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藏傳佛教:蓮花觀音法像圖壁畫

藏傳佛教:蓮花觀音法像圖壁畫

壁畫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繪畫樣式。中國壁畫歷史悠久,迄今發現最古老的壁畫,可上溯到五千多年前。古代墓葬壁畫是中國壁畫藝術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些深藏地下的繪畫作品向我們展示了過往時代的真實歷史面貌,填補了中國繪畫史上的一些空白。

壁畫一開始就不同程度地具有中國氣派和民族風格,形成自成體系的中國式佛教藝術。在這方面,古代畫家們。立下了豐功偉績。值得稱道的,是在繼承和發揚民族藝術傳統的基礎上,借鑒外來藝術時他們那種宏偉的氣魄和抉擇精嚴的態度。

作為宗教藝術來說,它是壁畫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各種佛像------三世佛、七世佛、釋迦、多寶佛、賢劫千佛等;各種菩薩------文殊、普賢、觀音、勢至等;天龍八部------天王、龍王、夜叉、飛天、阿修羅、迦樓羅(金翅鳥王)、緊那羅(樂天)、大蟒神等等。這些佛像大都畫在說法圖中。僅莫高窟壁畫中的說法圖就有933幅,各種神態各異的佛像12208身。

唐代壁畫題材非常豐富,大致可歸納為:凈土變相,經變故事畫,佛、菩薩等像,供養人。凈土變相的構圖利用建築物的透視造成空間深廣的印象,複雜豐富的畫面仍非常緊湊完整,是繪畫藝術發展中一重要突破,一直被後世所摹仿、複製並長期流傳。經變故事畫以零窟和三三五窟的圖像作為代表,內容豐富而多變,場面和情節被處理得真實有趣。繪畫和雕刻中的佛、菩薩等像在唐代的佛教美術中是一重要創造,這些形象所表現出來的動作及表情比前代更加多樣化了,出現了多種坐、立、行走、飛翔中的生動姿態,特別是唐代菩薩的形象為古代美術中理想與現實成功結合的重要範例。唐代供養人壁畫精心描繪了上層社會生活的基本內容,一三零窟盛唐時期樂庭瑰和他的妻子王氏的供養像是優秀的代表作,有名的還有《張議潮夫婦的出行圖》等。

此幅蓮花觀音法像圖壁畫;高:90cm、寬:60cm;此法像頭戴天冠,高髮髻上立寶珠,寶繒於耳側上飄,余發、耳璫垂肩,袒上身,戴項飾、瓔珞、手鐲;手持一蓮花,開臉清晰。此造像造型規整端莊,製作精製,比例勻稱,體態優美,雍容華貴。乃不可多得的藝術藏品。觀世音菩薩就是人們心中永遠的信仰希冀。因此,自古以來的觀音形象作品多不勝數,具有很高的收藏鑒賞價值。

佛像壁畫收藏文化的興起使得古代佛像也日益得到人們的關注,除了商家對藏品的大肆宣傳推銷外,就其本身藝術價值來說也是很值得收藏的。2014年開始,佛像壁畫在古玩收藏界極度火爆,一路帶領佛像類藏品突破百萬千萬元大關。多年來,收藏大軍不斷壯大,佛像收藏具有無法估量的商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圳永樂文化 的精彩文章:

民國孫像壹圓開國紀念幣再掀近代錢幣收藏潮
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一錢四分四厘

TAG:深圳永樂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