附能力極強,一旦沾染上存放環境的異味,茶香上會變得十分怪異,品質自然是不能再與往日相比了。

若說沾染異味對於白茶茶香來說,是品質上極大的損失,那麼發生受潮變質,這是白茶品質上的分崩離析。

保存不當,發生受潮跑氣的白茶,茶香清爽高揚的白茶,被空氣中的水分侵襲後,水汽會沖淡茶香,會使得白茶嗅聞起來,帶出令人不悅的水味。

但白茶受潮之後,內質物逐漸發酵,會發出又爽又澀的酸梅味等怪味,像是全為芽頭製成的白毫銀針,還有成出怪異不自然的巧克力味。

白茶茶香上散發的種種怪異氣味,對於白茶來說,實在不是一件好事,而是需要警惕的現象!

《4》

口感變寡,白茶變得不耐泡!

茶終歸是要拿來喝的,白茶在口感上的變化,自然是茶友們更為關心的問題。

那麼,白茶的口感發生什麼變化時,是預示著品質是變得越來越差了?

當白茶的品質變差,口感上自然是喝得不舒服,這種不舒服,體現在方方面面。

正常品質下的白茶,帶給人的喝茶體驗上,是十分的舒適的。

在正常沖泡下,一衝沖的沖泡,白茶的內質物有秩序的徐徐釋放,帶給人深深淺淺不同的茶味變化。

在品味過程中,能感受到茶湯入喉時的順滑、湯水在舌尖滑過時的稠度、品味過後留下綿綿不絕的舒適韻味等。

品質正常,沖泡操作得到的白茶,按理來說,泡上十來沖,是沒有問題的。

當存放不當,白茶的品質變得越來越差時,在沖泡過程中,最為明顯直觀的體現,就是茶變得不耐泡了。

像是前不久,泡來茶農寄過來的茶樣,密封袋沒有完全捏緊,跑氣受潮了。

不死心將其拿來沖泡試喝,才泡到了第二、第三沖,味道就寡淡得不行了。

並且在湯水中,能感受到水味,茶喝起來沒這麼香。

在用舌尖細細品味時,能感受到茶水中,失去了稠厚感,喝著沒有韻味,寡淡得像白開水一樣。

若不是當初在茶山上淘茶時,品味過其當初的美好韻味,簡直就要認為這茶劣質得不行!

曾經滄海難為水,這樣品質變差的白茶,實在是難以入口。

在存放過程中,保存不當,會使得白茶原本貌若天仙的美好韻味,變得堪比醜女無鹽!

茶友們在平日沖泡品味白茶時,若是發現平日里常喝的茶,味道變得越來越不對勁,就需要警惕一下,是不是在保存的過程中,出現了什麼問題。

《5》

在正常情況下,儲存得當,白茶的品質是不斷向好的方向轉化。

白茶可以長時間儲存,是可以向後看的茶類,未來會有無限的精彩。

而當白茶的品質,越存變得越差時,各方面的怪異變化,實在需要警惕。

在外觀上,變得愈發沉悶,摸上去不再乾爽;在香氣上,嗅聞起來變淺淡,甚至有怪異的氣味;在口感上,喝茶的感覺不再舒適等等。

牽一髮而動全身,對於白茶的品質變化來說,正是如此。

這都是白茶品質變差發出的危險跡象,像是守衛白茶品質的城池,在各方防守告急,急報傳來時,若是還不警惕,就會有全城淪陷的風險,白茶的品質大廈,徹底瓦解崩塌。

白茶的保存,需要做到避光、乾燥、密封、無異味和陰涼處保存,若有一著不慎,都會帶來滿盤皆輸。

茶友們若是發現自己存放的白茶,有越存越差的跡象時,可不要忽視,及早發現才能及早挽回。

若是等待白茶徹底品質大變,變質發霉,完全失去飲用價值時,才就未免太過於可惜了!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這六個習慣真的會毀了你的白茶,你卻不在意!
好白茶和劣質白茶之間的差距,竟然是這幾個原因!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