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蘇德戰爭中,德軍第一次被重創,為何發生在布列斯特

蘇德戰爭中,德軍第一次被重創,為何發生在布列斯特

1941年的布列斯特,蘊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崢嶸歲月,即蘇聯人民的衛國序幕-布列斯特要塞保衛戰。這段歷史在當時並不為人們所熟知,廣播不會報道他們、人民不會讚揚他們、沒有軍隊來支援他們,甚至斯大林、莫斯科都不知道他們的存在,直至二戰結束的二十年之後,人們才從謝爾蓋.斯米爾諾夫的書中了解到這段鮮為人知卻足以令人潸然淚下的蘇聯人民保家衛國的史實。

事情發生在1941年的6月,德國單方面撕毀與蘇聯簽訂的互不侵犯條約,發起了蓄謀已久的侵蘇戰爭,而首當其衝的便是蘇聯邊陲重鎮-布列斯特。

德國非常重視此次攻克布列斯特要塞的活動,不僅僅因為這是德國入侵蘇聯的起點,其勝利與否直接關係著德軍士氣的漲落;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布列斯特要塞在德軍的侵略計劃中地位不容小覷。

德軍計劃分北、中、南三路對蘇聯進行圍攻夾擊,北路直指十月革命的發祥地—列寧格勒,南路則撲向盛產糧食、煤炭和石油的基輔,中路的目標是蘇聯首都莫斯科。負責中路的中央集軍擁有古德里安的第二裝甲集群。眾所周知,裝甲部隊是戰爭的頂樑柱,其威力不言而喻,這一點在巴頓將軍所組建的坦克部隊在1942年北非戰場上的力挽狂瀾之勢這一方面就體現的淋漓盡致,但是裝甲部隊也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它只能在地勢平坦的地方才能快速推進。因此,如果德軍佔領了布列斯特,那麼古德里安的第二裝甲集群就可以直接從布列斯特進行縱隊突破,而無須進行艱難的抉擇,因為無論是從布列斯特要塞北部茂密的森林還是其南部一眼看不邊的普拉特沼澤地帶,都是非常不適合坦克的快速推進的。

在此種必要的需求下,德軍事先制定了非常周密的布列斯特入侵計劃,並且各方面都安排的盡善盡美。

這一點在選擇攻克的部隊上就表現的尤為顯著:德國總參謀部把攻克布列斯特要塞的任務交給了當時極負盛名的第四十五步兵師。要知道,第四十五步兵師在當時是戰功赫赫的。

早在1939年的波蘭戰役中,第四十五步兵師曾在炎熱的天氣里,十三天徒步行軍四百公里,大約平均每天前進三十公里,三十公里機動車可能一兩個小時就足夠了,但是不停歇地用步丈量,這無疑是個非常浩大的工程,而且在整個波蘭戰役中僅有一百五十八人陣亡。由此不難看出第四十五步兵師的實力是相當雄厚的,而德國總參謀部選擇其作為攻克布列斯特的部隊的這一舉動,足以看出德軍對此次行動的重視程度。

在此次行動中,不僅德國軍隊陣容強大,其裝備及支援也完美地無懈可擊。德國總參謀部為第四十五步兵師配備了十二個炮兵分隊,並從第四化學特種團派來九個六膛火箭炮分隊,此外,德軍還動用了數門巨大的550~600毫米的大炮,德國空軍也將為進攻堡壘的戰鬥提供必要的空中火力支援。

甚至,德國在選擇入侵布列斯特要塞的時間時考慮的也極為周全,選在了6月22日的凌晨,大部分蘇軍處於睡夢中、毫無防備的狀態下。由此,更加減弱了攻克的難度。

按理來說,德軍準備工作做的如此完備和充分,布列斯特應該會不費吹灰之力便成為自己的囊中之物。然而事實卻讓德軍大失所望,雖然最終布列斯特被德軍攻下,但卻用了近月余之久的時間。要知道,在此之前德國僅用了39天的時間就佔領了軍事力量較強的法國,挪威、丹麥、波蘭所用時間更短。不僅如此,德國在此次戰役中所損失的人數共有十一名軍官和二百九十名士兵,這甚至比該師在一九三九年整個波蘭戰役中的總陣亡數目還要大!可見戰鬥的激烈程度。

為何這個距邊境只有一俄里的毫不起眼的布列斯特要塞卻要耗盡德軍近月余的時間?尚且還是在計劃極其嚴謹、周密的情況下!由於戰爭僵持不下,以至最後德軍不得不動用一種可以穿透兩米厚鋼筋混凝土的巨型高爆炮彈,這種武器在整個德國戰爭中也僅僅只用過兩次,上一次使用還是在烏克蘭的塞瓦斯托波爾。

布列斯特要塞之所以能堅持如此之久,甚至是已經處於敵後方了但仍然沒有失守,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布列斯特守衛軍的頑強抵抗。

當時把守要塞的大約有兩個步兵師,但是由於大部隊都出去訓練了,留下守衛要塞的僅有兩千餘人,差不多相當於兩個步兵團;且兵種繁雜、並不統一,有邊防兵、炮兵、炊事兵等。但是這些不隸屬於同一部隊的軍人很快就擺脫了戰爭初期的慌張狀態,他們不論軍種,統一按照軍銜大小來組織,在團政委福明的帶領下,多次對德軍進行反衝鋒,平均一天就打退德軍六七次。甚至在戰爭最為激烈的要塞北部的科布林堡,婦女和兒童都加入了戰鬥,他們有的為戰士們輸送彈藥,有的抬運傷員,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守衛要塞作出貢獻而從未想過投降和放棄,也正因為要塞守衛人員的這種堅韌,才讓輕而易舉就將萬字旗掛上法國凱旋門的德國納粹,第一次知道了碰壁的滋味!

正是憑藉著這種果敢和英勇,才讓在布列斯特要塞守衛戰中,作為團政委福明副手的馬捷沃相逃脫了納粹慘無人道的集中營。越獄成功的馬捷沃相併沒有就此止步,而是選擇了繼續戰鬥,他作為布列斯特唯一的倖存者,甚至還參加了柏林之戰,並且在德國國會牆上留下了這樣一句話:

「我來自布列斯特!」令全世界為之動容。

英雄不是天生的,這個世界上也沒有對恐懼無感的人,他們之所以選擇負重前行、披荊斬棘,是因為他們認為肩上承擔的責任與使命已經遠遠超越了個人的生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天就是歷史 的精彩文章:

崖山之戰,群臣生死相隨;為何多爾袞進北京,明代皇宮近萬人跪迎

TAG:今天就是歷史 |