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40歲男子,查出尿毒症,醫生惋惜:窮人常有的2個習慣害了他!

40歲男子,查出尿毒症,醫生惋惜:窮人常有的2個習慣害了他!

尿毒症,是腎衰竭的終末期。很多尿毒症其實都是「拖」出來的。

40歲的李先生,對於他這個年齡來說,應該是事業穩定,家庭美滿了。

但是,李先生卻不然。

李先生,來自一個小山村,小時候連小學都沒上完,就被家裡人催著回來干農活。

所以,李先生不太識字,也沒啥本事,父母攢了一輩子錢,好不容易取個媳婦,有了孩子。卻因為吃不好,穿不暖,妻子把「家底」都拿走,跟別人跑了。

留下一個兒子,今年要上小學了。

李先生,一面要供兒子讀書,一面還要供養父母,生活過得捉襟見肘。

最近一段時間,李先生總是感覺身體疲乏得很,排尿困難,沒胃口、吃不下東西,一次上廁所竟發現有了血尿。

這可嚇壞了他,趕緊去醫院檢查。

結果,竟然查出了尿毒症。

李先生,很是疑惑,自己平時不抽煙、不喝酒,自覺沒啥不良嗜好,咋就得了這麼嚴重的病呢?

醫生,在了解了李先生的生活後,也為他惋惜,惋惜道:窮人常有的2個習慣害了他。

習慣1:常吃鹹菜

李先生,平時最常吃的菜就是鹹菜,家裡有什麼好吃的都留給兒子吃,自己總是鹹菜就飯吃。

每次都跟兒子講,自己愛吃鹹菜,其實,只是他想節省一些罷了。

中醫認為「咸入腎」,過咸則首先傷腎。

飲食中的鹽分95%是由腎臟代謝而出,若攝取太多,腎臟的負擔就會加重;加上鹽中的鈉會導致身體的水分不易排出,更是加重了腎臟的負擔,破壞腎臟功能,進而誘發腎臟病。

習慣2,:亂吃藥

無論哪裡病痛,只要不是十分嚴重的,李先生一律不去看醫生,直接自己去藥店買葯吃。

這種蒙著買葯吃,有時也能見效,但長久來看,卻是要不得的。

因為,腎臟是要負責我們身體的新陳代謝,也負責藥物的排泄工作,而很多藥物都是有副作用的,如果,沒有經過醫生的許可,就隨便吃的話就會給腎臟排泄藥物的工作增加負擔,從而傷害腎臟。

慢性腎病的發病特點,有「三高、三低」:

發病率高、伴發的心血管病患病率高、病死率高;

全社會對慢性腎病的知曉率低、防治率低、伴發心血管病的知曉率低。

調查顯示,我國40歲以上人群,慢性腎病的患病率大於10%,知曉率卻不足5%。

在我國,發生於腎小球腎炎的慢性腎病患者最多,佔40%。

隨著我國人群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的改變,其他的繼發性慢性腎病也不斷地在增多!

養護腎臟,多喝「4水」,強壯腎臟很簡單

1、龍鬚玉竹茶水

取龍鬚,蒲公英根,玉竹,玫瑰花,碾碎後做成茶包,每日泡水代茶飲即可。

龍鬚入腎、膀胱經,具有利尿、利膽等作用,可改善腎炎水腫、泌尿系感染、等病,可利尿,改善腎功能,減輕或消退浮腫,減低或消除尿蛋白等,有利於改善慢性腎炎,促進腎臟排毒!

古代醫典中記載,蒲公英利尿通淋,也有「尿床草」之美譽,也就是說蒲公英有很很利尿功效,可以促進排毒,減輕腎臟負擔!

玉竹是一味養陰生津的良藥。《大明本草》裡面記載:玉竹「除煩悶,止消渴,潤心肺,補五勞七傷虛損,腰腳疼痛」。玫瑰花中和調節之用。

這樣搭配在一起,泡水喝,促進腎臟排毒,有利於保護腎臟健康!

2、豬腰黑豆湯水

豬腰、黑豆,一共煮湯,即可。

黑豆可補腎,豬腰亦可補腎,二者一起煮湯飲,可以很好的保護腎臟健康。

3、枸杞水

取枸杞2-5g,熱水沖泡,代茶飲,即可。

枸杞,歸肝、腎經,具有補腎益精、養肝明目的功效。

枸杞中,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維生素、人體必需的蛋白質和磷、鐵等營養物質。

所以,日常用枸杞泡水,對於腎臟健康有益。

4、白開水

人體,維持內環境的穩定,和正常的新陳代謝,每天至少要排出400ml的尿液。

所以,每天喝足夠的水,來保持充足的尿液,帶走新陳代謝產生的廢物及進入到人體的外來毒素,減少腎臟壓力。

日常要主動喝水,並且,小口慢慢喝,白開水,是不錯的選擇之一。

切記,不可用飲料代替白開水。

閑來無事,搓一搓,溫煦腎陽

搓腰

經常搓擦腰眼,可疏通筋脈,溫煦腎陽,暢達氣血,增強腎臟功能。

用掌來搓腰眼和尾閭,疏通帶脈,強壯腰脊,亦可固精益腎,延年益壽。

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搓腳

「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

經常揉搓足底湧泉穴,可促進腎臟排毒,有助腎臟健康。

揉搓時,一定要感受到足部發熱、經絡通暢舒服才好。

搓耳

腎開竅於耳,經常揉搓耳朵,有助腎臟健康。

每天2-3次,每次20下。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馬嘚啵嘚 的精彩文章:

父子倆同時患癌,醫生提醒:家裡這3樣東西,要勤換,會悄悄傷肝
肝毒多,臉色暗,易長痘,自己動手做杯「水」,排肝毒,更健康!

TAG:小馬嘚啵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